墨子所染
2022/08/18 19:03
瀏覽386
迴響0
推薦0
引用0
每日金句
子墨子言見染絲者而歎曰:染於蒼則蒼,染於黃則黃。所入者變,其色亦變;五入必而已則為五色矣。故染不可不慎也!
非獨染絲然也,國亦有染。……非獨國有染也,士亦有染。……詩曰:「必擇所堪」。必謹所堪者,此之謂也。(《墨子 所染篇》
一日,墨子經過染坊,目睹染絲的整個過程後,不覺長歎:「雪白的絲織品放進青色染料的染缸裏浸泡後就變成了青色,放到黃色染料的染缸裏浸泡後就變成了黃色。染料不同,染出來的顏色也就跟著改變。如果我們將白絲先後放到五種不同顏色的染缸裏各染一遍,它就會變五次顏色。因此,染絲時,工人們就不能不謹慎了啊。」
這個頓悟使墨子進而聯想到:在人世間,不僅染絲如此,國家、個人也存在著「會染上什麼顏色」的問題。他接著列舉君王諸侯與近臣的關係為例,證明國家的盛衰、君王的賢明或暴虐,乃至個人的聖與不肖,均與接近怎樣的人際環境緊密相關。最後更以詩經強調慎選湛染的顏料為證,提醒國君慎選正人君子,個人謹慎交遊。
今天在一個福音網站看到可以與此相互輝映的說法,記錄於下。
波斯的詩人薩狄(Saadi)寫過這樣一則小故事:有一塊小泥土散發出甘甜的香味。詩人問它:『你究竟是什麼?是麝香嘛?是龍涎香嗎?』
它回答:『都不是,我只是一小塊普通的泥土。』
『那麼,你為何有這樣美妙的香味?』
『因為我整個夏天都伴著玫瑰』
『我們……有基督馨香之氣。』(哥林多後書二15)
墨悲染絲,因為人如素絲「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普通的泥土因玫瑰而有香氣,親近正確的思想,行走正道,讓人擁有馨香之氣。浸潤在怎樣的環境就會成為怎樣的人!這個教導真是古今中外皆然。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