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世界:國際關係】解放軍登陸駁船航行畫面首度曝光 媒體:航向第3次世界大戰
2025/10/16 00:02
瀏覽43
迴響0
推薦0
引用0
解放軍登陸駁船航行畫面首度曝光 媒體:航向第3次世界大戰
2025-10-15 02:20 ET
北約秘書長呂特13日在斯洛維尼亞召開北約「議會大會」(Parliamentary Assembly)時再度警告,中國可能要求俄羅斯攻擊歐洲,藉此分散西方注意力,以對台採取軍事行動。與此同時,太陽報報導,中國海軍的「水橋型」(Water Bridge)登陸駁船近日首度被目擊行動,過去僅在衛星影像中見到停泊畫面。
北約13日在斯洛維尼亞的盧布里雅納(Ljubljana)舉行北約國家議員組成的跨國議會論壇「議會大會」,秘書長呂特發表演說,重申中國對台威脅牽動歐洲情勢。呂特表示,中國若打算對台灣動手,「很可能強迫小弟俄羅斯,在普亭令下對歐洲採取行動,以此牽制北約注意力。」他進一步強調,因此確保北約團結一致,十分重要。
同時,太陽報14日引述土耳其非官方軍事資訊帳號Clash Report貼文報導,中國海軍參考諾曼地登陸設計「水橋型」登陸駁船近日首度被拍到航行畫面。根據Clash Report在X的影片,可見一艘巨大駁船緩緩航行於平靜海面上,兩端的橋體則收起。
Clash Report貼文表示,「水橋型」登陸駁船是一種可自走的兩棲艦艇,能作為可調整規模的浮動碼頭,讓戰車、車輛與補給品在沒有港口的情況下直接登陸灘岸。這些駁船可以互相連接,組成長達820公尺的臨時棧橋,每日可支援多達300輛車輛登岸。
報導稱,這些大型駁船過去僅在衛星影像中被發現駐泊,這是首度被拍到航行狀態。但報導中並未說明駁船航行時間與地點,目前並沒有其他報導可佐證上述影片的真實性。
太陽報根據衛星影像與軍事情報研判,中國正在建造至少5艘類似的巨型運兵船。分析人士指出,它們的功能類似二戰同盟軍登陸諾曼地所使用的「桑樹港」(Mulberry Harbours)。太陽報標題描述,這是「航向第三次世界大戰」,凸顯台海周圍局勢升溫。
報導提到,雖然台灣軍力無法與中國匹敵,但正積極發展豪豬戰略。前英國軍情官員英格姆(Philip Ingram)告訴太陽報,台灣最具嚇阻力之一的防禦資產是沱江級飛彈巡邏艦,他認為這些艦艇以打擊大型中國軍艦為設計,能快速造成損害後即刻脫離戰場,正是豪豬戰略的完美體現。
但英格姆也警告,若中國想避免全面入侵的風險,也可能選擇奪取台灣外島金門群島,或對台實施海上封鎖。
【放大鏡】中國學者:5種統一模式 「武統」後台灣的自主空間最小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