斷交國眼紅了?外媒曝台灣助友邦打造晶片之路
台灣協助友邦瓜地馬拉,打造晶片之路。(路透資料照)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晶片堪稱是21世紀「新石油」,台灣扮演全球戰略要角,積極推動晶片外交,壯大民主供應鏈。外媒披露,台灣以半導體實力協助友邦瓜地馬拉,打造晶片之路。在台灣的支援下,瓜地馬拉正在推動以創新和技術為基礎的經濟轉型。
《中美洲360》(centroamerica360)報導,由瓜地馬拉經濟部(Mineco)推動的「晶片之路」已成為該國最雄心勃勃的生產現代化戰略之一。為了達成此目標,瓜地馬拉擁有最好的盟友:台灣以及其技術和培訓的支援。
瓜地馬拉的目標很明確,就是納入全球半導體價值鏈。這是一個價值數十億美元的產業,決定著數位經濟的未來,該項目不僅尋求吸引外國投資,還致力於促進當地創新,並在工程、先進製造和電子開發領域創造就業機會。
報導說,台灣的支持對瓜國「晶片之路」的推進起了決定性作用。台灣掌握全球60%以上的半導體產量和90%的高階晶片,已成為瓜地馬拉在這項倡議中最有價值的技術和戰略合作夥伴。
藉由2國的合作,已有28名瓜地馬拉工程師在台灣接受半導體專業訓練。此外,四位台灣專家在瓜地馬拉市主持了一場研討會,超過175名來自公共、私營和學術界的代表齊聚一堂。
瓜國經濟部長加西亞(Gabriela García)強調,台灣一直是我們的創意和支持來源,台灣模式表明,從新興經濟體轉型為技術強國是可能的。台灣經驗指導著我們實現可持續轉型的過程。
報導說,瓜國《晶片之路》戰略的成功也可能吸引其他技術盟友的注意,例如新加坡和韓國,它們有意擴大其在中美洲的工業影響力。如果這個生態系統得到鞏固,瓜地馬拉將成為地區技術領導者,並擁有更多樣化和永續的經濟。
報導稱,儘管面臨從基礎設施到立法等重大挑戰,但初步進展表明瓜地馬拉在規劃和國際支持下正在向前邁進。晶片之路計畫不僅強化瓜地馬拉與台灣的關係,也展現了該國現代化和競爭力的形象,使瓜地馬拉能夠在全球數位經濟中發揮積極作用。
失去台灣後產業大崩潰!外媒1文揭密「斷交國」的喊話
宏都拉斯2023年3月與台灣斷交,改與中國建交。(路透檔案照)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中國長年在國際外交上出手打壓台灣,外媒指出,宏都拉斯意外成為全球外交的不一樣存在。該國2023年與台灣斷交,但日前卻公開透露考慮扭轉與台灣的外交關係,而這種可能性已升級為11月總統大選的核心焦點。
《Reporte Asia》分析,這次不同尋常的重新考慮主要是出於經濟原因:宏都拉斯1個關鍵產業的崩潰,在改革兩年後,該國切實感受到了失去主要市場台灣的沉重打擊。
雖然與台灣斷交後,轉頭與中國建交,但經濟現實卻十分殘酷,1名資深記者在1份報告中稱:「宏都拉斯蝦業是該國最具競爭力的出口行業之一,但自外交變革以來,該產業已經崩潰。」
文章曝光數據顯示,白蝦出口量在2023年斷交後短短兩年內下降67% ,且兩國解體前,台灣是宏都拉斯的主要買家,吸收了近40%的蝦類出口。這場崩潰摧毀了宏都拉斯南部,而該地區本是蝦場集中就業和收入的地區。
文章表示,這些曾經富饒的池塘,如今成為2023年斷交決定帶來實際代價的政治象徵。北京方面承諾彌補貿易損失的措施尚未兌現, 2024年,宏都拉斯對中國出口總額僅1100萬美元,與2022年宏都拉斯對台灣的1.21億美元相比,簡直是微不足道。
相較之下,宏都拉斯自中國的進口,金額額超過2億美元,這種失衡態勢透過低成本競爭給當地小型企業帶來了壓力。
台、宏斷交,也破壞了深厚的人文連結。在台灣,每年約有70名宏國的文職和軍職學生獲得獎學金,而中國提供的獎學金名額減少到僅27人,這一空缺在宏都拉斯學術界和國防界引起了共鳴。
自由黨候選人、總統選舉熱門人選納斯拉亞(Salvador Nasralla)利用了社會和經濟方面的不滿情緒,主張將恢復與台灣外交關係列為核心承諾,表示可兼顧經濟與國際地位。
這位候選人還引用了哥斯大黎加、巴拿馬和薩爾瓦多等其他拉丁美洲國家的經驗來佐證其論點,並認為,對中國「龐大新市場」的期待並未為這些國家帶來持久的利益,宏都拉斯也不例外。
如果納斯拉亞兌現承諾,宏都拉斯有機會再度成為台灣外交的里程碑,還將使台灣與美國對抗北京在西半球影響力的努力保持一致。文章表示,華盛頓曾多次敦促其民主夥伴加強與志同道合政府的關係,並警告承認中國會導致經濟依賴。
對美國來說,宏都拉斯建交台灣將是一個象徵性的、具體的勝利,強化了其外交主張具有說服力的論點。
至於對亞洲觀察家來說,宏都拉斯的經驗提供了兩個重要的教訓:1是成果的脆弱性:儘管中國贏得合作夥伴的能力很強,但政府更迭逆轉外交成果的可能性並非不可能,維繫關係需要持續的兌現,而不僅僅是最初的承諾。
2是軟實力的力量:台灣模式以獎學金、技術培訓和社區援助為基礎,顯示持久的善意建立在超越政府週期的人際關係之上。在宏都拉斯,這些關係正在塑造選舉政治。
對台灣來說,重建交宏都拉斯不只是個象徵,更將能證明台灣的外交不僅能夠抵禦侵蝕,而且能夠收復失地。隨著宏都拉斯11月大選臨近,這對北京外交成果的持久性構成了考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