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一日,佛陀在羅閱祇耆闍崛山精舍罹患風寒,祇域醫王耆婆用三十二種珍貴藥材合成藥酥供養佛陀。
佛陀的堂弟提婆達多平常對如來貪懷嫉妒,高慢自大,什麼事都要跟佛陀比較,敕令耆婆他也要受供養,耆婆為難告訴他:「尊者!此藥酥雖是珍品,但只適合佛陀服用,因如來報身尊貴,與凡夫不同,凡人服多反而傷身,佛陀一日可吃三十二兩的藥,既然您想吃,最多日服四兩就足夠了!」
提婆達多聽完心中嫉妒難平,瞋心不悅,懷疑耆婆看不起他,就對耆婆說:「我若服之,自足能消,我身佛身,有何差別?」堅持要與佛陀等量的藥酥。耆婆無奈只好遵行開藥。結果,因藥性太強,造成提婆達多身體無以負荷,舉身支節,極患苦痛,自作自受的躺在床上呻吟不已。
佛陀知道,便慈悲的走到他房舍,為他摸頭減輕痛苦。然而,惱羞成怒的提婆達多不知感恩卻責怪佛陀。此時阿難打抱不平來問佛:「世尊,提婆達多如此不知感恩,究竟是什麼原因,讓他如此猜忌多疑?」佛陀笑著說:「提婆達多不只這世中傷我,過去世他也是這樣嫉妒、陷害如來啊!」
阿難頂禮:「不知世尊過去受過什麼傷害之事,又是什麼因果?」
於是佛陀為弟子開演過去世祂與提婆達多的一段因緣故事。
過去久遠,不可計數阿僧祇劫,波羅奈有位國王叫梵摩達,兇暴無慈,奢婬好樂。一晚做了怪夢,夢見一隻金光閃耀的金毛獸,國王醒後朝思暮想,如果能將美麗柔軟的獸皮鋪在寶座上,該有多好!
於是,國王下令全國獵人,誰能找到此殊妙晃朗的金毛獸,便賜重賞。獵人們聚集一起商量,認為世間豈有如此動物?然而找不到,全家人性命就會危險。獵人經過幾日尋覓,依舊找不到金毛獸,被困在荒地之中,此時眼前忽然出現一頭金光晃耀的金毛獸站立獵人前。
這隻名叫鋸陀的金毛獸,將尚留餘息的獵人揹至泉水邊,為其洗浴,並撿拾野果給獵人果腹,獵人醒來內心掙扎這隻金毛獸的慈悲,覺得自己尚未報恩,就要加害於牠,心中百感。
金毛獸見獵人神情憂慮,獵人便將國王要取牠的皮一事說出來,金毛獸告訴獵人不用擔心,因為累劫以來,牠已捨身無數,然而沒有一次能廣積福德,這次,能有機會拯救更多人的生命,牠認為應該把握。於是獵人便忍痛將鋸陀的毛皮剝下,鋸陀的肉身因曝曬在太陽底下,隨即引來八萬隻蠅蟻唼食。
佛陀微笑對弟子說:「你們可知?那隻剝皮捨身的鋸陀就是我,而殘暴的梵摩達王即是提婆達多,至於那八萬隻生天的蠅蟻,就是在我成佛初轉法輪時,得道的八萬人天。雖然從過去到現在,經過這漫長的時間,提婆達多仍然猶無善心的整天想著要如何加害於我呀!」
眾弟子聽完佛陀開示,無不悲悵兼懷感動,得證阿羅漢果,各個歡喜,敬戴奉行。《賢愚經卷三鋸陀身施品》
本篇佛典分兩個層面來探討,第一個層面是我們從提婆達多身上,看到自己的行為,達多所示現的就是眾生,一種愛比較,貪婪及瞋恨的心。當耆婆告訴他因各人體質不同,因此在藥的劑量上就有所不同,然而提婆達多認為對方故意刁難,瞧不起他,一定要跟佛陀吃相同的藥量,他不懂各人體質不同的道理,結果藥劑過量適得其反,而造成自己更大的傷害與痛苦。這就是一種貪婪的行為,並且當他痛苦呻吟時,佛陀慈悲的關懷,達多卻不反省,還瞋怒於佛陀。
《老子道德經》云:「寵辱若驚,貴大患若身」。說明一個人是寵是辱,最大的禍患就是自己,因為這個自己不斷執著有個「我」的原因,如果貪心不足,那加諸於自身的後果就會「物極必反」,而受害更深了。
任何東西適可而止就會帶來更好的功效,過量就適得其反。心性穩重是輕浮妄動的根基,像提婆達多處處所顯露的都是浮躁瞋恨的心,因此時常處於失敗的角色,任意胡作非為,就會產生禍害,而提婆達多的行為值得我們深思與警惕。
第二個層面談到每個人的起心動念都是造成日後的因果,提婆達多前世是一位兇暴無慈的國王,再出世依然是一位瞋心重,處處要傷害佛陀的人。這即是佛法中談到心性的分析,人生的痛苦與歡樂都是自己行為的善惡所感召,經云:「動身發語獨為最,引滿能招業力牽」,一個人的瞋恨種子會停在末那識即第七識中,這是造成生命苦惱的真正源頭之處。「恨」的種子如果不除,它會生生世世跟著走而且更增長,通常我們凡人所能領悟到的只在第六識的意識,對於第七識的末那識及第八識的阿賴耶識就無法有更深的體悟,因此大多數不瞭解的人,就不相信輪迴說。並且因自己的善惡行為會牽動來生的果報。
是以生活中,我們當以「戒、定、慧」三學來清淨自己的心,「戒」可以止一切的惡,「定」是心念不受外在的環境與內在的心境所動,「慧」就是智慧與慈悲的圓滿,一個人具有「無我」的智慧,就會生出平等的慈悲,如此才能真正的斷除煩惱,如果有人對自己恩將仇報,而自己絲毫不起任何瞋恨與煩惱,那就表示自己和「無我」的智慧相應了。
《
《
- 15樓. 甜蜜花仙子(願世界平安)2010/07/16 12:14棒
水羚菩薩問安
菩薩精彩好文又一篇
因果~~~~ 都是自我惹的禍
從自我出來 亦從自我減損
感謝善文分享
祝 幸福如意
Dear 甜蜜花仙子菩薩您好 阿彌陀佛
謝謝美麗的花仙子到訪與贈圖
是呀!因此自己凡事都要思考再做
凡事往內先觀照自己,為什麼會這樣
找到問題癥結,就可慢慢解除障礙而圓滿
祝您闔家如意 千福吉祥
水 羚祝福
水 羚 於 2010/07/16 23:41回覆 - 14樓.2010/07/16 10:00疑 惑
...金剛經是 解空. 離四相........ 感謝格主的提點,
格主摘錄的 賢愚經, 不止提及 我 , 還有前世的 我 ,
而且前世的 我 , 還影響著現在的 我 ,
那麼 一者.是 解空. 離四相, 一者.好似在談 相 ,且強調 我 ,
佛法既是 圓融的,是次第貫通的, 那麼該如何來貫通此二者 !!
.
Dear 不一菩薩您好 阿彌陀佛
謝謝再訪
佛陀所說的每部經典,都必須從「有我」到「無我」,佛陀告訴眾生,因為有「我」罪即生。所以佛陀要眾生把自己這個「我」當成沒有來看!如果自己心中已經沒有這個「我」的存在,就不會想到種種煩惱,種種痛苦。佛法說緣起,是指凡事都是因緣所生,一切現象的發生,都是相互存在的關係和條件所組成。經云:「若此有則彼有,若此生則彼生,若此無則彼無,若此滅則彼滅」這就是指緣起的定義。過去和現在而言,例如種子和芽苗的關係,因為過去有種子,因此現在才發芽生起,這叫「異時互存」就是因果關係,因果關係是非常錯綜複雜的。佛說《四諦》、《十二因緣》法,就是說明三世因果的道理。《金剛經》所說遠離四相,是說明四相皆空,無「我」可得的道理。因為諸法無常,妄執有一個我,就會產生我見,而造業受報。佛法中所談的「空相」是一種現象,它不是一種結果,因為當您解決完一件事,會再出現不同的事,眾生每天都要面對很多事,佛陀教導弟子,這麼多事要面對,就會產生種種煩惱,因此要將「有」當成「無」來看。明白人生是苦,要解脫人生的痛苦,才能跳出六道輪迴,就必須要用無我的觀點,才能斷除煩惱,而達修行的圓滿。
祝您闔家吉祥 健康平安
水 羚祝福
水 羚 於 2010/07/16 23:41回覆 - 13樓. 双魚2010/07/16 09:53於前因後果中打轉... 好累啊...
- 12樓. 東方焱淼 【靜讀清修】2010/07/15 22:15解惑 於我...
謹記 在心... - 11樓. 悅讀2010/07/15 14:46聽音樂就知道那一部電影!
聞聲如見其人,聽音樂就知道那一部電影!
保羅紐曼不羈的本色讓女人瘋狂,讓男人側目。
這首虎豹小霸王主題曲讓人又回到1960年代的時光,
那時台灣電視才起步,1960年6月,「中國電視台」剛成立,
資本額為新臺幣600萬元,在臺北市圓山架設發射台,電力僅1千瓦發射範圍60公里。
沒有電視的時代,娛樂只有電影院,及收音機,
好聽的音樂先流行,再到電影院看明星的真面目,
保羅紐曼的形象很符合那時候年青人的胃口,
只要是他的片子都會跑去看,
那段歲月離現在已經很遠很遠...謝謝您分享這麼好聽的音樂!
快樂讓人年青!創思泉湧!Dear 悅讀菩薩您好 阿彌陀佛
謝謝您來訪指教
原來悅讀也喜歡音樂
Well, 連細節您都一清二楚?
花多少錢您都知道呀?佩服!
這個水羚就不知道了
您是否在電視台工作嗎?
祝您闔家吉慶 福星高照
水 羚祝福
水 羚 於 2010/07/16 23:45回覆 - 10樓. 天山...2010/07/15 07:55虎豹小霸王
這虎豹小霸王的主題曲,真令人懷念,每一個音節,似乎都充滿了無限的驚喜。結尾
當 Paul Newman and Robert Redford 衝出受困處的一剎那,槍聲四起,畫面停頓,這音樂響起…生命如那音節…仿彿只聽得那兩人在風中大笑。
寒山拾得,我猛然想起。Dear 天山菩薩您好 阿彌陀佛
謝謝您來訪指教
呵呵!這個水羚不知如何回答,因為沒看過耶!
Well, 這跟寒山拾得有什麼關係?
我只知寒山拾得不想人家認出他們是誰
只要被人發現身份,他們就趕快躲藏起來
祝您闔家順遂 成就輝煌
水 羚祝福
水 羚 於 2010/07/16 23:47回覆 - 9樓.2010/07/14 14:09疑 惑
感謝水羚格主的回覆 ..
>> 過去世不可追 , 未來世不可追, 未來(過去!) 誰知道, 這不是幻化嗎. .........
那麼為何 格主 在談及 前世(過去世)之事物時, 說的這麼實!.這麼真!..
.
Dear 不一菩薩您好 阿彌陀佛
謝謝您再訪
佛法是要次第貫通,您一直在相同的問題上打轉,水羚已答覆的很清楚了
您要每句話去思考,不是看過就算了,建議您有空多看《金剛經》,這是解空的佛經,每天念一遍,相信您很快就能有所體悟。
祝您闔家平安 法緣增上
水 羚祝福
水 羚 於 2010/07/14 23:34回覆 - 8樓. 天涯孤鴻···花窗2010/07/14 08:53因果循環
多寫一些佛教故事,不但感人,而且能夠淨化人心。Dear 天涯孤鴻菩薩您好 阿彌陀佛
謝謝您來訪指教
呵呵,謝謝孤鴻媽媽來訪,您說的沒錯
但也要有人喜歡看才行呀!
否則寫一大堆沒人看,只有給自己看了
祝您闔家光明 幸福圓滿
水 羚祝福
水 羚 於 2010/07/14 23:32回覆 - 7樓. ............2010/07/13 18:23戒定慧
戒定慧
偶通通沒守道
不過喔 貪嗔癡
倒是一值沒犯過 哈哈哈
Dear Blue Willy菩薩您好 阿彌陀佛
謝謝您來訪指教
哈哈哈,Blue Willy好誠實!
這樣就已不簡單了,繼續努力喔!
祝您闔家吉慶 福星高照
水 羚祝福
水 羚 於 2010/07/13 23:23回覆 - 6樓.2010/07/13 14:08疑 惑
格主的 時間/ 空間 說法很精闢, 令人耳目一新
時間/空間 既是 速度/位移 緣起之 幻覺/ 幻化..
那麼此二者緣起之 事理.物情, 比如 前世.來世 之事情
是否也是一 幻覺/幻化 ???
.
Dear 不一菩薩您好 阿彌陀佛
謝謝您來訪指教
不一菩薩如果對佛法有興趣,水羚建議您可以看《妙法蓮華經》、《楞嚴經》、《金剛經》、《圓覺經》等,所有佛法告訴我們一件事,人生是幻,每個生命體無時無刻無不在滅當中,現在世不可追,過去世不可追,未來世不可追,昨天發生的事還會再重演嗎?未來誰知道?這不是幻化嗎?佛法說,一個行者如果缺乏幻的覺知,就會掉進有證有得的我相之中。因此《金剛經》中告訴我們要離四相,已說得很明白,也是水羚常答覆大眾的問題,眾生常執著四相,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執著有個我,有了我就會產生對比的你,認為有一個壽命的存在,有了四相就無法證得般若,因此菩薩修行當遠離此四相。一般人會認為,佛法說離幻,然而離了幻又有什麼意義?實際而言所謂的「幻」即是每個「我」,離幻就是離去對自我的幻覺,並不是指離外面的幻境。您看天上的雲朵,一直在變化,在變動,那是外境的幻化,自己也在不斷的幻滅當中(變老),每個當下是幻化也是非幻,這一切都是「心」在做主。但是心本無相,無不相,現種種相皆不離幻化,但又不要讓自己的心落入任何一邊,那要怎麼辦呢?就是「平常心」即佛心 ,不起心造作,不要讓自己的心去胡思亂想,究竟是幻覺還是幻化?您把自己的心處於一種「自在」就行了,管他什麼幻覺與幻化?去作個夢吧!醒來您就知道是幻化還是幻覺了!願以《金剛經》:「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
,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與您共勉。 祝您闔家平安 善願圓通
水 羚祝福
水 羚 於 2010/07/13 23:23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