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時代,在舍衛城中,有一位非常富裕卻慳吝的長者叫「最勝」,任何前來乞討者,一律將其趕走,為了防止盜賊入侵,他就設計堅固的銅門以護安全。
一日,佛陀觀照長者得度因緣成熟,囑咐阿難前往度化。阿難至長者家托缽,長者狡詐對阿難說:「太陽快到正午,你不要錯過乞討的時間。」阿難只好回去秉告佛陀,長者慳吝的習氣難度。
佛陀再派阿那律、大迦葉、目犍連及舍利弗等尊者前往。然而,所得到的回應都相同,舍利弗向佛陀建議,長者因慳執剛強,祈請世尊能以大智慧親自去度化他。
佛陀以神通力放大光明,出現長者家中庭,最勝看到佛陀莊嚴法身,一旁坐下聆聽佛陀開示,佛陀跟他說:「如果有人發心布施,便立刻獲得五種不可思議的功德。」長者問哪五種?佛陀說:「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對一切眾生慈悲,自然心無恐懼。」長者聽後發願遵從佛陀教言,滿心歡喜想著:「佛陀開示妙法,應表示一點心意來報答佛恩。」於是他親自到寶庫選擇珍寶供養佛陀,由於慳吝習氣尚在,他只想挑一些次級品,但每次伸手都拿到最珍貴的上寶,佛陀觀此現象,便以梵偈提醒他:「施與鬥共集,此業智不處,施時非鬥時,速施何為疑。」
最勝長者聽到佛陀說偈,十分慚愧,決心取上等珍寶供佛,仰望佛陀慈悲目光,不禁痛哭。佛陀為其開示布施修福道理,及超脫欲界不淨之法,長者立刻遠離諸煩惱塵垢,證得法眼淨*1,佛陀為其授三皈依後便返回精舍。
此時,魔王波旬假裝化成莊嚴的佛陀,來到長者家,放出紫磨金光,長者納悶,佛陀何以離去又折返?但仍恭敬頂禮。假佛陀說:「我以為長者的智慧淵博,能明辨真理,說了一些似是而非的理論想考你,現在向你更正,之前所說的四諦並非真理,這是外道修習的錯誤知見,你不要放在心上!」
長者立刻發現眼前不是佛陀,便不假思索回答:「我已從佛陀開示中得到正知見,你這邪魔,即使變化成任何形象,想讓我從正道中退轉,這是絕不可能的事!以你小小神通想和佛陀相比,只是以螢火之光想敵太陽的光明,請快離開,我最勝不歡迎你!」魔王一聽,發現無計可施,只好無奈退散。《出曜經》
本篇佛典說明如何降服自我的慢心,及為人要有正知正見的人生觀,才不會迷失人生正確的方向。最勝長者因佛陀的威德,感化了他的慢心,藉著真誠懺悔,化除慳貪,而承接佛陀慈悲的甘露法水,及對正知見的堅定信心,因此外來的魔考絲毫不為動搖。
大多數的眾生對佛法瞭解不深,認為佛法浩瀚,艱深難懂,所講的道理與現實生活不相干,這是不正確的思維。有正知正見才能建立完整的人格,一個人 觀念清淨,知見才能達到妙智的境界,有了清淨的智慧,就如獲得銳利的眼睛,能將人事境塵勞觀察入微,又像一盞明燈,時刻都能照亮黑暗的迷途,不致使自己迷失方向。
人生活在此娑婆世界,從小至大受到外在物質的誘惑非常多,導致知見染污,使自心無法安定,而產生空虛與煩惱,對外境的執著追求亦是一種慢性中毒,根源於貪、瞋、癡,佛法稱為「三毒」。每個人都會有私心,最好的自己用,不要的才給人。文中最勝長者,想要拿珍寶供養佛陀,但卻不想拿最好的東西出來,這表示他心中還有個貪念的存在,捨不得給最好的,就是一顆放不下的心,就是貪。他不懂世間所見皆是無常,無常的事務都會帶來苦,因此佛陀曾跟弟子說無常與苦是變易之法,既是變易之法就無法找到不變到真我。
那要如何解毒?如何找到「真我」?佛陀告訴眾生,用「正知、正見、正信」心無疑惑,就是解毒的良藥。有了這三帖良藥,人生就能產生智慧,有了定慧自然百毒不侵。「真我」是沒有受到五毒(貪瞋痴慢疑)污染前的真實本性,人人都有,是一種清淨仁慈的心。最勝長者因聽佛陀開示立即悟得對色、受、想、行、識產生理解而生厭,因厭而離貪愛,因離貪愛而解脫,因解脫而生解脫之智。因此他將最好的珍寶拿出來供佛,這是捨貪,當自己證悟時,見識就不一樣了,看世間所有一切皆是無常,強求無常之物,只會給自己帶來煩惱與痛苦,放下能捨的心才能找到「真我」,心中無所畏懼,自然得到大智慧。
_______________
(*1)法眼淨是指分明見真諦之意。通於大小乘言之,小乘為於初果見四諦之理,大乘為於初地得無生法忍。《增一阿含經》云:「三萬天人得法眼淨。」《維摩經》云:「遠塵離垢,得法眼淨。」《佛學大辭典》。法眼者,能見三世佛之法則,具有觀見真理等諸法而無障礙、疑惑之眼,又作淨法眼、清淨法眼。
- 7樓. 風樣女子的瘋樣2015/01/06 09:49好耀眼的楓。
水 羚 於 2015/01/19 01:32回覆
祝您 聖誕快樂 新年如意 - 6樓. 映月(休格)2014/12/14 17:56
隨喜讚歎最勝長者以<法眼淨>的見道智慧,分辨出弊魔波旬所變化的偽佛而不被欺詐.
水 羚 於 2014/12/25 20:24回覆 - 5樓. 俗 客【達摩祖師的故事】2014/12/13 08:57問候水羚菩薩安好
世人大部份是貪婪的 即使知道一切無常及追求即苦的道理
也一樣貪婪 因為人間苦樂皆有也 若非極苦狀態或是了悟無常
一般不會願意出離 這應該是緣份吧 但願有緣聽聞佛陀教誨者
皆能夠止貪向善 解脫煩惱
謝謝您好文分享
祝您法喜
俗客祝福水 羚 於 2014/12/25 20:24回覆 - 4樓. 繽紛2014/12/11 15:11
得正知正見,心則安住。
只要願意接受佛法,人生便會呈現不可思議的改變。
水 羚 於 2014/12/25 20:25回覆 - 3樓. 旭日初昇2014/12/09 11:42
人的慾望無窮貪念不止,讓世間禍亂不斷。
曾聽聞佛教志工告知,佛教更像啟蒙人心的哲學而非傳教的宗教,此話讓我心動不已。
水 羚 於 2014/12/25 20:26回覆 - 2樓. WWS2014/12/08 15:06
謝謝水羚盡心闡揚佛理
貪嗔癡給世人帶來無謂煩惱
若能看透生命的價值與意義 定能有超凡思想
紅葉美麗 人生苦樂相伴 努力克服困難 必能得到心靈靜美幸福
感恩好文 精彩美照
水 羚 於 2014/12/25 20:27回覆 - 1樓. Lansing2014/12/08 08:17
"放下能捨的心才能找到真我"
至理美圖
感謝分享
水 羚 於 2014/12/25 20:27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