偉大的禁詞製造機
2020/07/09 23:51
瀏覽2,019
迴響5
推薦14
引用0
奇文共賞……
對岸具有指標性作用的新華社,今天發表了《新華社新聞報導中的禁用詞 (第一批)》。報導中說:這份文件「到處都體現了人道主義和主權意識。」
文長,但有些部分讀來讓人忍俊不禁,讚嘆再三─覺得中文可以博大精深到如此畫地自限,難怪倉頡造字時連天地神鬼都為之痛哭。閒話休說,取中間幾個精彩段落搏君一粲。
48、對港澳反對派自我褒揚的用語和提法要謹慎引用……不稱「占中三子」,應稱為「非法『佔中』贊助者」,開展輿論鬥爭時可視情稱為「佔中三醜」
無有堂曰:為什麼想到了《神鵰俠侶》裡的「藏邊五醜」?以前反共抗俄時,對共產國家領導人都要叫「酋」─毛澤東是「毛酋」,布里茲涅夫是「布酋」;但等到蘇聯搞了個契爾年柯上台,就怪怪的了…….
52、「總統府」「行政院」「國父紀念館」等作為地名,在行文中使用時,可變通處理,可改為「臺灣當局領導人辦公場所」「臺灣地區行政管理機構辦公場所」「臺北中山紀念館」等。
無有堂曰:一下子多了這麼多字,稿費很好騙啊。而且,偉大的新華社難道不知道「中山」二個字是日本人為了要貶低、殖民、併吞中國,而幫孫文取的別名嗎?怎麼變成敬稱了哩。
57、對島內帶有「中國」「中華」字眼的民間團體及企事業單位,如臺灣「中華航空」「中華電信」「中國美術學會」「中華道教文化團體聯合會」「中華兩岸婚姻協調促進會」等,可以在前面冠以「臺灣」直接稱呼,不用加引號。
無有堂曰:恭喜華航不用更名,嘲笑中油更名太早。(「中藥」也不用改「台藥」囉)
60、對臺灣冠有「國立」字樣的學校和機構,使用時均須去掉「國立」二字。
無有堂曰:恭喜熱愛祖國,力倡所有台灣藝人站邊表態,專演「乾隆康熙紀曉嵐」的張國立,你的名字以後只剩「張」一個字,其他二字都會AI和諧掉。
63、對臺灣所謂「憲法」,應改為「臺灣地區憲制性規定」
無有堂曰:所以如果用Google直翻停在波士頓港內的「憲法號」巡防艦的繁體艦名,就會變成「臺灣地區憲制性規定號」
70、台灣是中國的一個省,但考慮到臺灣同胞的心理感受,現在一般不稱「臺灣省」,多用「臺灣地區」或「臺灣」。
無有堂曰:這個……怎麼感覺還算合理啊 (明天就會被和諧掉嗎)
還有,讀了「10、新聞媒體和網站應當禁用的38個不文明用語:裝逼、草泥馬、特么的、撕逼、瑪拉戈壁……」之後,覺得收穫甚大─本來不會的髒話,都會了。
對岸具有指標性作用的新華社,今天發表了《新華社新聞報導中的禁用詞 (第一批)》。報導中說:這份文件「到處都體現了人道主義和主權意識。」
文長,但有些部分讀來讓人忍俊不禁,讚嘆再三─覺得中文可以博大精深到如此畫地自限,難怪倉頡造字時連天地神鬼都為之痛哭。閒話休說,取中間幾個精彩段落搏君一粲。
48、對港澳反對派自我褒揚的用語和提法要謹慎引用……不稱「占中三子」,應稱為「非法『佔中』贊助者」,開展輿論鬥爭時可視情稱為「佔中三醜」
無有堂曰:為什麼想到了《神鵰俠侶》裡的「藏邊五醜」?以前反共抗俄時,對共產國家領導人都要叫「酋」─毛澤東是「毛酋」,布里茲涅夫是「布酋」;但等到蘇聯搞了個契爾年柯上台,就怪怪的了…….
52、「總統府」「行政院」「國父紀念館」等作為地名,在行文中使用時,可變通處理,可改為「臺灣當局領導人辦公場所」「臺灣地區行政管理機構辦公場所」「臺北中山紀念館」等。
無有堂曰:一下子多了這麼多字,稿費很好騙啊。而且,偉大的新華社難道不知道「中山」二個字是日本人為了要貶低、殖民、併吞中國,而幫孫文取的別名嗎?怎麼變成敬稱了哩。
57、對島內帶有「中國」「中華」字眼的民間團體及企事業單位,如臺灣「中華航空」「中華電信」「中國美術學會」「中華道教文化團體聯合會」「中華兩岸婚姻協調促進會」等,可以在前面冠以「臺灣」直接稱呼,不用加引號。
無有堂曰:恭喜華航不用更名,嘲笑中油更名太早。(「中藥」也不用改「台藥」囉)
60、對臺灣冠有「國立」字樣的學校和機構,使用時均須去掉「國立」二字。
無有堂曰:恭喜熱愛祖國,力倡所有台灣藝人站邊表態,專演「乾隆康熙紀曉嵐」的張國立,你的名字以後只剩「張」一個字,其他二字都會AI和諧掉。
63、對臺灣所謂「憲法」,應改為「臺灣地區憲制性規定」
無有堂曰:所以如果用Google直翻停在波士頓港內的「憲法號」巡防艦的繁體艦名,就會變成「臺灣地區憲制性規定號」
70、台灣是中國的一個省,但考慮到臺灣同胞的心理感受,現在一般不稱「臺灣省」,多用「臺灣地區」或「臺灣」。
無有堂曰:這個……怎麼感覺還算合理啊 (明天就會被和諧掉嗎)
還有,讀了「10、新聞媒體和網站應當禁用的38個不文明用語:裝逼、草泥馬、特么的、撕逼、瑪拉戈壁……」之後,覺得收穫甚大─本來不會的髒話,都會了。
迴響(5) :
- 5樓. Taiga2020/07/11 08:01話說在美国你如果對著黑人喊「negro」那是不成的,在他們耳中聽起來,這是充滿敵意的稱呼,你如果故意要與黑人為敵,那你就繼續吧!
但实際上,在西方語系中,「negro」本來就是「黑」的意思,並無貶意。歐洲有個国家「Montenegro」意譯就是「黑山国」。黑人剛到美洲時也是自稱「negro」。但如今既然含意有變,那就只能從之,不從,就是故意挑衅。
以前日本人對清朝就稱清国,對明朝就稱明国,後來「中華民国」成立了,日本人不願意跟著叫「中国」,(因為中国是「中心国家」之意),這才有「支那」這個從西方語文音譯的稱呼,本來也無貶意,但日本人在二次大戰前和戰時故意讓它帶有貶意,(其手法和近來民進黨讓「中国」二字帶有貶意是一個手法),既然帶有貶意,中国当然不能再接受。你一定要這麼稱呼的話,那就是視中国為敵人,那麼日後「敵人」要報復你,你就得坦然接受。
新華社今天是中国中央政府的喉舌,它對中国境內的語文做些規範,這不但是理所当然,而且是舉世皆然。(舉世各国皆有這樣明文或約定俗成的規範,例如「negro」這個字的用法);倒是台灣的中央社在蔡英文已決定不用「武漢肺炎」一詞時,它還繼續堅持使用,這才是舉世罕見的自走砲式的「国家通訊社」,奇葩一朵! - 4樓. 古非2020/07/11 03:28
共匪這樣胡搞相信連台灣統派都看不下去!
共匪別再講統一了,統派都被逼成獨派了!
廢話少說,匪軍快打來吧! 引起美匪對決,
最後誰先死還不知道呢 ...
- 3樓. 安心2020/07/10 12:58個人認為那是吳相湘的誅心偏見,當時沖繩國王雖被軟禁,但是古代沖繩雖曾由名為中山國統一治理,但是統一以後向明朝朝供,到1609年後雖由日本薩摩藩控制,1872年以後日本實施〝琉球處分〞廢國封藩,正式併吞琉球王國,尚泰王及其子等人雖被軟禁於日本東京,但中山侯爵府卻也是貴為一處藩主官邸,在日本就一般人而言,也是屬於有名望者宅邸,且1898年日本友人 平山周 幫助孫文逃亡到日本時,除了孫文應該不知中山侯爵是誰,而平山周是犬養毅一派的人,對孫文非常友善,及給予援助,應該是不會用心機譏諷孫文!所以當時的日本友人應該不是刻意貶抑,而是因為剛好經過〝中山侯爵官邸〞,而以一種致敬貴族的心態,套用貴族的名號,隨手拈來而用〝中山〞,此較為有可能,中國帝王時期也有很多這種例子。反正世上很多事都是這樣,要往黑暗面、壞處想,怎麼樣都有毛病可以挑。
維基百科:
1879年1月26日,松田道之再次來到琉球,敦促尚泰王中止與清朝的外交關係,但再度遭到拒絕。3月27日,松田道之第三次來到琉球,此次帶來了日本軍隊300餘人、警官160餘人強行進入了首里城,宣布廢除琉球國的命令。尚泰王聞訊憂驚而病,以尚弼(今歸仁王子朝敷)代理事務。向居謙等三司官向松田交涉,遭到拒絕。4月4日,日本在琉球之地設置沖繩縣,任命鍋島直彬為沖繩縣知事。琉球國自此正式滅亡。
------------------
尚泰王於1901年去世。
--------------------
1372年,明朝派遣使者楊載訪問中山國,敦促中山國王察度朝貢並獲得同意。此後南山國王承察度、北山國王怕尼芝也相繼入貢明朝,三山均進入朝貢體制範圍之內。1406年,佐敷按司尚巴志推翻了察度王統第二代國王武寧的統治,立自己的父親尚思紹為國王,開啟了第一尚氏王朝。1416年,尚巴志趁北山國諸按司不滿國王攀安知高壓統治之機攻滅北山國。他魯每執政的南山國長期內訌不斷,在1429年被尚巴志攻滅。中山國至此實現沖繩本島的統一。
第二尚氏王朝的菩提寺圓覺寺
第一尚氏王朝在成立之後因多位國王早夭而政權並不穩定,在第五代國王尚金福王去世之後更發生志魯布里之亂,最終由尚泰久王就任第六代國王。尚泰久王在即位之後又發生護佐丸阿麻和利之亂,但被尚泰久王平定。繼承尚泰久王即位的尚德王是一位暴君。在他過世之後,家臣團發動政變,推舉重臣金丸即位國王。金丸在即位之後改名尚圓,開啟了第二尚氏王朝。在第二尚氏王朝的第三代國王尚真王統治時期,琉球國確立了中央集權的政治體制。尚真王將割據各地的有力按司集中在首里並派遣官員直接管理各地,還將琉球國的統治範圍擴張到北起奄美群島、南至八重山群島的廣大範圍。琉球國的文化在這一時期也有很大發展。
琉球國因積極朝貢而得到明朝的優厚待遇,並因此成為東亞地區重要的中繼貿易據點。琉球國的眾多進貢品和與中國之間的貿易品都是來自日本,並將中國商品銷往日本。東南亞地區和日本、中國並列為琉球最重要的貿易對象。此外琉球和朝鮮半島之間也有貿易往來。但在16世紀地理大發現使得葡萄牙、西班牙商人開始在東亞進行貿易,加上明朝的海禁政策有所緩和之後,琉球國的貿易地位大幅下降。
宮古群島和八重山群島長期處於群雄割據的局面。1474年,宮古島當地豪強仲宗根豐見親歸順琉球國,宮古島進入琉球國控制範圍之內。1500年,琉球國派軍隊攻滅石垣島統治者遠彌計赤蜂。1522年,仲宗根豐見親攻占了與那國島,至此琉球國完全控制了八重山群島。琉球群島北部的奄美群島也在1466年時完全進入琉球國的統治範圍。
1609年,薩摩藩主島津氏侵略琉球,國王尚寧被迫投降。此後琉球國成為薩摩藩的屬國,並將奄美群島割讓給薩摩藩。 - 2樓. sigmachen2020/07/10 07:57
只有我天天吃台幣千萬小心爆光鷹眼部隊
http://blog.udn.com/sigmachen/137093478只有我天天吃台幣千萬小心爆光鷹眼部隊http://blog.udn.com/sigmachen/139974638只有我天天吃台幣千萬小心爆光鷹眼部隊http://blog.udn.com/sigmachen/133878474
- 1樓. 安心2020/07/10 01:08其實孫文號中山也並非貶抑,而是日本人無心插柳。
節錄維基百科:
1897年秋孫到日本後化名中山樵,事緣日本人平山周回憶他與孫在日本最初交往時說:「總理來京曰:『昨夜熟慮,欲且留日本』。即同車訪犬養,歸途過日比谷中山侯爵邸前,投宿寄屋橋外對鶴館,掌櫃不知總理為中國人,出宿泊帖求署名。弟想到中山侯爵門標,乃執筆書〔姓〕中山,未書名;總理忽奪筆自署〔名〕樵。曰:『是中國山樵之意也』。總理號中山,蓋源於此」。
也曾化名高野長雄(Takano Nagao)紀念日本維新志士高野長英醫師而命名。
至於後來通稱孫中山,是1903年革命人士章士釗將日本人宮崎寅藏(即宮崎滔天)之著作《三十三年之夢》翻譯為《大革命家孫逸仙》時,將本姓與化名連用,成為後人對孫的通稱。章士釗將「中山樵」改為「孫中山」,說:「時先生名在刊章,旅行不便,因易姓名為『中山樵』,『中山』姓,『樵』名……顧吾貿貿然以『中山』綴於『孫』下,而牽連讀之曰『孫中山』。始也廣眾話言,繼而連章記載,大抵如此稱謂,自信不疑。頃之一呼百諾,習慣自然,孫中山孫中山云云,遂成先生之姓氏定形,終無與易」。吳相湘《孫逸仙先生傳》中說:中山侯爵乃被併滅之沖繩王國國王,所被賜的爵號 曉煒 於 2020/07/10 07:26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