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哈姆雷特」Hamlet
基本上來說,莎翁的悲劇通常以死亡作為結局,四大悲劇個個主角都是如此,當然哈姆雷特王子也不免走入這種悽慘的境地。
葛楚德(Gertrude)是丹麥的王后,國王剛去世未滿兩個月,她就突然要嫁給丈夫的弟弟克勞帝亞(Claudius),一個寡婦無視於丈夫屍骨未寒,又急於改嫁給擁有繼承權的小叔,故事一開始就充滿了陰謀論,而這場婚禮在當時引起全國人民的注意,每個人咸認為王后的倉卒婚禮是一種輕率無情的行為,也都輕視這個女子的無恥。
因為王弟克勞帝亞是個邪惡、性情卑劣之人,國民自然而然起了疑心,謠傳是克勞帝亞謀殺了前任國王;母親和小叔可能聯手謀殺父親的刺激,深深的影響了小王子哈姆雷特的心,他不明白為何母親可以變得判若兩人,父喪未滿兩月就再婚了。
王后及新任國王登位,哈姆雷特的懷疑變得更為嚴重,他依舊穿著喪服,拒絕接受亡父被毒蛇咬死的理由,事實上葛夫是個說謊的外行人,諸多藉口把簍子愈捅愈大;哈姆雷特終於看清兩人,發現母親和克勞帝亞叔叔居心叵測,他們共同謀害了他的父親,也謀奪了這個王國。
又有一個謠言滿天飛,有個十分像先王的鬼魂出現在午夜十二點,那鬼魂出現時總是欲言又止,一下子就憑空消失。
於是,哈姆雷特就前去觀看,他看見了那鬼魂追了過去,來到一處杳無人煙的空地,鬼魂終於開口說道:「兒啊!我是你父王,被我的弟弟克勞帝亞害死了,他趁我睡覺時,拿著毒草汁滲入我的耳朵,使我悲苦的靈魂無法安睡。兒啊!你的母親不能為我守節,為了證明她的虛偽,你可以為我報仇,但絕不能加害於你的母親,就讓她聽天由命好了,讓她受良心的責備吧。」
鬼魂很快就消失了,哈姆雷特答應為他父親報仇,就這麼簡單。
哈姆雷特要他的部屬不准透露他遇見了鬼魂,但實際上他的精神已受到驚嚇,又有點恍惚;一方面他害怕復仇的計畫會引起克勞帝亞叔叔的疑心,另一方面又害怕這個叔父企圖加害於他,於是他決定裝瘋。
哈姆雷特認為當個瘋子就足以自保,從此之後,無論是語言、服裝、舉止,他都表現得瘋瘋癲癲的,似乎完全瞞騙了他的叔父及母親,他們認為哈姆雷特太過於思念先王,亦或是為了愛情的緣故,因為哈姆雷特愛慕一位名叫歐菲利亞(Ophellie)的女孩,她是大臣波隆尼茲(Polonius)的女兒,在他發瘋之前,曾送過情書及戒指給她,在他發瘋之後,哈姆雷特的叔父及母親都認為一定是愛情無法獲得回應的緣故。
歐菲利亞是個好女孩,並不因為哈姆雷特變成如此而遠離他,反而更加的憐憫他、關愛他;可是,歐菲利亞相信了克勞帝亞國王的說辭,哈姆雷特不得不連愛人也隱瞞著,沒有將自己所知道的事實和假瘋的一切告訴她。
哈姆雷特心中有著疑惑,他開始懷疑他當日看見的鬼魂,以及他是否真要報仇,於是他找來一批伶人演戲,試探著叔父的反應;那些伶人照著哈姆雷特的指示上演了一齣弟弟殺害哥哥的戲碼,結果這齣戲令克勞帝亞非常不悅,藉故生病就匆匆離席,這種不尋常的舉動更加讓哈姆雷特信心大增,證明那鬼魂所言不假。
當天夜裏,王后將哈姆雷特喚去,告訴他,他的新父王是克勞帝亞,不准繼續上演這嘲弄又令人不悅的戲碼,哈姆雷特和母親起了爭執,葛楚德王后對已然瘋癲的兒子感到既恐懼又害怕,就在此時,躲在屏風後面的一位大臣聽見兩人的對話,驚訝地發出聲響,哈姆雷特登時便出手殺死了他,糟就糟在這個大臣竟然就是歐菲利亞的父親波隆尼茲(Polonius),愛人殺死父親這種慘事,讓歐菲利亞悲痛逾恆。
原來克勞帝亞知道王后找了哈姆雷特去談話,而派了大臣波隆尼茲(Polonius)去偷聽,哈姆雷特因為這樁殺人罪,身為皇族死罪可免,卻活罪難逃,他被判決放逐到海外,但哈姆雷特已明確的把話跟母親說了清楚,使她遭到良心的極度譴責。
克勞帝亞將他送往英國,那時英國在丹麥的管轄之下,克勞帝亞秘密寫了一封信,指示英國人一收這個訊息就殺了哈姆雷特,但哈姆雷特早就發現事有蹊蹺,於是偷了信後修改了內容,一到英國他自然就立即被釋放,準備搭船回到丹麥復仇,可惜那艘船被海盜攻打,在廝殺中哈姆雷特英勇的抵抗行為,反被海盜們所佩服,海盜們要哈姆雷特將來繼承王位當了國王,可以重金酬謝不殺之恩,於是海盜們就帶著哈姆雷特回到了丹麥。
一回到故鄉,哈姆雷特就聽到歐菲利亞的死訊,原來自從她的父親被哈姆雷特殺死之後,她就變得神志恍惚,有一日她爬到樹上採野花,結果樹枝斷裂掉了下來,美人兒就意外跌入水中溺斃。
葬禮由歐菲利亞的哥哥拉特斯(Laertes)主持,看見妹妹的棺木被沙土掩埋之際,拉特斯一時悲從中來,哈姆雷特認為這一切都是他的過錯,拉特斯一見到哈姆雷特,新仇舊恨湧上心頭,為了報復,拉特斯要求死亡決鬥,於是國王克勞帝亞出面調解;克勞帝亞假意要舉行一埸友誼賽,表面上希望哈姆雷特與拉特斯和好,暗地裏卻要拉特斯在劍上抹毒,結果比試中,兩人各中了一劍(哈姆雷特中了毒劍,拉特斯也受了重傷)。
就沒想到,此時葛楚德王后慘叫出聲,原來酒裡下了毒,因為克勞帝亞害怕哈姆雷特比試贏了,就預先在慶功宴安置了毒酒,可惜百密一疏,竟忘了告訴王后,反令她誤服毒酒死亡;這時,哈姆雷特見到母親被毒死,一怒之下,持劍朝克勞帝亞刺了過去,結束了他的性命。
不久之後,拉特斯也一命鳴呼,哈姆雷特在死之前,要其好友把他的故事流傳下去,告訴世人這個悲慘的故事,警愓絕不能做出違背良心之事,不然天倫慘劇是不可避免的,可惜故事不知流傳的情況如何,挪威人就在後來出兵征服了丹麥,皇室成員和各個要角全都死路一條,國家也亡了,然後這個荒謬的故事就此結束。
哈姆雷特是莎翁筆下的一齣天倫相殘的故事,先是嫂嫂可能和叔叔聯手謀害親夫,跟著姪子動手殺死叔父,其間還失手殺了未來的岳父,男主角又接著與大舅子互歽而死,這種荒謬絕倫的劇情,委實難以教人喜歡。
哈姆雷特王子是一個愚笨的人,他無法做事當機立斷,無從報父仇,間接害死了愛人歐菲利亞,這些都是慘痛的代價,也讓他自己付出了生命;「To be or not to be, that is a question」這句名言,總結了這個王子悲劇的人生,他愁悶地活在這世間,也連帶把愁雲慘霧也帶入了別人的命運。
人們都需要時間學習,比較聰明的人,會知道過度美化和懦弱無知,終究會是人生最大的負荷;就像哈姆雷特,這個王子一事無成,該下手的時候不夠果斷,不該出手的時候卻又絕決行動,簡直就是個大笨蛋,最終復仇加減成功,卻讓丹麥亡國,整齣戲表現了全然的諷刺。這個兒子的一切計畫,導致了所有人的毀滅,不知哈姆雷特死去的父親在地下,又會如何看待這場荒謬的復仇戲碼?
另外就是女主角歐菲利亞,這個女人死得實在可笑,在她活著的時候,更是一種全然的無知與無助;王子從未真實而利他地存在過,就像沉緬於復仇的哈姆雷特,帶給歐菲利亞的只有絕望和悲傷,她後來的發瘋與意外溺死,顯示出人生的無常,以及一種只能以死來解脫的悲劇。
如果她靠著自信活出自我,堅強走出感情的泥淖,應該就不會落入這麼悲慘的境地了吧?
話說回來,害了這麼多人,又弄得國破家亡,哈姆雷特還真是個衰神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