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小小說 – 路隨<二>父喪終身不照鏡
2013/07/20 00:09
瀏覽232
迴響2
推薦43
引用0

在「平涼劫盟」事件之後,唐朝也開始加強對吐蕃的軍事制衡。漸漸的,吐蕃敗多勝少,再加上吐蕃國內因為王室、貴族、僧侶等之間的矛盾而分裂,國力逐漸下降。所以到了貞元十九年,吐蕃派遣邊防將領向唐朝呈送請和的文書,希望停止交戰。路隨聞訊,認為這可能是救回父親的一個機會,就哭著上書給當時的宰相,請求朝廷同意吐蕃的求和。朝廷沒有回應,路隨又接連上書二次,唐德宗看了路隨的請願書,就特地派了一名宦官去向路隨解釋,是因為吐蕃多次反覆背棄盟約毫無誠信,所以必須等到見到吐蕃有足以令唐朝信服的誠意時,才能考慮接受吐蕃的求和。

 

也因為如此,再加上路隨本人也勤奮向學,通曉經書,唐德宗想照顧陷於異域的孤臣之後,便將路隨派到潤州擔任參軍。但是潤州刺史李錡是個貪官,以貪贓枉法獲得的奇珍異寶獻給唐德宗因而獲得信任與重用,獨攬漕運大權。李錡就是討厭路隨的正直的個性,擔心這樣會妨礙他的貪贓大計,但是路隨又是皇上欽點派來的人,推也推不掉,李錡就只好讓路隨只負責市場上那些論斤秤兩的買賣管理。路隨便每天坐在街市之中執行任務,一點也不介意。

 

曾任刑部員外郎、奉天縣令、長安縣令、吏部員外郎的韋夏卿(字雲客,調任為東都留守唐朝時,皇帝不在東都洛陽時的最高代理官員)韋夏卿精於儒學,也經常招納通曉經學的讀書人,並且對他們非常禮遇,聽說路隨的為人事蹟後,便將他挖角到自己身邊做事,良馬遇伯樂,路隨的名聲也漸漸的傳開了。

 

到了唐朝唐憲宗李純元和五年,路泌吐蕃國戎鹿這個地方過世了。古時後的通信沒有那麼方便,所以這消息也一直沒有傳到路隨的耳中。

 

此時唐朝由於唐憲宗大力整頓藩鎮勢力,權力再度集中於朝廷中央,國勢大振。因此,國力不如以往的吐蕃擔心唐朝出兵報復,便多次派遣使者前往唐朝請和。路隨聽說吐蕃再度求和,心繫父親安危,也再度上書給宰相,泣請朝廷這次一定要同意。同時也有其他大臣如宰相群中的裴垍李籓等人也有此意,便也連名奏請皇帝同意吐蕃的求和。

 

唐憲宗因此同意吐蕃求和,命祠部郎中徐復為代表前往吐蕃國,除了同意吐蕃請和外,同時也要求吐蕃將當年「平涼劫盟」時所俘虜的臣軍士等人,全數護送回唐朝吐蕃當然同意,但這些人當中,路泌鄭叔矩已經過世,吐蕃國就派遣專使帶著將這二位的遺作、遺物以及記述生平事蹟的銘文移靈回鄉。

 

負責報喪的小吏從邊境快馬趕到了家報訊,路隨聽聞噩耗悲痛不已,隨即依禮開始守喪。古人的守喪規矩是很嚴格的,吃睡都有嚴格的規矩,以表現孝子的孝行。而有些孝子還因為太過悲傷,往往難過到差一點就追隨先人而去的地步。也因此,路隨的孝行便也傳了開來。

 

這二位已故臣的靈柩運回唐朝時,朝野都為他們的遭遇而感傷。唐憲宗也特別降旨,追贈路泌絳州刺史,賜絹二百匹。另外下令地方官協助家辦理治喪事宜,在路泌下葬當天,再詔令追贈為太子少保。

 

孝順的路隨很遺憾的幾乎沒有見過父親路泌的面,對於父親的印象非常模糊。路隨的母親對他說:

 

「你的長相與你的父親幾乎一模一樣啊!」

 

路隨自此以後便終身不再照鏡子,而且也不再面向西方而坐、頭朝西方入睡了。

 

等到路隨依禮守喪三年完畢後,唐憲宗路隨的孝行可嘉,擢昇為左補闕,執掌供奉諷諫,遇到國家大事時則參與廷議,若事小則以密封的奏章上呈皇帝。

 

----- 待續 -----

 

改編自 《獨異志》/《舊唐書》

 

原文:

 

《獨異志》.卷中

唐文宗朝宰相路隨,志行清儉,常閉門不見賓客。狀貌或似其先人,以此未嘗視鏡。又感其父沒蕃,終身不肯西坐,其寢西首。

 

《舊唐書》.卷一百六十三.列傳第一百九.路隨

路隨,字南式,其先陽平人。

……

貞元十九年,吐蕃遺邊將書求和。隨哀泣上疏,願允其請。表三上,德宗命中使諭旨。朝廷懲其宿詐,俟更要於後信,訖數歲不報。

元和中,蕃使複款塞,隨復五獻封章,請修和好。又上書於宰執哀訴。裴垍、李籓皆協力敷奏,憲宗可之。命祠部郎中徐複報聘,乃特於詔中疏平涼陷蕃者名氏,令歸中國。吐蕃因復等還,遣使來朝。遂以泌及鄭叔矩之喪與銘及遺錄至,朝野傷歎。憲宗憫之,贈絳州刺史,賜絹二百匹。至葬日,委所在官給喪事。泌累贈太子少保。

泌陷蕃之歲,隨方在孩提;後稍長成,知父在蕃,乃日夜啼號,坐必西向,饌不食肉,母氏言其形貌肖先君,遂終身不照鏡。

後以通經調授潤州參軍,為李錡所困。使知市事,隨翛然坐市中,一不介意。韋夏卿為東都留守,聞而辟之,由是聲名日振。

元和五年,邊吏以訃至。隨居喪,益以孝聞。服闋,擢拜左補闕。

 

 

有誰推薦more
全站分類:休閒生活 雜記
自訂分類:小小說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迴響(2) :
2樓. Lotus Amita
2013/07/28 22:20
長得和父親幾乎一模一樣, 那思念父親就應該常常照鏡子啊 ! 

那是因為照鏡子後會認為沒有機會盡到孝道, 難過啊....

 Fox哭哭 

 

文武兩邊站, 可可疊羅漢2013/07/29 07:10回覆
1樓. 烏拉瑰本尊在此
2013/07/20 10:11
觀歷史
以前最怕歷史, 看完三國志後,覺得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
(udn)

以前怕讀歷史, 該不會是因為老師要你背一大堆皇帝的名字, 年號, 然後考試的時候忘了一大半, 考完後全還給了課本, 將這些 [歷史] 埋沒在歷史洪流之中, 也不知道背它們要做啥用了唄....

 Fox冏 

 

文武兩邊站, 可可疊羅漢2013/07/20 11:01回覆
發表迴響

會員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