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漫談混亂中的開刀房感染管制策略
2010/12/31 10:05
瀏覽4,201
迴響0
推薦0
引用0

格主最近收到某格友來函回應很久以前的一篇文章,再度挑起發生在年初令人不悅的話題!

格友問到,文中所提的一些莫名奇妙的感管或感控「怪招」,是否是專業人士所為?格主當然很快速地回覆No!因為亂槍打鳥式的捕抓動作,只是撲空白忙一埸,事隔近一年時間,現在應該很清楚地可以宣告失敗了!

無奈且不以為然的員工,只能照辦一些沒有科學論證的策略,結果證明的是,感染率(SSI在此指的是手術傷口感染)即Surgical Site Infection Rate,依然就是那個樣子沒有減少,所以等於浪費金錢與浪費精神,去配合鴨霸的體制。請來專家協助調查也不見起色,表示SSI的複雜性。

這裡有兩項,是不符合優質醫療品質的(目標)條件,也就是IOM-2(第二篇報告)所規範的六大條件當中,Effective指的是:要做實證醫學支持的醫療,及Efficient指的是:不要浪費(資源)

但決策者自以為他是在建立制度,結果被說是方向錯誤,也是沒說過頭吧!~

開刀病人的感控業務在國內外,如今還是有很多根本沒有科學依據的做法。但隨著科技的進步,講究Evidence的人,應該都會有心想要跟著改變與求進步,唯有頑固或不上進的主管及決策者才會堅持不改,因為他們就是憑感覺做事,並滿足於現況。

我們知道經驗的傳承固然重要,但在教學醫院裡頭,這種不合理的態度應該是要被淘汰的。常有人認為以往那麽做都沒什麽問題,如SSI發生率都在1~3%(非指這家醫院),為何現在要做改變呢?說的也是,但我們要問如果有更簡便又可花更少錢的方法,您仍不願意改嗎?

問題是現況已經出現異常時(感染率飆高時),改善策略不能由狀況外的人隨便或隨興亂訂,如前述文章中的主管要求:增加擺放防塵腳踏墊的點,並每天增加更換次數,從恢復室的通道往ICU門口處,增設更衣設備並要求醫護人員要一律更換隔離衣等....完全沒有科學論證可以支持!

手術室裡要維持一定的清潔度,必需要針對交叉感染及手術部位感染做預防,是一般常識。目前只有針對劃刀前1小時,特定的手術及抗生素的種類、劑量有共識(Evidenced guideline),其他諸多預防感染的策略尚無單一準則,包括刷手的方法(使用減菌水或自來水,事實自來水就夠了,用力猛刷(手)到皮膚泛紅的時代已過,,也有人只用乾式洗手液消毒就可上刀了)。

手術室大環境依所需清潔度的分區(Zoning),如使用HEPA Filter及垂直層流(Laminar Flow)屬Class I,一般手術室則屬Class II等,依然不是絕對條件,因此相關人員進入開刀房時,到底要脫靴再換拖靴?在更衣室先換好手術衣後再進去呢?還是隨便穿個隔離衣並戴上材質不拘的手術帽及口罩就OK了嗎?以上諸多爭議,請問您曾想過正確的答案嗎?Who cares??

我們的傳統可以告訴我們,大概大家都是這麼做所以就是「對」的?當然也有人不同意。但也有可能是多年來不知有錯而「將錯就錯」,至今還在錯。

更矛盾的是,沒有Evidence的錯誤觀念,經過一段歲月後在無形中就變成是真理。所以CDC雖有建議怎麼做,但還是沒有統一的見解,國內的好幾家醫學中心也是一樣。

目前大多數的大醫院原則上會把清潔區,準清潔區及不乾淨(髒)的區劃分清楚,但換靴子與不換靴子就令人在感覺上有很大的差別。

大部分(接近全部)的國內醫院都採「換(拖)靴或布希靴」或「戴靴套」=Over-shoes的做法,並在進入準清潔區時會戴上帽子與口罩,沒有絕對的規範。

但格主在此想要告訴大家的是,日本醫界的新知識。

喜歡在室內脫靴子(家裡、宿舍、有塌塌米的餐廳、小朋友遊戲間等)的日本人,竟然逐漸把他們的開刀房改成不用換靴子的所謂One-footwear system,理由是不換靴子有很多優點:負責轉送的人可以只身穿白袍直接進入手術室,直接做交接(Handoff communication),可節省在開刀房換床的時間,營運效率較好,動線也更順暢,除了比較不會錯認病人以外,也降底了管路脫落的問題,院方更可節省空間,省掉購買拖靴及清洗衣物的花費甚至人事成本。

據日本麻醉雜誌(今年五月)的一份報告,大學附設醫院的60%,已實施不用換靴的One-Footwear System,且預定增設開刀房或有翻新開刀房計劃的醫院,也朝向不換靴不換床的設計趨勢普及當中。格主也曾向多位日本友人(均服務於醫學中心)求證過。

此外,曰本厚勞省(相等於我們的衛生署)的指針,也沒規定進入ICU的人不分青紅皂白皆需身穿隔離衣,始得進入。

因此頻頻更換防塵腳踏墊是落伍也沒有科學根據的感控策略,限制醫護人員進出ICU時必穿上隔離衣也同樣是沒有Evidence。

真正重要的是,這種策略必需遵照手部衛生的原則,在五種情況下(WHO)即5 Moments for Hand Hygiene,徹底做好洗手,此外手術室的地板清潔度尤其重要,如受血液污染時。

綜上所述,從脫靴/換靴的可做與可不做之現實來看,重點不在那裡,強調防塵墊的開刀房感控策略,即是浪費金錢的好例子(除非這家醫院就是錢賺太多),「從別人的錯誤中學習」是有必要的。

實證醫學絕對是我們改變策略的依據,如之前部落格文章所提「莫名奇妙的決策」只會貽笑四方,完全無法令人信服的主管還有什麼話可說呢?


*延伸閱讀
降低手術傷口感染率的常識


 

全站分類:知識學習 科學百科
自訂分類:手術安全
發表迴響

會員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