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在看到彰化少年確認的新聞時,當下直覺反應是,為什麼要挑還在居家檢疫中的人來檢疫?
不過,由於筆者的理工學歷只到大學,並非碩博等級,更非醫療領域,所以只是留在心中,沒再多想。直到今天聽了民進黨前立委林靜儀醫師提到,如果真要檢測、做研究,那也應該是找14天居家檢疫後的人才對啊。然後心想,筆者的邏輯還算可以。
但嚴格來說,不只是要14天後,還要確認採樣的人還沒踏出家門、還沒和家人、朋友有過交談或是接觸,那怕只是踏出家門一步或是交談一分鐘,都不行。
或許讀者會覺得筆者太機車,但就研究的設計來說,這是絕對必要的,否則,批評者只要說,他是因為踏出家門被感染的;他是被家人感染的,雖然你我都覺得這個機率很低,鬼扯比例比較高,但就是沒證據反駁啊,而且實驗不就是要做到最精準的控制,如此才能有最精確的結果和判斷嗎?
就以這次風波的核心,對,捉到了,確診了,然後呢?
說句難聽一點的,彰化衛生局長你們花了那麼多的時間和資源,結果證明陳時中部長的堅持是對的。不管是三天、五天、十天,都還在14天之內,所以政府把人們關14天是對的,而且還另外七天的自主健康管理。
但是如果今天彰化衛生局的實驗是14天之後且沒有外出過也還沒與他人接觸過的人們,這時候,如果你們驗出來是陽性的比例很高,那就很有價值了。因為你們證明14天的潛伏期是不夠的,世界會因為你們而震動啊,而不是像現在……。
更別提,是千分之一不到的比例,所以彰化衛生局長,捉到一個確診了,然後呢?你們的實驗目的是什麼?你們的建議是什麼?
如果真如媒體所報導,彰化衛生局採檢了近1500位居家檢疫者後,發現只有一位確診,只有不到千分之一的比例,所以建議防疫中心,對所有入境者採檢(費用可以自費),只要是陰性就可以縮短,甚至不需居家檢疫,如此一來,將可加速經濟的復甦。
至於那千分之一不到的可能性,就靠當事人的自主健康管理及國人戴口罩、保持安全距離來預防。
嚴格來說,如果真得比例不到千分之一,筆者還真覺得政府可以試試看,畢竟我們是有本錢,我們防疫其實夠好,而且這樣說不定我們可以成為其他國家的指標。至於那個確診的孩子,就用過去的疫調模式來預防,在那個孩子確診之後,把所有與那個孩子有接觸的人關他個14天。
不過,這個方案,已經被見獵心喜的媒體、國民黨、名嘴給砸了。尤其是國民黨,你們的「智庫」裡,難道就沒有一個,一個就好,一個像林靜儀醫師那樣有敏感度的人嗎?現在就等著看,國民黨立委諸公們,你們的記者會還會不會繼續開下去。
本來,如果依筆者的建議,球就是在指揮中心、政府手中,不接受,維持原案,那只能說,政府採取保守的策略,大家沒得分也沒失分。
但若政府在考量經濟與防疫後,覺得可以試試看,試個一個月或是兩個月再評估成效,而且假設我們還是沒有因此爆發(筆者覺得有機會),然後我們的經濟恢復了,這時,彰衛還可以討功勞呢。
可是,媒體、國民黨、名嘴一律狂打彰衛阻止了一場可能的疫情大爆發,所以,筆者大膽猜測,政府絕對不敢因為這次的研究數據而放寬。否則,萬一出事,那真是有功無賞,打破要賠。
接下來就只能看彰衛怎麼合理化這次的實驗了,妙的是,又有新聞說,那個孩子記憶中檢驗前好像有症狀,現在到底是在演那齣啊!
現在到底是有症狀採檢?還是無症狀採檢?前者,那真是脫褲子放屁;後者,那就要好好解釋為何違反指揮中心,如林醫師在電視所言,彰衛好像真得會頭大。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