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覺覺他之身心次第(一) 自淨其意
2006/07/11 01:59
瀏覽2,593
迴響1
推薦19
引用2
自覺覺他之身心次第(一)
掃地掃地掃心地 欲掃心地先淨意
自覺修行首要,在自淨其意,自淨其意也是自覺的入門法要,
<<大智度論>>一書,提到佛法大海,信為能入,智為能度。
如是者,即是信也。
若人心中有信清淨,是人能入佛法,若無信,是人不能入佛法。
梵天王請法,佛以偈答曰:
我今開甘露味門,若有信者得歡喜,
於諸人中說妙法,非惱他故而為說。
不說六度得歡喜,獨說信人,佛意,如是法,第一甚深微妙,
無量無數,不可思議,不動、不倚、不著無所得法,
非一切智人則不能解,
是故,佛法中信力為初,信力能入,
非佈施持戒等,能出入佛法,
如偈曰:
世間人心動,愛者福果報,而不好福因,求有不求滅,
先聞邪見法,心著而深入,我是甚深法,無信云何解?
──────
欲量無量法,智者豈應量?無量法欲量,此人自覆滅。
如是義者,若人心善直信,是人可聽法,若無是相則不解。
如所說:專視聽法如渴飲,一心入於語義中,
踴躍聞法心悲喜,如是之人應為說。
復次,如是義在佛法初,現世利,後世利,涅槃利,
諸利根本,信為大力。
如說<<阿陀婆耆經>>,摩楗提難偈言:
決定諸法中,橫生種種想,悉捨內外滅,云何當得道?
佛答曰:
非見聞得知,非持戒所得,亦非不見聞,非不持戒得。
如是論悉捨,亦捨我我所,不取諸法相,如是可得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