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我對政治的看法!
2007/11/18 15:34
瀏覽3,359
迴響0
推薦0
引用0
我對政治的看法!這不是我第一次寫這方面的話題,而這次是我總結過去的言論匯集而成,請參考!!
==================
我們台灣人真的很天真與自大。
「天真」這裡指一廂情願的想法,有點認不清真實與幻想;
「自大」這裡指容易被別人利用,卻還在沾沾自喜,自得其樂。
大家總是「勢不兩立」,總認為藍的就不能挺綠,綠的就不能挺藍,這其實就是「自我封閉」的一種表現,大家不試著去了解對方在想什麼,就容易被有心人士給煽動或利用、製造對立,這在未開發或已開發國家中,都時常出現呢!

有人會質疑我的立場搖擺不定,其實並非如此,只是我的作法有些看似無哩頭,但卻有其意義存在:
1.沒有哪個人的觀點始終是對的。
2.沒有任何人是絕對無私公正的。
有以上觀點,就不會盲目地服從任何政客或名嘴、神棍等等了。
我的政治看法:
我們台灣算是不完全民主的民粹國家,因為太多人沒有獨立思考的能力,沒有分析判斷的能力,像政治而言,台灣政客很會搞「表面工夫」,總是喜歡拿著大旗在招喚死忠支持者加入,而這些人我稱其為「殭屍兵團」,因為他們沒有自我分析的能力,總認為政客說得都是對的,不支持政客就不是同一國的人,因此,像這次陳菊二審的判決,兩方政營都不說出一、二審判決的根本原因出在哪裡,都在各自製造悲情與氣勢,目的就是要「團結殭屍兵團的力量」,但問題始終沒獲得解決,以後還是會再發生,這就是我們台灣人民的天真與自大。其實這種操縱人民的方式,各國歷史上得權掌政的統治者都幹過,像:史達林、希特勒、毛澤東、蔣介石等等,只是我們在看歷史時,總是以為這都是過去式,但卻從不知道歷史總是不斷地反覆上演呢!而這就是人類的通病:「總是無法從經驗中獲取教訓」。

我認為我們台灣的政治還有救,只要大家奉行「漸進式淘汰論」法則,因為當今政黨下,偷機摸魚的政客實在太多了,藍綠都有,因此當各政黨都推派黨內中「最奸詐」、「最狡詐」的人出來參選時,我們總是因為「都是爛蘋果」而不想去投票嗎?不!這是錯誤的想法!因為當理智的人居於少數時,大家一定要出來投票,去抑制多數非理智的人,而這些非理智的人就是殭屍兵團,他們不管政治好與壞,他們不問是非對錯,只要他們支持的人當選,他們就很自爽地吶喊著,然後台灣未來就斷送於這些人手上,我們不能讓這些人得逞,因此:
我們得在所有蘋果中挑選好的出來,即使都是爛的,也有分最爛與次爛的等級,因為當理智的你我因蘋果都是爛的而不去選擇時,其他非理智的人就一定會選擇最爛的蘋果出來,而這些被選出來最爛的蘋果將會主宰著台灣未來的前途與你我的錢途,您說這值得嗎?
我的想法是由每次選舉當中,大家選出爛蘋果中的好蘋果出來,讓最爛的蘋果被淘汰,然後在之後的每次選舉中,依此類推地選出當中的好蘋果,而各政黨在這些選民的教訓中就能知道:「想要獲得理智選民的支持,就得推出好的蘋果人選出來」。因此,這方式雖然緩慢與看似愚笨,但卻是比「不去投票」、「隨便投票」等爛方法好吧!因為「不去投票」、「隨便投票」都算是另一種消極的支持政治擺爛的方式呢!!

最後大家會問:「我哪知道誰是好蘋果與壞蘋果啊?」
我覺得會問這問題的人真的是有問題!我們活到這麼大歲數,難道還要人教我們「誰是好人?誰是壞人嗎?」,好人與壞人臉上有刻字嗎?你我不會判斷喔!最簡單的方法是:您認為自己是好人還是壞人?如果是壞人,就選擇跟您臭味相同的人就對啦!另外,平時選民服務也是判斷這些人的參考依據,但我不是叫大家都去請政治人物幫忙買棒球票喔!像這些公私不分的人,您說這會是好人嗎?
其他參考名言:
●一個人有再大的權力,再多的財富,再高的智慧,如果沒有學會去關懷別人,去愛別人,那他的生命還有多少意義呢!~溫世仁
●觀察一個人,不一定要看其相,而要聽其言,觀其行。
●菩薩不是土塑木刻的形象,真正的菩薩能做事、能說話、能吃飯,能尋聲救苦隨處現身。
●觀察政治人物的操守及長期的行為是否一致,運用追求異性時的敏銳觀察力即可。
●不要光是「聽」政治人物說的話,還要「看」政治人物做的事。
●愛區分性別、省籍、年齡,愛說「愛台灣口號」、「中共同路人」等的話的人絕不是正人君子,因為說得多的人終究是做的少。
●切記:會買票的政治人物絕對不是「愛人民」的表率,因為他花多少就會加倍地要回來。

附註:
非理智的選民是指:愛賣票、愛花言巧語、愛名聲頭銜、愛聽人道是非隱私、愛妒忌、愛看立委打架、愛聽政客罵髒話、愛發生紛爭,這樣就有趁火打劫的機會了。

看!這就是因為『當理智的你我因蘋果都是爛的而不去選擇時,其他非理智的人就一定會選擇最爛的蘋果出來,而這些被選出來最爛的蘋果將會主宰著台灣未來的前途與你我的錢途,您說這值得嗎?』
參考文章:【教改問題】
〔教改歷史與支持〕
台灣教育改革 - Wikipedia
人本:台教改沒錯但人觀念要改
〔教改質疑與批判〕
台灣教育改革的經驗與分析:以九年一貫課程和多元入學方案為例
中時電子報-十年來 最難教的一堂課
中時電子報-台灣教育沒競爭力 新生代父母焦慮
中時電子報-教改的4大盲點
殺人的教改:日本與台灣的教訓 - 知日部屋 - 哈日反日不如知日
上文補充資料一(D窖-死亡腐敗的芳香氣息:一個校長之死)
上文補充資料二(日本11萬高校生漏修課無法畢業 校長死諫:勿為難學生)
〔冏世代的撞牆期〕
中時電子報|七年級政治冷感 網路社運熱情
中時電子報|不要叫我「草莓族」
中時電子報|不論你擁有什麼 冏世代加油
全站分類:心情隨筆 雜記
自訂分類:不分類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