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收視及主演,大眾常常將《家政婦三田》跟《南極大陸》比較,不過坦白說,一部家庭劇,一部極地探險電影翻拍,沒什麼可比性,要比較的話,倒不如拿同季另一部家庭劇《還有第11人》來比。雖然收視差距是真正的「天與地」,不過兩劇對「家族之絆」的闡釋,或者對311的隱喻,細看之下可謂殊途同歸。特別一提:「絆」是今年日本的漢字代表。
《家政婦三田》自從把「集合天下家庭問題於一身」的阿須田家漂白,以及把三田的過去一次過抖出來,而收視一下子飆高之後,劇情變成集中火力處理三田的「家庭」心魔,甚至讓她的亡夫亡子以「鬼魂」現身來混淆視聽。本來有問題的阿須田家,卻退居負責「拯救三田大作戰」,甚至如何讓三田「一笑」,演變成全日本人最關心的事情…當然,收視走勢證明觀眾想看的是菜菜子如何從「機械人」變回「普通人」,而不是繼續沉溺於阿須田家的二三事…【日本人畢竟沒有我想像中變態~】
不過三田這位家政婦,還是在最終回為阿須田家解決「女主人」的問題。劇情借三田答應當上阿須田家的「媽媽」,卻變得嚴厲詭異,甚至迫小孩們要完全忘記親生媽媽的存在。另一方面三田「挑釁」把自己嫁出以忘記姐夫的小姨小麗,令那群死小孩終於明白,任勞任怨任差使的工人,再親厚也不是家人;反而是那個雖然很煩厭、常常「不負責任的關懷」、說話不中聽的姨姨,才是真正的家人。小麗沒有成為阿須田家的新女主人,卻學會如何用「正確」的方法,把她的關心傳達給家人。同時么女希衣跟三田藉著石頭及熊貓摺紙,成功建立另一種「牽絆」,標誌住他們喪母之後,三田如何把頻臨崩壞邊緣的阿須田家重新拉在一起。
《還有11人》的真田家,卻是奇妙的存在,仿似蟑螂般永遠打不死:經歷過長男讓未婚產子;外公其實是外婆(宮藤涉嫌翻炒自家《曼克頓愛情故事》老梗之嫌);亡妻原來自私貪吃才被撞死,甚至死後跟害死自己的人搞「不倫」;老爸懷疑有外遇…等荒唐事,真田家還是不改其瘋癲本色。
最終回《還有11人》的東北地震的隱喻尤其露骨:家裡的電器總開關經常「短路」,一男跟太太渡蜜月,真田家難得的家庭樂之際,卻要面對全屋被燒毀、大好家園毀於一旦的現實。只是他們利用保險賠償買了一架旅遊巴,到處流浪為老人院獻唱,以另一種形式繼續生活下去,就像一男的小孩起名為「初」,讓家庭重新出發。
真田家的問題沒有比阿須田家好多少(未婚懷孕、發明星夢、校園欺凌,連外遇問題也撞車了──只是真假有別),宮藤官九郎的處理手法卻較遊川和彥天馬行空:後者只是利用超現實的「三田」來當智者,點出問題,讓逃避責任者正視及面對;前者卻是以瘋癲的人物性格包裝下,訴說著每個家庭崗位的喜怒哀樂,就如真田家的大合唱(亦是每集的結尾)「無論XXXX,這才是家庭,家永遠存在」。
面對311東北大地震,日本電視業界各自以不同的方式,為自己的民族加油打氣,縱使收視數字有所不同,當中的心意,相信不只當地觀眾感受到,連筆者這些海外觀眾亦為之動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