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動兒如何治療?美國人楊森和其同事發表論文表示在1995年,調查在美國各地方9至17歲的1200位小孩,來研究注意力不足過動症的盛行率,結果大約有5%的人被診斷出來是過動兒,然而其中只有5%的過動兒服用藥物治療,這暗示著藥物治療的方式仍被大部分的人所忽視。
關於人類的行為及情緒問題,從過去心理分析到行為治療模式,早在20世紀之初就被提出。然而依據現象學和生理病理學的研究,在這最近才漸漸被接受為一種孩童疾病的模式。由於生物分子醫學的研究,在這近十年來對注意力不足過動症的研究如雨後春筍的提出,使得人們對這困擾家庭的過動兒問題,有更進一步的瞭解及概念。
然而有些家長難以接受孩子過動、注意力不足是一種疾病的概念,主要是因為它不像糖尿病或高血壓,可以用抽血或量血壓的方式來量化證實,而且它也不像焦慮症或猶豫症的病人,會主觀的描述自己不舒服的情形。因此注意力不足運動症有賴於教師及照顧者來正確的評估其行為及表現。因此必須綜合父母及師長的觀察描述,再加上臨床上觀察兒童的表現才能作出正確的診斷。 (繼續閱讀...)
>> 相關文章
藍海網提供:愛健康教育快樂幸福知識心靈潛能 -身心靈整合服務
- 1樓. 彩虹媽媽2010/12/28 01:37認識利他能﹙Ritalin﹚的真面目
參考資料來源:美國小兒科學會、MSNBC 新聞、美國過動症協會以及 Briggin 教授
引用:彩虹媽媽 著作
我家彩虹從服用利他能,到有嚴重行為問題出現改服抗憂鬱藥物;到醫師要給彩虹做肝功能檢查,我才驚覺發現我錯了,因此加入反利他能組織。幸好覺悟的早,改用行為矯正及增加維他命的補充,現在平均每天彩虹在班上還可以拿到六到七顆星星的獎勵﹙滿分是八顆﹚。我越了解利他能,我就越覺得自己有責任要讓大家認識利他能的真面目。
利他能,Ritalin,是一種中樞神經興奮劑,類似它的藥有大家熟知的古柯鹼、奴佛卡因﹙局部麻醉劑﹚等等。美國國家藥物管制局將利他能和鴉片、古柯鹼、瑪啡等同列在 Schedule II 中,這一分類是針對極端高度容易沉溺、上癮及濫用的藥品。在美國和南美的一些毒品交易中,稱 Ritalin 為維他命 R﹙Vitamin R﹚。
為什麼屬於中樞神經興奮劑的利他能能讓孩子冷靜下來?美國醫學界是在“物極必反”的情況下發現利他能會壓抑過動兒童的自發性行為。他們發現給過動兒服用利他能,可以明白清楚的看出這些過動兒的好奇心、社交活動興趣及遊樂心會降低。另外這些過動兒的過度的突發性行為也會減少。但是沒有過動症的孩子服用後,則興奮不停、心跳急速,甚至因而休克。
使用利他能來控制學童的心理行為是從 1950 年代開始,從那以後,藥商就長期持續大量的在媒體上打廣告、與醫生打關係,甚至到後來的誇大藥效、隱瞞副作用、做不實報告。最近,有四宗控告利他能生產製造商 Novartis 的詐欺案件送到美國最高法院,同時也把一個心理協會和一個過動兒家長協會(CHADD)告了進去,理由是這兩個組織收取製藥商的非法金錢,和 Novartis 共謀做不實的報告和修改實驗結果。提出告訴的有聯邦組織、加州州組織和加州工商協會。律師 Richard Scruggs 在上次控訴美國煙草協會毒害人體的案件上贏得大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