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普立茲得主愛台灣?
2012/03/12 21:05
瀏覽365
迴響1
推薦4
引用0

 

普立茲得主愛台灣?

郭都人

《中時電子報》今天刊出有關台灣國際地位的新聞,全文如下:

普立茲得主愛台 人民充滿天賦

    * 2012-03-12 16:03
    * 新聞速報
    * 【中央社】

2002年普立茲獎得主佛里曼今天在「紐約時報」專欄中指出,除了美國之外,他最喜歡的就是台灣,因為台灣自然資源雖少,但人民卻充滿天分與熱忱。

佛里曼(Thomas Friedman)在2002年贏得普立茲獎,是紐約時報國際事務的專欄作家,也是暢銷書「世界是平的」的作者。

佛里曼在紐約時報專欄中提到自然資源與國家教育的相關性,他說,有許多朋友問他,除了自己的出生國之外,他最喜歡哪個國家?佛里曼總是回答相同的答案:「台灣」。

為什麼是台灣?佛里曼解釋說,台灣只是個颱風多的貧瘠小島,沒什麼自然資源,甚至還要從中國大陸進口砂石來建築,但台灣卻是全球第4大的外匯存底國。

他說,台灣人民有天分、熱忱與智慧,他總是告訴他的台灣朋友,台灣人是全世界最幸運的,台灣沒有石油、沒有鐵礦、沒有鑽石、沒有黃金,只有少量的煤與天然氣,但台灣人總是發展、磨練自己的技術,這種文化成為台灣人最大的資產,也是目前最真實的可更新資源。

佛里曼也透過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的1份報告佐證,這份報告主要是研究國際學生能力評量計畫(PISA)與表現之間的關係。研究結果顯示,自然資源豐富的國家與中學生的知識及技術成明顯的反比。

負責監督OECD國家國際學生能力評量計畫教授史萊克(Andreas Schleicher)在這篇報告中指出,如果聖經中的摩西帶著希伯來人走過沙漠40年,最後選擇在中東地區唯一沒有產油的國家定居,摩西的做法可能是對的,以色列目前已經成為最具創新力的經濟體,而以色列人民的生活水準也是許多中東地區產油國所望塵莫及的。

佛里曼認為,不要依賴自然資源,21世紀應該更重視教育;史萊克也說,校園的學習成果,是國家與社會能否長遠走下去的指標。

新聞內容無非佛里曼文章有關台灣部分的翻譯。譯文似乎只有下列的顯著錯誤:

史萊克(Andreas Schleicher)在這篇報告中指出,如果聖經中的摩西帶著希伯來人走過沙漠40年,最後選擇在中東地區唯一沒有產油的國家定居,摩西的做法可能是對的,...

佛里曼的原文是,

As the Bible notes, added Schleicher, “Moses arduously led the Jews for 40 years through the desert just to bring them to the only country in the Middle East that had no oil. But Moses may have gotten it right,

首先, Schleicher 是出生於漢堡的德國人,不是美國人,名字不能譯成史萊克。

其次,原文說:

正如《聖經》說,摩西艱苦地帶著猶太人走過沙漠,凡四十年,最後把他們帶到中東地區唯一沒有石油的國家。可是,摩西的做法可能是對的,...

譯文與原文的落差,雄辯地說明佛里曼關於台灣教育的論述只是他譁眾取寵的工具,不能完全置信。何況,他個人的主旨是:美國應該盡量少用石油,以免盛產石油的國家(特別是某些阿拉伯國家與伊朗)影響美國的中東政策。

佛里曼與當今以色列政府固然時有齟齬,但是,爭論只是意見相左而已。事實上,佛里曼不遺餘力支持美國的伊拉克戰爭、阿富汗戰爭,態度與美國新保守派無異。

新保守派利用九一一慘案,成功慫恿布什總統(2001-2009)發動上述兩場戰爭。他們的目的是:利用美國資源與兵威,削弱伊斯蘭世界、鞏固以色列在地中海西岸的霸權。佛里曼應該洞悉其奸,至少洞悉他們的用心。可是,他還是支持美國的兩場自我削弱的戰爭,不認錯、不道歉。

可見,所謂「美國之外,最愛台灣」之說,不可當真。

至於佛里曼原文所暗示的台灣優質中學教育,要作出公允的評估,不妨先參考龍應台五年前在英國演講的片段:

就經濟力來說,台灣是全球第十五大經濟實體。就人口來說,台灣是全球兩百多個國家中第四十八大。但台灣被摒除在幾乎所有國際組織之外。它必須用金錢來「買」外交。它的領袖出行時,受盡羞辱。陳水扁總統在二○○六年「迷航」國際,固然是他個人的行事方式極為可議,但是他所招來的屈辱,不是他個人的屈辱,是整體台灣人的屈辱。

...

台灣的兩千三百萬人先是經過三十七年之久的戒嚴,戒嚴就是一種鎖國,然後在戒嚴的後期,又開始了長達三十五年的國際封鎖,一直到今天。三十七年戒嚴和三十五年封鎖,不可能沒有「症狀」出現。二○○六年一份台灣雜誌的調查結果是驚人的:

八十%的台​​灣人不知道聯合國總部在哪裡

八十%的人不知道諾貝爾文學獎在哪一個城市頒發

八十%的人說不出世界最大的雨林在哪裡

六十%的人說不出德國用什麼貨幣

六十%的人說不出雅典在哪一個洲

你不能以為這個調查是在偏遠鄉村裡做的,不,它的主要調查對像是在台北,而台
北的人口,是華人世界裡平均教育水準最高的城市。

恐怕佛里曼不知龍應台是何許人,遑言後者的台獨屬性。但是,如果佛里曼相信龍應台關於台灣的論述,哪麼,他可能悄然改變對「台灣人」的態度。

作 者 是 旅 居 北 美 的 業 餘 文 化 工 作 者

圖一,佛里曼
圖二,德國人Andreas Schleicher

有誰推薦more
全站分類:時事評論 政治
自訂分類:台灣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
迴響(1) :
1樓. MayMay
2012/03/13 15:39
貨幣戰爭

最近在讀中國中信集團出版的貨幣戰爭這本書,覺得,經濟戰爭不見刀刃血流,但是鯨吞效果更可怖。

根據書中的說法,世界上很多有名的經濟學家,根本上就是經濟打手,從根本上就參與一小撮人類掌控世界經濟的陰謀。有些經濟學家,是著述立論,有些是負責行動出擊,像索羅斯這樣以破壞他國國家經濟,巧取豪奪政府,人民資源的國際狙擊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