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倭獨要美國人炸台
2012/02/23 03:18
瀏覽2,912
迴響3
推薦26
引用0

  郝柏村22日發表文,質疑教科書中對228死人數的極誇大,要求改正教科書中亂華叛國的部分。****

  1946年七月,美國一雜誌報導說:

  「台灣人向我們美國人抱怨:你們怎麼對日本人這麼仁慈,只賞他們兩顆原子彈;怎麼對我們那麼狠,竟給我們送來這些中國人!

  講這種話,就知倭寇在台對敗戰的不甘,認為台灣被美國丟原子彈也比回歸中國好。這種的說法,台獨後來常說,還洋洋得意。呂秀蓮說幸好有馬關割台,也有說荷蘭人不走、日治繼續、美國軍管臺灣、第51州多好、,連香港人都有說英殖多好,也就是肯定鴉片戰爭。要知美國當初跳島打琉球,就是怕臺灣抵抗甚,若美攻台,台死比原子彈都慘。故從台倭鄙中的角度,他們說那話是很平常的。

  這證明了倭獨是多麼的惡性。事實陳儀是最好的清官,也一心對台灣人好,他錯就錯在誤判了倭寇餘孽的可怕,正如葉明勳說的,陳在政治上放得太寬,經濟上又縮得太緊,就是他在政治上民主開放,辦報言論示威皆自由,在經濟上又實行三民主義,管制經濟,把大企業收歸國有。這自然使既得利益得倭獨不滿,有不滿,不壓,准放,當然反叛易生。他還答應蔣介石之請,把62、70軍調回大陸去打內戰,以為台灣平靜無事,湯恩伯等來台力勸他也不聽,結果「驚心旦夕棄前功」。

  美國的報導當然是傲鄙中國,所謂「台人寧被原子彈炸」那語是極荒謬。台獨也喜引來沾沾自喜。倭寇侵華起太平洋戰爭,被美以原子彈滅兩城,此為冤報止戰,日本已幸運,否則美軍登陸玉碎,日本必亡。而由於日本非被中國直接敗戰,台灣接收完全是和平,故陳儀以為台人心向祖國,忽略了日據遺留的特殊環境(葉明勳語)結果起叛亂。

  光復時未殺一人,本來日軍情報部與台豪紳還圖謀台獨,被台灣總督安藤利吉以不能違皇喻為由制止,後來接收完全順利。但因安藤曾殺害轟炸台灣被擊落的美機機員,美國要以戰犯論其罪,安藤被解到上海提籃橋監獄,服毒自殺。若非美國要殺,中方一定以德報怨,放了安藤,如其長官岡村一樣,後還來台作反共顧問。

  而倭獨畏威不懷德,看陳儀開明可欺,竟起叛亂,現暴獨當權,就以「官逼民反」來美化其暴,馬英九又一味求好,以為向暴道歉就可得免,結果愈跪愈萎,就成今日暴獨反撲,正邪各半伋伋之局。

  看馬每年向228跪之不疲,但獨及228人仍不支之就知。他們是要驅中,不是看你馬虛跪就會饒你,仍是要棄馬保毒。馬最使人不解的是你批他如此得不到獨心,不智,他還清高岸然的說,我是為正義,為人權,那是為選票?但其理全亂了,既然你那麼痛惜猶太人被屠,見碑就下跪,那你每年又拜希特勒父子為何?搶著說是經國傳人。
中國時報(09.5.18)就問:「馬英九雖重視二二八本土悲情;他的政府卻又大舉懷念曾以軍、警、特鎮壓美麗島的蔣經國,於是讓人不禁納悶,他腦海中的族群圖像,究竟為何?」

  陳儀對台灣人好,結果倭寇向殺倭的美國人說:「你丟我原子彈都比送來中國人好」,這話充份說明了倭寇的鄙賤。你把他當人當同胞,他欺殺你,你把他不當人,當狗殺,他乖乖的,喊棒賽萬歲。誰殺二倭最多?日本、美國也。日本領台,殺了十多萬,皇民歸順,乖乖的效日,又去為主打中國,打太平洋,結果被美國人殺了五萬多,本島就炸死六千人。結果呢?台倭最喜日主與美霸,還叫美霸來台丟原子彈。


  而中國人對台那麼好,到現在還給惠讓利,倭寇還欺善。228時倭寇殺了400多中國婦孺,軍隊趕來鎮暴,還只鎮壓了600人,蔣介石還一直交待不要報復,真是仁心宅厚。想想看,如果你無緣無故殺任何占領軍,日本或美國幾百人,那不殺幾倍報復?228至少該殺上萬人。這是任何戰爭鎮嚇都有的手段。為何台灣就沒這樣?就是陳儀及蔣都把台灣人當同胞,不是對敵鎮壓。


  當然,陳儀的仁政在敵人眼裡是弊病百出,是窳政,否則其暴如何得正?就以馬英九為例,他是軟,但為政清明,政事也好,可是在倭獨的說法下,台灣是民不聊生,沒有未來,蔡英文說馬「看不到人民」。馬這麼個好人,還被倭寇說成纛賊,這與當年陳儀求好被誣不是一樣?


  看史,不只以古鑑今,今還常能印古。


  我就是寫了228文,講中國人愛台的真相,說「陳、蔣是寬仁。」這就觸了獨謊的痛腳,乃群起瘋咬。但歷史掩不住的,「中國時報」發的:「長老教會介入228暴動」只是講了正史的常識,但在倭獨長久抹曲之下,竟成新聞了。

─────────
        二二八報告 五大突破性發現   12-12 中國時報【劉屏/華盛頓電】

 最新完成的「二二八」研究報告指出,這起不幸事件的背後,黨發揮了強大的號召力量,而基督教長老會也與大流氓結合,會同台籍日兵一齊暴動。報告是中研院近史所朱浤源,在華府漢學會(Washington DC Mandarin Association)發表。

     台灣可用之兵僅700人

     研究成果有五大突破性發現。

      第一,過去若干口述史,執筆者在文中「上下其手,置入不該有的情緒」
      第二,台灣光復以前,中共地下黨已經滲透到國民政府多個部門。

      第三,防守台灣的軍隊人數非常少,可用之兵僅700人
      第四,美國少數希望託管台灣之人介入台灣很深。
      第五,基督教長老會廣泛參與攻擊行動。

     研究指出,事件雖非中共地下黨策動,但地下黨「的確發揮很大作用」,包括北部的學生軍、中部的二七部隊、嘉義圍攻彈藥庫等事件,都與地下黨脫不了關係。他舉出一件從未曝光的史料:二二八之前數月,台南機場7萬多發榴彈炮炮彈爆炸。他說,這種炮彈要達到數百度的高溫才會爆炸,因此不是意外,必然是有專家籌畫,這說明中共地下黨當時在台灣的力量。

       地下黨員約70人,但可號召的武裝人員多達7000人,地下黨的外圍組織「讀書會」,其成員之一是李登輝,李那時在士林的曾文惠(後來成為李登輝之妻)家裡研讀馬克斯的《資本論》。

         赫見長老會率眾參與

     二二八事件有很濃的基督教因素,「講得更白一點,就是長老會參與二二八的暴動」.在嘉義,民眾攻擊機場時,「中共地下黨也來,長老會也來,流氓也來,台籍日本兵也來。」在彰化田中,外省人陳肇家的伯父、父親、母親、老家人「史良」被打、被殺、被搶,「赫然發現長老會基督徒率眾參與殺人、打人與搶劫工廠內的織布機等財產。」

     報告說,二二八之後的12天之中,「中共地下黨與長老會的力量更蓬勃發展」。當時「以中共為主,散播輿論攻擊政府,領導台北、台中、南投、嘉義四地學生的武裝鬥爭」;「以長老會為輔,局部掌握淡水、彰化、高雄、台南地方勢力」。攻擊淡水駐軍時,「淡水中學校長親自領導」,參加的包括淡水中學的數學老師、體育老師。

     朱浤源表示,事件的第一位死者陳文溪是在前一天喪生,係淡水中學畢業。陳文溪的哥哥是大流氓,侄兒也是大流氓,「大流氓與教會就在二二七的晚上結合了」,結合的地點距離大稻埕教會不遠。

     朱浤源表示,長老會究竟怎麼捲入二二八的,仍在調查研究,「問題是長老會不給我們看資料」。相關資料收藏在台南的長榮中學,他拜託了很多次,也去了三、四次,「一份都看不到」。

     叛國者操控論述

     朱浤源指出,許多有關二二八的學術、教育論述,徒有自由民主的形式,其實是高度政治化,「實際上反國民黨的少數綠化人士所操控」。而他與同僚根據更多的的檔案與調查,看到「許多令人耳目一新的內容」,與當前一些論著相比,「差距十分之大」。
-----------------------------
       朱浤源後又補充說:
       一、本人所提研究計畫,係經民主基金會通過補助的申請案。計畫的名稱為「台灣光復初期民主實況及其現代詮釋」。
  二、研究成果將於二月底定稿,共七十餘萬字。
  三、本人曾撰文多篇,細述基督教在辛亥革命中具有關鍵性地位,是一種敘述以及討論,但絕非「批評」。辛亥革命的基督教性格,是歷史的事實,本人係以非教徒的身分,客觀證明其存在,而無主觀的批判之意。
  四、本人華府演講的主軸,其為光復初期的台灣,百花齊放,言論、集會、結社均極自由,故有共產主義、三民主義並存,以及託管論、自治論,甚至台灣獨立、「興華民國」等主張。 

有誰推薦more
全站分類:時事評論 政治
自訂分類:不分類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
迴響(3) :
3樓. 江山改 : 七月七日夢醒時分
2012/02/23 13:28
陳儀收台 育台 殉台 幾時見春秋
陳儀無子, 以台灣人為子, 
生之, 育之, 死之!
即使國共兩黨殺之,
 亦不能微詞.

類似二二八事件,必然發生,
歐戰, 越戰, 寮戰, 有例,
大陸共黨奪權可證,
國共之戰,與後續韓戰,文革, 累計 死亡人數一億以上,

如非陳儀收台,死十萬人不為多.

台灣政客果然人子, 卻是逆子, 不肖子, 敗家子,
只想關門黃帝夢,
 卻不顧歷史, 殘害人民而發財.

春秋, 楚國江南之富, 長江天險, 猶不能獨立
南宋偏安, 亡於元,
數千年來鐵案如山,
區區台灣可呼?
台灣政客無不知, 卻愚民 ,
李,扁,馬,蔡一脈相承.




2樓. abcteddy
2012/02/23 05:38
日本被“日”

Nuclear bombs Were Dropped on Hiroshim, Japan. 日本被"日"



1樓. abcteddy
2012/02/23 05:28
Japs signed the final surrender
Japs Surrender Ceremony was held on board the USS Missouri in Tokyo Bay Sep 2, 1945.

中國戰區日本投降簽字儀式

Japan Signing the Instrument of Surrender to the Chine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