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常吃蛋黃......易患心臟病?有助於膽固醇的代謝?誰說的準??
2009/05/01 14:42
瀏覽7,013
迴響0
推薦0
引用0

蛋黃中的膽固醇確實比較高,但是適量的吃是完全沒有問題的。不要因為擔心這個就不吃蛋黃。雞蛋白裏面沒有膽固醇,但是同樣營養相對于雞蛋黃也少了很多很多。營養價值低了很多

雞蛋黃≠膽固醇

筆者每天都吃雞蛋,前段時間去臺灣講學時,作了一個PET檢查,結果顯示,冠狀動脈鈣化評為0分,是最理想的狀態。可見雞蛋黃不等於膽固醇,吃雞蛋黃不會使血脂增高而導致動脈硬化。

 
近年來,各國醫學專家都做過這種實驗:給6080歲的老人(其中包括患動脈硬化、冠心病、高血壓者)每天吃兩個雞蛋,3個月後檢查血清膽固醇和血脂均未見增高。這說明,適量吃雞蛋不會增加膽固醇。

化驗分析表明,雞蛋中的膽固醇與蛋白質結合在一起,可形成一種脂蛋白,按顆粒大小,可分為超低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和高密度脂蛋白。

前兩種可沉積於血管壁上,後一種卻有清除血管壁上膽固醇的作用。

所以,雞蛋中的膽固醇成分本身就可以互相抵消。

蛋黃中還含有豐富的卵磷脂,是一種強有力的乳化劑,能使膽固醇和脂肪顆粒變得極細,乳化成為懸浮於血液中的細微粒子,而不沉積於血管壁上,並能順利通過血管壁被細胞利用,從而減少血液中的膽固醇。

其實,各種血管疾病的發生,主要是人體功能障礙所致,造成血液中膽固醇含量增高的原因絕不僅僅是因為每天吃1個雞蛋黃,而是由於體內膽固醇代謝失調,即膽固醇合成的數量多於分解的數量。

人體內的膽固醇不光靠飲食攝入,還有體內合成的,即使食物中完全不含膽固醇,肝臟也會自行合成。

雞蛋黃中不只是膽固醇。

一個雞蛋可孵出一隻活生生的小雞,可見其營養既豐富又全面。一個雞蛋重約50多克,含蛋白質7、脂肪6,產生熱能82千卡。

雞蛋蛋白質的氨基酸比例很適合人體生理需要,易為人體吸收,利用率高達98%以上,營養價值很高。雞蛋中鈣、磷、鐵和維生素A含量都很高,B族維生素也很豐富,還含有其他多種人體必需的維生素和微量元素,是小兒、老人、產婦以及肝炎、結核、貧血患者、手術後恢復期病人的良好補品。

其所含脂肪,呈乳化狀態存在於蛋黃中,極易被消化、吸收;其所含的卵磷脂、卵黃素等,對人體神經系統及生長發育有很大補益;其所含的蛋白質品質高超,其中卵白蛋白及卵黃磷蛋白都是蛋白質家族中的上品,卵球蛋白是嬰幼兒生長發育的必需品。雞蛋中的鐵、鈣,還是造血、長骨的必需品。


雞蛋對人體的益處
健腦益智雞蛋黃中的卵磷脂、甘油三酯、膽固醇和卵黃素,對神經系統和身體發育有良好作用,可延緩老年人的智力衰退,改善記憶力。卵磷脂被醫學專家視為老年性癡呆的剋星。
保護肝臟雞蛋中的蛋白質對肝臟組織損傷有修復作用。蛋黃中的卵磷脂可促進肝細胞的再生,還可提高人體血漿蛋白量,增強機體的代謝功能和免疫功能。
防治動脈硬化美國營養學家和醫學人員根據蛋黃中卵磷脂的乳化作用,用雞蛋來防治動脈粥樣硬化,獲得了出人意料的效果。
預防癌症雞蛋中含有較多的維生素B2,可以分解和氧化人體內的致癌物質。雞蛋中的微量元素,如硒、鋅等也都具有防癌作用。日本學者研究發現,雞蛋中還含有抗癌物質光黃素和光色素,一個雞蛋約含光黃素10微克,光黃素和光色素能抑制誘發喉癌和淋巴癌的EB
毒增殖。
延緩衰老雞蛋中幾乎含有人體所有需要的營養物質,故被人們稱為理想的營養庫。營養學家稱之為完全蛋白質模式,堅持適量吃雞蛋,是不少長壽者延年的經驗之一。


雞蛋的正確吃法
雞蛋吃法多種多樣,就營養的吸收和消化率來講,煮蛋為100%,炒蛋為97%,嫩炸為98%,老炸為81.1%,開水、牛奶沖蛋為92.5%,生吃為30%~50%。可見,煮雞蛋是最佳吃法,但要注意細嚼慢嚥,否則會影響吸收和消化。不過,對兒童和老人來說,還是蒸蛋羹、蛋花湯最適合,因為這兩種做法能使蛋白質松解,極易被消化吸收。雞蛋中維生素C含量不高,所以吃雞蛋時最好輔以適量的蔬菜。



每天吃幾個雞蛋合適
從營養學的觀點看,為了保證膳食平衡、滿足機體需要,又不會營養過剩,

一般情況下,老年人每天吃12個雞蛋為宜。

中青年人、從事腦力勞動或輕體力勞動者,每天可吃2個雞蛋;

從事重體力勞動,消耗營養較多者,每天可吃23個雞蛋;

少年兒童由於長身體,代謝快,每天也應吃23個雞蛋。

孕婦、產婦、乳母、身體虛弱者以及進行大手術後恢復期的病人,需要多增加優良蛋白質,每天可吃34個雞蛋,但不宜再多。

2007-03-25 23:34:50

************************************************************************

蛋黃含卵磷脂 助血膽固醇代謝 吃蛋不吃蛋黃 營養師:沒必要

(來源:台視新聞)

 2009年3月29 星期日 09:39:57

天天吃蛋,真的會膽固醇過高嗎?很多人吃蛋都會把蛋黃挑掉,以為這樣比較健康,但營養師說根本多此一舉,蛋黃有豐富的卵磷脂,反而有助於血膽固醇的代謝,真的要減少膽固醇,少吃大魚大肉,比較實際。

香噴噴的茶葉蛋,好想吃一口。但你也是這樣嗎,得先把裡頭的蛋黃挑掉,才敢入口。營養師說,如果是擔心膽固醇過高,其實沒必要。不吃蛋黃,但飲食大魚大肉,健康不會因此加分。蛋白、蛋黃營養比一比,蛋白主要是蛋白質,蛋黃除了膽固醇還有卵磷脂,維他命B12,還有很豐富鐵質。 營養師還建議,煎蛋、炒蛋,用油量要控制,還有但買回家,如果是散裝蛋,記得洗一洗,蛋才吃的健康又營養。

********************************************************************************

  蛋黃的主要成分是17.5%的蛋白質,32.5%的脂肪,還有大約48%的水和2%的礦物質,以及多種維生素等。

  人們多以為雞蛋的蛋白質集中在蛋白當中,實際上,蛋清的蛋白質含量僅有11%左右。而脂肪,也絕大多數集中在蛋黃部分。

蛋黃中的脂肪以單不飽和脂肪酸為主,其中一半以上正是橄欖油當中的主要成分——油酸,對預防心臟病有益。

  維生素也大都集中在蛋黃當中。蛋黃中有寶貴的維生素A和維生素D,還有維生素E和維生素K,這些都是脂溶性維生素。水溶性的維生素B族,也絕大多數存在於蛋黃之中。而蛋黃之所以呈淺黃色,就是因為它含有核黃素,而核黃素就是維生素B2,它可以預防爛嘴角、舌炎、嘴唇裂口等。

  各種微量元素也一樣集中在蛋黃中。蛋黃中有大量的磷,還有不少的鐵。同時,雞蛋中所有的卵磷脂均來自蛋黃,而卵磷脂可以提供膽鹼,幫助合成一種重要的神經遞質——乙醯膽鹼。

所以,嬰兒的第一種輔食,往往就是雞蛋黃。蛋黃對孩子補鐵有益,對孩子的大腦發育也有益。蛋黃裏含有的葉黃素和玉米黃素還可幫助眼睛過濾有害的紫外線,延緩眼睛的老化,預防視網膜黃斑變性和白內障等眼疾。

 

常吃蛋黃易患心臟病

 

  【本報記者報道】不少市民喜歡吃蛋,甚至每餐都以蛋作為餸菜。台灣一名廚師,每天吃6隻蛋,最後導致心肌梗塞。有醫生指,蛋黃有很高的壞膽固醇,易引起心臟疾病,每星期最好不要吃超過3隻蛋黃,像這名廚師一天吃6隻蛋太多了。

每週不吃超過三隻

  台灣國立陽明大學附設醫院心臟內科醫生黃嵩豪說,宜蘭縣一名32歲市民,日前因胸口緊、悶且疼痛,在家人陪同下,到該醫院急診,經診斷是心肌梗塞。

因右冠狀動脈狹窄,院方安排手術放了支架,住院一星期出院。

  負責手術的黃嵩豪說,該市民體重70公斤,身材標準,也沒有病史,但詢問之下發現,他竟然每天吃6隻蛋,早、中、晚餐各2隻。

       蛋黃有很高的低密度膽固醇,也就是俗稱的壞膽固醇,容易滲入血管壁,形成動脈粥狀硬化,血管可能會阻塞,心臟病就跟著來,壞膽固醇達155毫克,遠高於標準值100毫克。

  黃嵩豪建議,每星期以不超過23隻蛋黃為限,盡量減少進食蟹黃、蝦卵、魚卵、蛋黃酥及烏魚子等,以免體內累積過多壞膽固醇,不利健康。

 

 

 

 

 

 ********************************************************************

 

 

 

 

 

全站分類:休閒生活 旅人手札
自訂分類:保健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