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腳踏車上比較常見的材質主要有鋼(合金鋼),鋁合金,鈦合金和碳纖維,其他還有一些較不多見的材質就不多說,以下是它們大至上優缺點的分析~
1:鋼:
使用在單車上時間最久的材質,主要的優點是長時間剛性最強,管材有彈性,不易累積金屬疲勞,管材接合方式多而且施工較容易,因此廣為低價的車種使用,也有一些高價堅持傳統原味的自由車或追求高強度的土坡/街道車使用一些新種類的合金鋼材(像Reynolds 853等等)以同時追求鋼管車的路感和強度又能把重量往下壓,
而鋼管的缺點則是重量過重,保養不當容易生鏽,管材塑形較為困難
2:鋁合金:
目前在單車上使用最普遍的材質,優點是重量輕,短時間的硬度和剛性表現最好,塑形容易可以輕易配合力學原理來改變管形以達到輕量通時卻擁有更高的強度,不會生鏽等等,從三四千元的學生車到整車售價十幾萬的登山車、下坡車或自由車幾乎都是鋁合金車架的天下,零配件也都是以鋁合金為大宗,要輕量可以輕易的把管材抽的極薄,要強度也可以利用CNC模具切削做出誇張的外型和驚人的強度,
但它的缺點是幾乎沒有彈性可言,會累積金屬疲勞(跟保養得當的鋼管車比起來壽命甚至不到一半),雖然硬度很好但反而使車架失去了一定程度可以吸收路面震動的彈性而不太舒適,在跟鋼質的螺絲鎖合時結構容易被破壞....
3:鈦合金:
近年來剛興起的一種材質,優點是擁有上述所有材質中最好的彈性,耐鏽蝕性也最好,最不易累積金屬疲勞,最近剛開始應用的鈦合金抽管技術也把鈦合金車架的重量壓低到能跟鋁合金對抗的程度但又擁有良好的持久性和彈性,
但缺點是製造極不容易,跟鋼車架或鋁合金車架不同的是,鈦合金車架在燒焊的時候就必需燒在最完美的角度,一但焊接完成因為本身彈性和晶形結構的問題使它幾乎沒有校正的空間,製做成本就高了非常多,漆料也因為分子附著性低所以不便上漆,也有不少使用者嫌因為彈性過好而導至踩踏的硬度不夠,有軟腳的感覺....
4:碳纖維:
跟上面的材料都不一樣,它不是金屬而是複合材料,利用碳結的纖維絲編織壓模而成,若沒上漆或是只上透明漆的話會看到它編織的紋路,有不少廠家都會故意不上不透明色漆以做為賣點(就像汽車的碳纖引擎蓋一樣),因為是壓模製成所以造型千變萬化,用不一樣的模子就可以壓出各式的型狀,重量極輕,目前量產最輕的自由車車架:Giant的TCR Advance只有九百克的重量便是使用碳纖維,也有不錯的剛性表現同時又具有彈性,感覺有點介於鋼材與鈦合金之間,
但缺點是不能受到過大外力的擠壓或受力不均勻,像一些碳纖坐管或探纖把手、龍頭都會要求最大的鎖緊力道不能超過一定的限制,材質是編織而成所以不能被被它硬度高的材質磨擦否則會破壞它的編織結構,要斷裂時也不像上面的金屬材料會有"霹霹趴趴"的聲音出現預警,而是說斷就斷
那一種材料好??完全見人見智摟~~~~
===================以上為之前回答的==================
至於要怎麼判斷好壞呢??蠻抽象的感覺....如果是同種材質(像一樣是鋁或一樣是鋼)的車架的話,可以觀察車架的焊接道整不整齊,用手敲一敲車架管材會不會太薄(車架管壁薄的話震動會較少聲音較低沉,後的話會因為金屬本身的彈性震動大,生音較清脆),雖然說薄是輕量的最重要條件,但同時也犧牲掉強度,一般來說適合跳來跳去的鋁合金車架重量約在18kg以上,14kg以下的鋁合金車架一般來說最好少離地....
*********************************************************
首先,一般車的高碳鋼就不提了
近幾年的主流是carbon,
就從carbon說起吧
材質大體優缺:
優:高性能.關鍵時,可捨身護主一命.
缺:價格高,入門較不易.
一般車架適用的碳纖維分兩大綱
1.高強度碳纖維(HT:high tension carbon fiber):
適用較無高性能需求的一般碳纖維車架
價格以ARGON 18 KRYPTON為例,四萬左右含前剎'頭腕
但ARGON的性能真的很不錯,高貴不貴的好車架.
優點:傳導好'剛性不錯,耐腐蝕
缺點:彈性限較低,組織至密度較高模碳低.
2.高模數碳纖維(HM:high modular carbon fiber):
高模數碳纖的種類非常多,且都用於等級較為高的比賽用車
例如isaac sonic T1000及耳熟能詳的捷安特T800,是高模數當中的高彈性碳纖維
就高模數及高彈性的差異而言高模碳較高彈性更不耐側向衝擊
高模數的傳導會較同等的高彈性來的好些,這是它們彼此間基本的差異
高模碳的價差頗大,從六萬左右的初階高模碳纖維車架,如ARGON 18 HELIUM
到三~四十萬的BMC Time machine TT01計時賽車架都有,要說為何如此貴呢?
公司的品牌信任度,到設計'研發'製作'加工'測試完成等都有其考量在內.
優點:性能青一色均優
不論風阻'直進性'制震性'傳導'強度及路感等等均有一定水準以上的表現
缺點:價格較高,且不論是等級多麼高的碳纖,一旦爆了,連修都修不了,很極致的一種材質.
鋁合金'鎂合金'钪合金:(鎂 '钪(scadium)其實都是鋁合金的附屬,因主材質都是以鋁為主)
材質大體優缺:
鋁合金(aluminum alloy):
優:傳導極佳,比重輕,六系統耐腐蝕,二'七系統強度高
八系統是鋁合金其他系的稀有合金材質
九系統是新合金的開發序號
入門車架價位低廉,幾千~一兩萬就很不錯了,為入門首選
缺:疲勞強度不佳,車手強度騎乘,一年就會明顯變軟
傳導過於直接,易加速人體疲勞,因路面震幅傳導太大.
高級的很高級,如cinelli aliante,一台也要五~六萬
因它的管材為COLUMBUS AIRPLANE,頗貴的管子.
鎂合金(magnesium alloy):
優:因結晶型態為六方密格子,因此除了鋁所有的優點外,震動制御性會較鋁來的好上許多
缺:極易氧化,保存不易.
鋼材(stinless steel):
歷史悠久的古典跑車傳承,我認為首選的古典跑車為Tommasini
優:鋼材的路感極佳,續航力高,且疲勞衰退比率非常低,好好保養,要傳子傳孫很簡單
具古典車的美感,且色溫高,可烤上非常之無與倫比的古典圖裝,為現代的古典工藝品.
缺:鋼管車重保養,因鋼管並不是十足防鏽
且好的鋼管車架,如tommasini tecno'colnago master X light' cinelli super crosa'
deda neo primato等皆屬單價較高的鋼管車,因此入門較為困難.
鈦合金(titanium alloy):
具金屬的優異性於一身,然而好的鈦車架單價大致較高,十萬起跳
且色溫最低,一般烤漆方法對鈦完全不適用,因此車架大多集單調'素雅於一身
是較為特殊的材質
鎔融萃取'加工條件均較為嚴苛,成型亦有相當難度
此為鈦的特性之一
優點:路感佳' 續航力高' 彈性好' 抗侵蝕極佳' 疲勞壽命是鋼的以倍記(鈦車架幾乎都終身保固)' 強度高' 比重為鎂和鋼的中間,意即 只要有技術,管材可抽的很薄,可做出輕量化的車架 .
缺點:清一色一成不變..單調,單價高的讓人乏指,且除非內行,不然看不出個所以然來
就一般人的感覺,跟普通幾千元的車一個調.
上述為各材質的大體評比,若要問材質品質而言,那是各大廠商所必須極力維護的自家信譽,無法在此多做說明,請見諒.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