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年薪破百萬的數學家教之成功哲學 ── 只挑戰自己的教學方法
2010/02/09 14:03
瀏覽2,229
迴響1
推薦0
引用0
曾經在新竹的寰宇廣播電台上聽到一位年薪破百萬的數學家教之專訪,他是一位數學碩士,在學生時代就開始兼家教,畢業後則是以家教為正職,時薪從五百元(輔導平民子女的數學能力)一路攀升到時薪五千元(專門輔導富豪子女的數學能力)。

在訪談中,最令筆者印象深刻的重點是:
  • 準備好幾套不同的解說方法!
他說:「他不會去挑戰學生的聰明才智,他只會挑戰自己的教學方法。」因此,他會針對一個數學公式或理論去準備好幾套解說方法(分別從不同的觀點與面向去做闡釋),如果解說方法一沒能讓學生搞懂,他就換解說方法二、解說方法三 ...等等。

筆者認為,他的家教哲學 ── 不挑戰學生的聰明才智,只挑戰自己的教學方法,足以做為全台老師與教授的楷模;只是,市場的報酬誘因能驅使數學家教在教學方法上精益求精,學校裡的老師與教授則缺乏此類的誘因,再加上鐵飯碗的道德危機 (Moral Hazard),客戶(即學生)的成績又掌握在廠商(即老師與教授)的手裡客戶(學生)能夠挑剔廠商(老師與教授)的機制與流程徒具形式 (學校裡有誰願意扮黑臉把教學差勁的老師或教授解聘?) ...;因此,希冀學校的老師與教授能在教學方法上精益求精,有點像是緣木求魚而不可得,而少部分能夠在教學方法上精益求精的老師或教授,其驅動力主要是來自教學的熱忱以及自我的惕勵與期許。

洪蘭女士說台大的若干學生尸位素餐 (她應該是愛之深責之切),殊不知有相當數量的老師與教授也在尸位素餐 ...;我們都是過來人,在漫長的受教期間,我們所遇到的具備「教學熱忱」以及「準備好幾套解說方法」的老師與教授,其實都是屈指可數;因此,培養無師自通的能力 ── 例如「觸類旁通的聯想力」以及「自行摸索的學習力」等等,可說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如何培養?多磨練「主題式學習法」,針對一個主題去尋找素材與資料,利用大師與其他人的見解來幫助我們理解目標主題,蒐集不同面向的觀點做交互參考,並加上自己的反覆思考 ── 同意或反對某個觀點,說明理由;是否有自己的獨特觀點,說明自己的立論為何以及支持理由 ...;呵呵,好像越扯越遠了 ...,就此打住,不多談了!






全站分類:創作 其他
自訂分類:教育與學習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迴響(1) :
1樓.
2010/08/27 21:59
令人敬佩的老師~
聽您的分享,真的覺得尚明老師真是一個了不起的人呢!

能真正用心在教好學生的老師,如同您說的,我至今也沒遇到幾個!

希望尚明老師能夠有辦法讓其他的老師都有像他一樣的熱誠,不但用心在課程的教學,也能關懷學生的全人!

最近廖國豪的事見,也讓教育界爭相推諉責任,令人感慨!

以前同學有人因為家裡環境比較不好,沒辦法參加暑期輔導,開學後就被迫調到「放牛班」去了,放棄學生的老師,豈會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