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位於板橋段華江橋下,氣溫攝氏八度的大會會場 |
前一晚睡覺前,看著天空黑黑冷冷又下著雨的天氣,就覺得隔天的淡水河馬拉松會很不妙。
氣象預報說,這兩天剛好有一陣強烈冷氣團過境,比賽當天清晨的溫度會是攝氏八度,
網路新聞也說這將會是有史以來,本島所辦過最冷的一場馬拉松,
老天爺簡直一副看好戲的表情,準備給參加淡水河馬拉松的跑者好看。
懷著忐忑的心早早上床睡覺。
其實整晚睡得並不算好,睡約四個小時便睡不著了,
躺在床上聽著雨聲,直到清晨三點半才不情願地爬下床。
外面仍然下著雨,看來今天的馬拉松會是一場硬仗。
四點半騎機車出門時,雨勢還是沒有要停的意思,
往大會的比賽地點─華江橋下板橋那頭的河堤外出發。
因為太久沒騎機車上華江橋了,記憶中一直都是二十多年前可以直接從和平西路騎上橋的印象,
直到準備上橋時才驚覺原來這裡只有汽車能上去!趕緊掉頭往橋下的涵洞鑽,找人來問問。
偏偏這時間路上看不到行人,雨勢又大、比賽時間也越來越緊迫了,
於是厚著臉皮往華江橋邊派出所前停車,趕緊鑽進去問清楚。
一位年輕漂亮的女警並沒被我突如其來的嚇到,反而很清楚地為我說明,
原來機車是從桂林路轉機車專用道上華江橋,
於是一路狂奔過去到橋的那頭的會場。
到集合地外時,一路已經擠滿了排隊的汽車要到堤防外停車,
每台車的駕駛看來都易經很不耐了。
我趕緊停好車往會場跑去,清晨五點十多分,這時雨勢漸漸小了,似乎有減緩的趨勢。
這樣的天氣很難決定要穿長褲或短褲,但看著許多跑者都出著短褲在做伸展時,
決定還是照原定計畫穿短褲,以免後半段會太熱。
![]() | ![]() |
![]() | ![]() |
◎開跑前的會場與起跑點 |
拍幾張會場的照片後就整理東西去寄物。
這次的主辦單位因為是第一次辦馬拉松比賽,寄物處可說是亂成一團,
跑者大排長龍、寄物的號碼牌在慢吞吞地寫了後,放進跑者的背包內,然後再慢吞吞地拿去後面放,
搞得我都緊張了起來,後來也因為寄物處擠太多人了,而將開跑時間延後20分鐘,
這種狀況還是我第一次碰到,讓眾多跑者平白吹了20分鐘的刺骨寒風。
六點二十分在漆黑的天色中,全馬祖終於正式鳴槍起跑,半馬與10公里組則要再等30分鐘才會出發。
依照這次的路線,由華江橋出發後,沿著河堤邊的自行車道,
往南經過新海橋、浮洲橋、城林橋、柑城橋,一直到樹林端的高速公路前,橋下折返(這段約15公里),然後再往回跑至華江橋,
通過華江橋後,繼續往前經過萬板橋、華翠橋、光復橋、華中橋,到永和的中正橋後再折返(這段約6公里),
一直跑回華江橋為止,共42.195公里。
有了上次台北富邦馬拉松,因為一開始衝太快又沒暖身的經驗後,
這次一開跑就刻意控制速度與每一個呼吸,讓自己不會因為其他跑者的奮力往前衝,而被激得也不顧一切地衝刺,
只是專注地在每一個跨步與抵抗寒冷的氣溫,還好開跑後就沒再下雨了,否則要專注的事情更多了。
主辦單位很糟糕,沿途看不到明顯又清楚的里程標示,
剛開始還沒感覺,跑著跑著才發現怎一個標示也沒有,然後又發現,咦~補給站怎一直沒看到?
還好我有自己帶運動飲料,否則真會覺得心慌。
直到看見補給站時,跑者才陸續進站補給一下,我看沒有香蕉,就沒進站繼續往前。
至於里程,因為沒有GPS的配備,只得憑自己的速度來約略判斷目前的里程。
在大約八九公里處時,一直聽到旁邊有位跟得很近的跑者的呼吸聲,轉頭一看原來是刺客阿昌,
跟他打聲招呼後,就與他並肩繼續前進。
我們兩個都沒有GPS的配備,都只能以經驗來判斷目前里程與速度,
阿昌告訴我說,速度太快了,後半段可能會爆掉,但我們還是維持一定的速度繼續往前。
到達位於樹林端的高速公路前的折返點(15公里),1小時09分51秒。
看到折返點有點傻眼,折返信物放在一個小桌上任跑者自己拿,只有一位工作人員負責監看,
不過如果有太多跑者折返時,我想他也來不及看是否有人多拿吧?
不管了,拿了信物後原路折返回華江橋。
剛開始我仍然與阿昌並肩跑,不過後來就漸漸跟不上了,
跑了三十多場馬拉松的資深跑者果然很不一樣,可以將速度與狀況控制到很精準,
兩人距離越拉越遠,後來索性維持我自己的速度跑。
中間去活動廁所尿尿,花了一些時間後,繼續跑。
這時已經不會覺得冷了,反而覺得穿一件緊身排汗衫與長袖跑衣,再加上短褲是剛剛好的穿著,
不會冷到也不會熱得受不了。
![]() | ![]() |
◎通過華江橋,約30公里處(感謝奎垣兄哥的攝影) | ◎終點前(感謝奎垣兄哥的攝影) |
![]() | ![]() |
◎約30公里處(感謝峰仔兄的攝影) | ◎終點前(感謝峰仔兄的攝影) |
回程通過半馬組的折返點時,與許多半馬跑者並肩跑著,
後來才知道半馬與10公里組的跑者,由於主辦單位折返標示不清楚,造成很多前段班的跑友多跑了很多里程,
越想越不對,自己折回頭時才發現跑過頭了,真是糟糕。
而全馬組沿途雖可以看到里程標示,但也因為幾乎只有A3大小,用手寫的一個小小立牌放在地上,
一不注意就讓人以為是別人隨地扔的垃圾而錯過了,所以幾乎沒人在管主辦單位的標示了。
而各個補給站中,我只有看到一個站有香蕉,其他大部分都是水或橘子或餅乾,
可能是主辦單位為讓跑者專心跑步,故意將補給弄得很寒酸吧,
我才猛然想起大會送的排汗衫也是如此廉價,應該就可以預想得到了....
最糟糕的是,全程竟沒有看到一個醫護站,也沒看到工作人員騎機車或腳踏車在巡邏,
如果有跑者抽筋或出問題,那我看只能在刺骨的寒風中等人來救了,好慘。
還好這次並沒有抽筋的狀況。
通過華江橋的起跑點後(30公里),21公里組左轉進終點,全馬組繼續往前跑,這時是2小時26分43秒。
接下來剩兩趟六公里的來回。
後半段的12公里,明明跑起來的步速感覺與平常差不多,但就覺得腳好像沒跨出去似的,
於是雖然沒有停下來當步兵,但就形成兩腳不斷往前,但實際上速度就如同原地踏步般地無法快速前進。
通過中正橋的折返點時看一下時間,這6公里花了該死的38分,完全拖慢先前拚下來的時間。
這個折返點與補給就專業多了,分成指引方向、發信物、補給等,還不時位跑者加油,
我想這也是跑者義工的幫忙吧,衷心感謝!
往回跑的六公里就輕鬆地繼續跑,雖然也想衝刺一下,但就覺得快不起來。
漸漸接近終點時,已經可以看到完跑的選手準備回家或在路邊為其他跑者加油,
終於拐個彎進站了,套上完跑獎牌,第五趟全馬到手,
大會公布的成績是03:41:47,總排名第145名。
![]() | ![]() |
![]() | ![]() |
![]() | ![]() |
◎終點與法蘭克合影 | ◎終點 |
![]() | |
◎完跑禮,菜花一顆 |
如果沒有去尿尿、如果沒有進每一個站補給、如果稍微衝刺一下.....,中間有太多的如果了,
雖沒打破先前在太魯閣馬拉松的個人PB,但覺得還不錯了,下次再繼續加油吧,
跑馬拉松就是這樣,只要有馬跑,畢竟一趟跑下來好幾個小時,永遠有不斷進步與修正的機會。
在時間內完跑者,領到一個完跑獎牌、一盒油飯、一瓶礦泉水與一大顆花菜,
看到那棵花菜真會令人傻眼,不過也算是個特別的完跑禮物啦~
里程 | 分段計時 | 總時間 |
15K | 01:09:51 | 01:09:51 |
30K | 01:16:51 | 02:26:43 |
36K | 00:38:05 | 03:04:48 |
42K | 00:36:48 | 03:41:37 |
─── 後記 ───
跑完後,發現先前右腳膝蓋外側的疼痛又回來了,且比之前更嚴重,
幾乎到了坐下後就站不起來的地步,走起路來也幾乎無法使力,痛到會想搥地的程度,
後來法蘭克告訴我,他也曾有這樣的狀況,那是「髂脛束摩擦症候群ITBFS」,
很多馬拉松選手或騎自行車的選手都有此狀況,
回來後上網找了一些資料,很多有此症狀的跑友是用「髕骨帶」來防止它過度磨耗,也可減緩疼痛,
並需要配合拉筋,以增加髂脛束的伸展性,有需要的朋友可以上網查查就知道了。
看來要乖乖休息一段時間,免得影響三月的萬金石馬拉松。
![]() | ![]() |
◎2011淡水河馬拉松完跑獎牌 | |
◎成績公佈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