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台灣的新聞吵得最兇的是國中會考的問題,照例是滿意的不出聲,不滿意的聲音很大,且意見分歧,因為每個人都希望制度能對自己有利。然而,沒有一個制度是可以滿足所有人的,如果都照他們的期望來改,可能會改出相互矛盾的大怪物。而且,一如台灣淺薄輿論的假想敵情結,國文作文成為這次被污名化的對象。
意見領袖紛紛搭上順風車,批評作文是如何的剝奪考生進第一志願的因素,此時並無人發現,十二年國教標榜的就是去除明星學校的迷思。如果想要「公平」的進建中北一女,那聯考最公平,又何必改革呢?有作家跳出來痛批國中國文課文太無聊,作文題目太八股,讓考生無從下筆,彷彿也忘了在他考試那會兒,國文課本比現在更無聊,作文題目比現在更八股,也沒妨礙他當上大作家。
其實教改與延伸出來的批判,其中心思想都在於,應該讓學生快樂學習,不要讓他們在唸書的過程中感到壓力。然而,這種以快樂為本的教改,台灣學生早在廣設大學的改革中,嘗到苦果。當人們嘲笑張大帥看籃球賽,看到打球的為一個籃球爭來搶去的很辛苦,就說每人發一個籃球不就不用搶了,就沒聯想到大家都有大學唸與這個主張有異曲同功之妙嗎?
也難怪這些被呵護備至的學生,在出社會之後,面對壓力大競爭激烈,又不可能輕鬆愉快的工作環境,除了抱怨起薪少工作重,還剩下多少吃苦耐勞的韌性,明白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的成功秘訣。台灣人以往的打拼精神,在民粹當道,只顧自己,不顧整體利益的社會氛圍中,早已消耗殆盡,留下的只有內耗的失敗主義。
另外,報載政府想修法為家事外勞加薪,也只不過是把他們的薪水加到與國內基本工資相同,就引起雇請外勞的家庭反對,認為會增加他們的負擔。但是,當他們說薪水都不漲時,又收起雇主的立場,認為企業主應該要漲薪水,也不管會不會增加老闆的負擔。當這種依本身立場而改變想法的雙重標準,充斥著整個社會,台灣人的價值觀也因此而扭曲。
台灣人曾經胼手砥足齊心創造出台灣的經濟奇蹟,如今卻只會不停的抱怨社會對他不公平。缺乏自省和企圖心,在任何時代都是失敗者。當魯蛇搶奪到台灣的話語權,自認為聲音大就代表全台灣的心聲,台灣的未來還能期待嗎?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
- 3樓. 加藤鷹騷手弄汁2014/06/20 05:02作文在台灣升學考試中所佔的比重過大.只是訓練一堆"假大空"的虛偽學生.
這些學生為了拿高分.只好堆砌詞藻美言.大量引用一堆矯情虛幻抽象的譬喻.情溢乎詞為賦新辭強說愁.言不由衷寫出符合社會主流價值的內容。
之 前常看大考中心公布的會考基測學測指考的作文佳作範本.發現這些文章都寫得很華麗.文筆甚美.但總感覺無病呻吟矯揉造作.雖然一堆冠冕堂皇的文字包裝.卻 缺乏實際內容與真實情感.甚至有些所引用的漂亮譬喻和堆砌大量華麗詞藻的段落與題意不甚相關.令人懷疑這些學生是否是平時背誦這些美文佳句.考試時碰到類 似的題目再"代公式"硬套上去?
因此為了能在作文拿高分.台灣學生不是花大錢補習作文公式高分技巧就是在平時閱讀時充滿功利目的---為求高分大 量背誦一堆自己也許也覺得矯情甚至不甚認同其內容的美言佳句.考試時為了拿高分不敢說出內心真心話.怕"政治不正確"的觀點會影響高分.因此常言不由衷寫 出一堆符合社會價值觀充滿勵志光明面的違心之論.
但難道台灣的國文教育要訓練出來的是這種"假大空"虛偽的學生嗎?正如唐朝韓愈柳宗元所 推的古文運動.作文的目的不正是"文以載道"?主要在於傳遞思想知識與情感並能彼此溝通?那麼台灣的作文考試不也應該測試學生是否能夠清楚表達自己的想 法?因此只要能文筆通順並適時表現出自己的文采與知識面並能作批判性的思考就好.何必去要求學生去寫出像那些"作文佳作範本"的假大空矯情文?這不就像以 前棄古文而就駢文.過於強調文章形式與美感卻忽略了文章要傳遞的內容?
因此.要改正上述這些亂象.我認為:
1.降低作文在升學考試的比重.
2.作文題目應該切於日常生活避免假大空.如這次會考題目:"對於未來.我所應該具有的能力"就出的很好.不但與學生的未來生活息息相關.並能讓學生展現自己的知識面觀察面與批判思考能力.
因此對於未來作文題目應避免出現抒情文章(志於理工醫的學生不應因為文采不佳感情不豐富而喪失進入心中理想科系的機會)或過於抽象人生哲理的題目.
3. 國文非選擇題應該以測驗學生的中文表達論述說明能力為主.因此應該參考高中學測與指考.增加那些非作文的非選擇題比重.這些包括摘錄一段短文或古文要求學 生簡述或引申論述闡發或組織內容去蕪存菁.我想這會比要求學生文采的作文測驗更能符合升學考試篩選學生國文能力的目的.
藉由這次會考作文所引發的爭議.教育部與大考中心真的要好好思考國文測驗的目的與方向了.像明年各大學醫學系指考考慮廢除國文考試.我就認為非常正確.反對者說:"醫生中文能力不佳不能跟病患溝通".我要反駁它們"難道醫生跟病患是用文言文古文溝通的嗎?"
看看指考國文文言文古文所佔的比重吧!有興趣的人可以去看看歷年指考學測國文第一題.幾乎都是考艱澀冷僻的古文發音與用字.難道想當醫生必須知道這些東西嗎?拜託教育部與大考中心不要再亂搞了!
最新一期《時代》雜誌以「中國世紀」為封面故事,指出中國已經成為新超強,正處於新王朝的開端
沉睡的巨龍甦醒了 中國崛起撼動世界 歌唱偶們親愛滴祖國從今走向民主繁榮富強 中國新超強美國難制衡
拿破崙:「中國是頭睡獅,一旦驚醒將震動全世界!」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大陸的硬體建設是進步很大,但全體素質的軟體工程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強國的定義不在錢堆起來的建設,而在人文修養。
我們現在確實不是用文言文說話,但背誦文言文可以加強我們的文字深度。在以考試引導學習的台灣,作文還是很重要,可以訓練人的邏輯能力。不想學文言文只是偷懶的說法,就算是學習作文的方式太過僵硬,也比不學強。
自由如風 於 2014/06/20 14:22回覆 - 2樓. 加藤鷹騷手弄汁2014/06/19 21:23在台灣.反對廢除明星高中的聲浪太大.教育部該如何推動12年國教?我提出我的建議給大家參考:
1.如果要保留明星高中.那名額越少越好.如果是北北基.建議保留前三志願傳統名校就好(建北附成功中山).
2.只考一次會考就好.廢除特招.而且這會考的性質除了篩選出明星高中學生.主要目的是免試就近分發的能力評量.考試科目只有數學+自然+英文.原因是這3科的學習成績差異最大.與智商關係最大.最能分別出資優菁英學生與一般學生的差異.
3.考後選填志願.優秀考生可依意願進入前三志願明星高中.其他全部採類似升國中依學區就近分發的方式.會考成績主要用於能力分班的依據標準.
建議英文與數理化可分"基礎/中級/高級"等3級像大學選課一樣跑班上課.其他科目則照原班級大家一起上.
如此一來既可兼顧不同程度與學習能力有不同授課內容.又能讓不同程度學生能有自然互動.避免程度好學生物以類聚養成眼高手低孤芳自賞或將來進社會與服兵役時無法與不同階層相處.
而能力分班每年調整(可依全年6次統一命題段考成績較公平).因此後段班學生仍然可藉努力晉升到好班.
而學校可視情況每年級設1~2班的數理/英文資優班.
這 樣的好處是不同程度學生齊聚一堂但英數理能力分班.既不會拉低高素質學生程度.而低學習成就的學生也多了可以互相砥礪的同學與向上的動力(在國文社會等 未分班的課堂仍會跟高級班同學一起上課做朋友私下問問題.因此可以在課業上互相幫助.而每年級調整的能力分班也讓他們有前進更上層樓的動力)
此種方法最好的優點是:
a.可以維持台灣菁英教育明星高中的制度.但又減少會考考科減輕學生壓力.又能篩選出英數理資優學生.
b.除了前3志願.其他學校一律成為社區高中.但這社區高中卻擁有許多有上前3志願能力的資優生.而撕去高中排名的標籤後.學生就不用再為上明星高中擠破頭.也無須為傳統學校光環自卑或驕傲.這讓學生的心態會正常些
當 然.我還是希望能全面廢除明星高中.因為為了擠入前3志願勢必還是會造成國中惡補擠破頭.而且這些明星高中的光環更大.標籤更響亮.這可能會造成名校學 生驕傲自大的心態.但就像我開頭說的:"在台灣反對廢除明星高中的聲浪太大".驟然廢除後遺症太多.最好還是循序漸進.降低會考考科數目(這讓許多優秀學 生有機會回流到社區高中).減少明星高中名額.提高社區高中辦學品質.....都可使明星高中迷思慢慢消失.
那麼李家同教授等最在意的"菁英教育"呢?我想菁英教育不見得要集中在一校.因為我認為這樣造成的弊端會遠大於利(考試引導教學.只要有明星高中存在就擺脫不了惡補和填鴨應試等不重啟發的僵硬教學方式和升學壓力).
我 認為"菁英教育"可以分散到各校.除了我前述的社區高中能力分班與資優班外.教育部也可以檢討改進台灣真正數理資優生的培養與教育方式.如跳級制度的完 善.保送制度的健全.甚至可以仿效中國大陸的天才資優班少年班的選拔制度.讓台灣不必為了篩選出少數資優生而讓全部學生陪葬在競爭激烈的升學考試.畢竟目 前台灣那些所謂明星高中的學生不見得都是"菁英資優生".它們可能只是死命念書補習善於應試或是靠國文社會作文考上明星高中.是否要把這些人全擠到一校大 有問題!明星學校是自然形成的,沒有人有權指定誰是明星學校,此其一也。只考一次會考,等於回到聯考,雖然聯考我覺得最公平,但是,十二年國教已經沒辦法回頭了,而免試是國民教育的原則,到最後還是要走到拿學校的成績申請入學的目標,如果大家還是非擠第一志願,這個目標就無法達成,此其二也。將學生分等級上課,就會回到升學班與放牛班的初中時代,在喜歡搞階段鬥爭的台灣,更行不通,此其三也。
我的結論是,聯考是最適合台灣的升學制度,因為快樂學習不符合台灣人的三觀(世界觀、人生觀和價植觀),東方人基本上追求的是成功的人生,而不是安貧樂道的人生,跑去學西方人那套教育方式,必然會水土不服。如果在求學時讓學生養成了好逸惡勞,只求快樂不思努力的壞習慣,出了社會當然會怨東怨西,眼紅別人的成就。
自由如風 於 2014/06/20 02:43回覆 - 1樓. nothing special2014/06/18 09:39
台灣人是怎麼了?
答案很多,總結一句: 變膚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