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五嶽真形圖》為神祕的無字天書,在《漢武帝內傳》中記述了《五嶽真形圖》的來歷,非同尋常。
2018/07/29 04:08
瀏覽3,183
迴響1
推薦0
引用0

西王母是中國神話中的圖為清代繪畫作品中的西王母,大英博物館藏。(公有領域)

《五嶽真形》者,山水之象也。盤曲迴轉,陵阜形勢,高下參差,長短卷舒。波流似於舊筆,鋒芒暢乎嶺崿。雲林玄黃,有書字之狀。是以天真道君下觀規矩,擬縱趣向,因如字之韻,而隨形而名山焉。

子有《東嶽真形》,令人神安命延,存身長久,入山履川,百芝自聚;子有《南嶽真形》,五瘟不加,辟除火光,謀惡我者,反還自傷;子有《中嶽真形》,所向唯利,致財巨億,願願克合,不勞身力;子有《西嶽真形》,消辟五兵,入陣刀刃不傷,山川名神,尊奉伺迎;子有《北嶽真形》,入水卻災,百毒滅伏,役使蛟龍,長享福祿;子盡有《五嶽真形》,橫天縱地,彌綸四方,見我歡悅,人神攸同。

黃帝征師諸侯,與蚩尤戰於涿鹿之野,遂擒之,諸侯咸宗軒轅為天子,代神農氏,是為黃帝。天下有不順者,從而征之,破山通道,未嘗寧居。東至於海,登太山及岱宗西至崆峒,登雞頭;南至於江,登熊湘;北遂獯鬻,登符釜山,而邑於涿鹿之阿,遷徙往來,無有常處。

察四嶽,並有佐命之山,而南嶽獨孤峙無輔,乃章詞三天太上道君,命霍山、潛 山為儲 君。奏可,帝乃自造山,躬寫形像,連五圖之後。又命拜青城為丈人署,廬山為使者形,皆以次相續,此道始於黃帝耳。

 【東嶽泰 山 君】領群神五千九百人,主治死生,百鬼之主帥也,血食廟祀所宗者也。世俗所奉鬼祠邪精之神而死者,皆歸泰山受罪考焉。諸得佩《五嶽真形》,入經山林及泰山,諸山百川神皆出境迎拜子也。泰 山 君服青袍,戴蒼碧七稱之冠,佩通陽太平之印,乘青龍,從群官來迎子。

【南嶽 衡山 君】領仙七萬七百人,諸入南嶽所部山,山神皆出迎。南嶽君服硃光之袍,九丹日精之冠,佩夜光天真之印,乘赤龍,從群官來迎子。

【中嶽嵩 山 君】領仙官玉女三萬人,道士入其中嶽所部,名靈皆來迎拜。中嶽君服黃素之袍,戴黃玉太乙之冠,佩神宗陽和之印,乘黃龍,從群官而來迎子。中嶽五土之主,子善敬之。太上常用三天真人有德望者以居之。

【西嶽 華山 君】領仙官玉女四千一百人,道士入其所部之山川,神並來迎。 華山 君服白素之袍,戴太初九流之冠,佩開天通真之印,乘白龍而來迎子。

 【北嶽恒 山 君】領仙人玉女七千人,道士入其所部之山川,神皆來迎。北嶽君服玄流之袍,戴太真冥靈之冠,佩長津悟真之印,乘黑龍,而來迎子。

 《青城丈人》黃帝所命也,主地仙人,是五嶽之上司,以總群官也。丈人領仙官萬人。道士入山者,見丈人服硃光之袍,戴蓋天之冠,佩三庭之印,乘科車,從眾靈而來迎子。

《廬山使者》黃帝所命,秩比御史,主總仙官之位,蓋五嶽之監司。道士入其山者,使者服硃緋之袍,戴平華之冠,佩三天真形之印,而來迎子,亦乘科車。

《霍山南嶽 儲 君》黃帝所命,衡嶽之副主也,領靈官三萬人。上調和氣,下拯黎民,閱校眾仙,制命水神,是峻險之府,而諸靈之所順也。道士入其境, 儲 君服青錦之袍,戴啟明之冠,佩道君之玉策而來迎子,或乘科車,或駕龍虎。 

潛 山儲 君》黃帝所命,為衡嶽儲貳,時參政事,今職似輔佐者也。道士入其山者,潛 山 君服紫光繡衣,戴參靈之冠,佩硃宮之印,乘赤龍之車而來迎子。諸佐命 山 君,並輔弼嶽君,預於位政。道士入其山,佐命服硃袍,戴仙華之冠,佩太上真形之章而來迎子,所乘無常。

東方朔言:古書《五嶽真形》首目者,乃是神農,前世太上八會群方飛天之書,法始於鳥跡之先代也。自不得仙人譯注顯出,終不可知也。凡道士欲佩圖,進取山象及書古文卷畢,以此題外面。

 五嶽真形神仙圖記《神仙圖》曰:一切感到,妙應備週。或天或人,或山或水,或飛或沉,或文或質,皆是真精之信,有字總號為符。符驗證感,皆由善功。功無妄應,其路莫因。因悟立功,其符必現。現而未得,兼者由功。行未充,方應修戒,積精存神,常想真形,受符佩服。妙氣入身,智慧通達。達士通人,勤密遵崇。消災厭惡,精則有徵。徵則神降,所願必諧。是以三五,傳用至今。

但後人善少,得之偏頗。或時遇值,旨訣不明。明之者希,希故為貴。貴不可妄得,得不可妄行。臣擇君而奏,君卜臣而傳。傳奏非人,兩受災害。下未達者,上行之宜。奏未通者,下修之宜。潛密則各保元吉,諸和則俱享利貞。君臣父子,男女師朋,更相曉喻,疑則勿行。了然無惑,正信同心,上下和睦,必通神明。玉帛鐘鼓,禮樂外形。三牲百味,嗜欲之事。日損之教,止殺之科,明者驚悟,不復曲言。今錄古跡記時,不因風移俗易,三牲可停。觀妙之徒,勿拘文以翳理。緣本取悟,必守源以究流,源一生二,二為父母,不可忘常。

西王母是中國神話中的女仙,又稱「西王金母」「王母娘娘」。圖為清代繪畫作品中的西據《藏經》所說,東嶽泰山,圖符像一個篆書的「天」字(一說「雨」字),象徵著上天主宰地上的芸芸眾生,主管世人命運;東嶽泰山是群靈之府,主管人間生死、富貴、官運等。南嶽衡山,圖符像一條魚,喻指魚龍互為變化,主管星象、分野,兼管水族魚龍之事北嶽恆山,圖符像一個多足的水族或靈龜,主管天下江河淮濟,兼管四足負荷之類。西嶽華山,圖符像一個熊熊燃燒的煉丹爐,主管天下金銀銅鐵礦藏。正中為中嶽嵩山,主管天下土地、山川、谷峪,兼管牛羊食嚼之類。王母,大英博物館藏。(公有領域)神奇的天書——五嶽真形圖:傳說身居深山老林的修道之人佩戴五嶽真形圖,山中的魑魅、妖毒等邪物就不敢靠近。尋常的世人佩五嶽真形圖,渡江海、入山谷、走夜路等,一切魑魅魍魎、水怪、山精等都會全部隱遁,不敢現身加害。民間百姓也將五嶽圖裱成圖畫,懸掛在家中,也可以起到鎮邪禳災的作用。這部天書還真是神奇http://classic-blog.udn.com/alpineatks/113700725

在泰山岱廟、華山峪口、嵩山中嶽廟、恆山崇靈門和西安碑林等處,都有《五嶽真形圖》的碑刻古蹟。有人稱《五嶽真形圖》為神祕的無字天書,在《漢武帝內傳》中記述了《五嶽真形圖》的來歷,非同尋常。作者:宋寶藍漢武帝劉徹雖然貴為天子,住在富麗堂皇的宮殿中,依然能保持著求道的心願,認真修煉,修身養性。圖為敦煌莫高窟內漢武帝拜佛像的壁畫。(公有領域)

據《漢武帝內傳》記載,西王母看到漢武帝求道的心願,為了使他堅定修道的志向,所以降臨大漢王宮,準備傳授武帝道法。
談話間,漢武帝看到西王母的巾箱裡面有一卷書,包在紫色的錦袋裡,於是問:「那是什麼書,能否看一看?」

西王母把書卷取出,說這是五嶽真形圖》,是三天太上道君所作的,即便在天界都是絕密的天書。青城山的一些神仙想看這本書,西王母打算給他們送去。

明 方于魯五嶽真形圖墨。(公有領域)
西母對漢武帝說起這卷天書的來歷:
昔日,三天太上道君下視天地四方,觀察河流海洋距離長短和山嶽高低為使大地穩定,就立起天柱,安置五嶽山脈鎮輔四方
他以崑崙山陵為仙宮;以渤海蓬萊島為得道真人的道館;將水神安置在極陰的源頭;讓天帝棲止在日出的地方
「 方丈(神山名)神山是修命之室, 滄海中淨島是修道成仙之堂。他讓黃帝、炎帝和代代子孫住在東方瀛州這人間仙境,永遠繁衍下去。
山脈的走勢與河流盤曲的形狀都很像文字,太上道君以此造成圖符文字。這些文字成為仙界交往的憑據。
眾仙佩帶圖符,就像傳授道術的寶物;雲遊名山大川的道士帶著這些圖符,就可以得到眾神群靈尊奉。」
圖為寳山遼墓壁畫《降眞圗》,圖左為西王母。(公有領域)

這段傳說一直留傳至今。但《五嶽真形圖》到底意味著什麼,後人眾說紛紜。比較具代表性的說法有下列幾種:

一種說法,認為《五嶽真形圖》是根據金、木、水、火、土這五行演化而來,表示五個方位,西嶽圖對應金,東嶽圖對應木,北嶽圖對應水,南嶽圖對應火,中嶽圖對應土。這一說法和傳說比較契合──太上道君根據五行相生相剋、生生不息的原理,安置五嶽鎮守大地,讓黃帝、炎帝的子孫在這塊土地上世世代代繁衍不息。

另一種說法則認為:東嶽圖繪的是青龍,西嶽圖繪的是白虎,南嶽圖繪的是朱雀,北嶽圖繪的是玄武,中嶽圖繪的是土神。

五嶽位置關係圖,五嶽是中國五大名山的總稱,分別為東嶽泰山、西嶽華山、中嶽嵩山、北嶽恆山、南嶽衡山。(Uwe Dedering/Wikimedia Commons)

第三種說法,據《藏經》所說,東嶽泰山,圖符像一個篆書的「天」字(一說「雨」字),象徵著上天主宰地上的芸芸眾生,主管世人命運;東嶽泰山是群靈之府,主管人間生死、富貴、官運等。南嶽衡山,圖符像一條魚,喻指魚龍互為變化,主管星象、分野,兼管水族魚龍之事北嶽恆山,圖符像一個多足的水族或靈龜,主管天下江河淮濟,兼管四足負荷之類。西嶽華山,圖符像一個熊熊燃燒的煉丹爐,主管天下金銀銅鐵礦藏。正中為中嶽嵩山,主管天下土地、山川、谷峪,兼管牛羊食嚼之類。

傳說身居深山老林的修道之人佩戴五嶽真形圖,山中的魑魅、妖毒等邪物就不敢靠近。尋常的世人佩五嶽真形圖,渡江海、入山谷、走夜路等,一切魑魅魍魎、水怪、山精等都會全部隱遁,不敢現身加害。民間百姓也將五嶽圖裱成圖畫,懸掛在家中,也可以起到鎮邪禳災的作用。這部天書還真是神奇。@*#

明萬曆刻本《遵生八箋》中的兩幅《五嶽真形圖》。(公有領域)

參考資料:《藏經》《太平廣記》卷三

話題 五嶽真形圖 西王母 王母娘娘 漢武帝 鎮邪

 
真實的故事
 
法國人權廣場 法輪功學員紀念反迫害19年
美國萬人法會 法輪功創始人李洪志先生講法
美宗教自由委員會副主席:停止迫害法輪功
 
猜您感興趣
 
【文史】漢武帝誠心向道 多次遇仙
【文史】漢武帝有仙緣 得西王母授道
【文史】承天命降人間 漢武帝少年顯聰慧

修道之人保命護身的密碼,《五嶽真形圖》! - 壹讀

https://read01.com › 人文
2015年12月4日 - 五嶽,是中國五大名山的總稱,指東嶽泰山、西嶽華山、中嶽嵩山、北嶽恆山、南嶽衡山。有人認為,五嶽來源於中國的五行思想與山嶽、以及對山神的 ...

《五嶽真形圖》/五嶽真形圖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nicecasio.pixnet.net/blog/.../460040506-符錄-符籙-《五嶽真形之圖》〈洞元靈寶五...
五嶽真形圖,題為東方朔,實際應出於漢末魏晉之際,為中國古代道士繪製的一種特殊山嶽圖,在道教中用以「辟兵凶逆」,為符籙之最古者[1][2]。後世此書傳本甚多,今《 ...

五行平衡是關鍵——五嶽真形圖詳解- 每日頭條

https://kknews.cc › 文化
2016年8月21日 - 五嶽真形圖》是中國古老的護身符文,以五個不同的符文來代表中國的五嶽山神——分別為東嶽泰山,屬木;北嶽恆山,屬水;南嶽衡山,屬火;西嶽 ...

五嶽真形圖的出處與作用- 每日頭條

https://kknews.cc › 文化
2017年5月5日 - 五嶽真形圖》的出處. 五嶽真形之圖起源頗早,據記載,「西王母與上元夫人降漢武帝,帝視其巾器中有小書,乞瞻覽。母曰:『此五嶽真形圖也,乃三天太 ...

五岳真形图_百度百科

https://baike.baidu.com/item/五岳真形图
轉為繁體網頁
五岳真形图,道教符箓,据称为太上道君所传,有免灾致福之效。今河南登封县嵩山中岳庙内存有此图的碑刻。...

神奇的天書——五嶽真形圖| 西王母| 王母娘娘| 漢武帝| 大紀元

www.epochtimes.com › ... › 文化網 › 史海鉤沉 › 細說歷史 › 經典史籍 › 其他史料
談話間,漢武帝看到西王母的巾箱裡面有一卷書,包在紫色的錦袋裡,於是問:「那是什麼書,能否看一看?」 西王母把書卷取出,說這是《五嶽真形圖》,是三天太上道君 ...

洞玄靈寶五嶽古本真形圖-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https://ctext.org/wiki.pl?if=gb&res=504916
洞玄靈寶五嶽古本真形圖 · 授圖祭文 · 靈寶五嶽古本真形圖 · 五嶽山真形文 · 三天太上大道君 · 東嶽泰山真形圖 · 南嶽衡山真形圖 · 中嶽嵩山真形圖 · 西嶽華山真形圖

五嶽真形圖序(東方朔) @ 玄女草蘆:: 隨意窩Xuite日誌

blog.xuite.net/ai24512435151/twblog1/138419447-五嶽真形圖序+%28東方朔%29
五嶽真形》者,山水之象也。盤曲迴轉,陵阜形勢,高下參差,長短卷舒。波流似於舊筆,鋒芒暢乎嶺崿。雲林玄黃,有書字之狀。是以天真道君下觀規矩,擬縱趣向,因如 ...
跳至導覽跳至搜尋
萬曆刻本《遵生八箋》中的兩幅《五嶽真形圖》
道教
Yin and Yang.svg
入門

五嶽真形圖,題為東方朔編,實際應出於漢末魏晉之際,為中國古代道士繪製的一種特殊山嶽圖,在道教中用以「辟兵凶逆」,為符籙之最古者[1][2]。後世此書傳本甚多,今《正統道藏》本一卷,收入洞玄部靈圖類。另有《雲笈七籤》本,收入該書卷七九。今河南登封縣嵩山中嶽廟內存此圖碑刻。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題解[編輯 編輯原始碼]

五嶽,指東嶽泰山、西嶽華山、中嶽嵩山、北嶽恆山、南嶽衡山。乃源於古代中國對山川的崇拜祭祀,依附五行思想而成形[3]

真形,本來的形象;真實的形體或形象[4]。五嶽真形,即五嶽的山水之象,其形勢「盤曲迴轉,高下參差,長短卷舒,波流似於奮筆,鋒鋩暢乎嶺崿」[5]

內容[編輯 編輯原始碼]

其一為〈五嶽真形圖序〉,概述五嶽四山(即泰山衡山嵩山華山恆山青城山廬山霍山潛山)之真形與靈跡。內稱五嶽四山之「真形圖」乃取象山水曲折參差之狀圖寫而成,出自神農黃帝之世。凡人有此真形圖,人山不迷,可避兵災毒害。又稱五嶽四山皆有神靈,並逐一列舉每山之山君及其部領群仙玉女之數[2]

其二為〈靈寶五嶽古本真形圖〉,首載「五嶽山真形文」一幅、「三天太上大道君長生符」六枚。其次列舉五嶽四山真形圖九幅,每圖前各有符一枚。各符圖後有文字,略敘書寫佩帶符圖之法[2]

其三〈洞元靈寶五嶽真形圖〉,此篇符圖文字與古本略同,惟符文筆畫較細,並且各真形圖內外有小字注文。疑此篇乃宋代傳世之《五嶽真形圖》別本[2]

相關著作[編輯 編輯原始碼]

  • 《太上洞玄靈寶五嶽神符》
  • 《五嶽真形圖序論》
  • 《靈寶无量度人上經大法》的〈五嶽真形品〉

考據[編輯 編輯原始碼]

據推斷《五嶽真形圖》應該源自一種由高山絕頂向下俯視的鳥瞰圖,或者說是山嶽平面圖。後代通行的《五嶽真形圖》,往往完全脫離實際地理形勢,只是標繪爲一種圖形、符籙符號,含有護符成份在內,已無地形圖之作用[1]

全站分類:不分類 不分類
自訂分類:我的神與身心靈
迴響(1) :
1樓. 許登昭
2018/07/29 04:25
《五嶽真形圖》為神祕的無字天書,在《漢武帝內傳》中記述了《五嶽真形圖》的來歷,非同尋常。
五嶽真形圖是神奇天書:大英博物館藏中,傳說身居深山老林的修道之人佩戴五嶽真形圖,山中的魑魅、妖毒等邪物就不敢靠近。百姓渡江海、入山谷、走夜路等佩五嶽真形圖,一切魑魅魍魎、水怪、山精等都會隱遁不敢加害。將五嶽圖懸掛在家中,可以起到鎮邪禳災的作用。http://classic-blog.udn.com/alpineatks/113700725
發表迴響

會員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