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學家:耶穌沒升天
(中央社台北29日電)對1座1世紀基督教墓室進行勘察的考古學家發現,其內1個石骨盒的盒蓋上刻有古代的銘文,他們認為這可能證明,此地正是耶穌基督的長眠處。

上面報紙圖片若未出現,請再重刷即可出現
英國「每日郵報」(Daily Mail)報導,對1座1世紀基督教墓室進行勘察的考古學家發現,其內1個石骨盒的盒蓋上刻有古代銘文,他們認為可能是耶穌基督的長眠處。(圖取自每日郵報網頁www.dailymail.co.uk)
英國「每日郵報」(Daily Mail)報導,這些考古學家將遙控相機固定在機械臂上,對耶路撒冷1棟高層建築物下方進行探查,結果驚訝地發現了一些1世紀的「骨盒」。這些以石灰岩製成的骨盒中,有1個盒蓋上刻有希臘文,意為「天主耶和華,讓祂復活吧,讓祂復活吧」。
另1副盒蓋繪有1條魚,魚嘴有人物線條畫,據信這描繪的是基督教最初的故事「約拿與鯨魚」(Jonah and the Whale)。
在距此一地點200呎外,有1座先前即已發現的「耶穌與家人墓」,在1980年代發現後,引起了許多爭議。
當時考古學家宣稱,墓內有骨盒,盒上刻有耶穌家人的名字。
這個發現引起了令人難以置信的猜測,比如有人堅稱,耶穌和抹大拉的馬利亞(Mary Magdalene)就葬在這座墓內,而兩人曾結婚,共組家庭。
這座耶穌與家人墓在勘察不久後,即遭到信奉正教的猶太人抗議,指此舉擾亂墓室安寧,結果挖掘工作叫停。其後被封起,上面蓋起了1座高樓。
然而美國北卡羅來納大學聖經學者塔波(James Tabor)和紀錄片製作人賈科波維奇(Simcha Jacobovici)決心繼續研究。
他們2010年取得以色列政府允許,使用機械臂鑽洞,以勘察穌耶與家人墓四周範圍,結果發現了另1個墓室,他們將此稱為「露台墓」,因其幾乎位於建築物露台的正下方。
這2人就是在露台墓內,發現上述銘文。他們宣稱,這段銘文使「耶穌與家人墓」就是耶穌長眠處的可能性大增。(譯者:中央社張佑之)1010301
耶穌墓見證耶穌娶妻生子? |
02/26/2007/09:36
|
華夏經緯網 |
根據《聖經》傳說,耶穌死後三天復活,僅留空墓一座。然而丹·布朗的《達·芬奇密碼》則通過一個個密碼解密後顯示:耶穌曾娶妻生子。這部影片和 原著因此均受到強烈批評和質疑。但現在,一部紀錄片將這一秘密再次提起———由影片《泰坦尼克號》導演詹姆斯·卡梅隆攝製的紀錄片《耶穌被遺忘的墓穴》將 於3月4日上映。該片稱,多年前在耶路撒冷發現的一個古墓實際上就是耶穌家族墓室,裡面不僅埋葬了耶穌本人屍骨,還葬有很可能是耶穌妻兒的遺骸。
雖然沒有踏上奧斯卡的紅地毯,但好萊塢著名導演詹姆斯·卡梅隆在紐約的一個發佈會立刻讓全世界暫時忘記了馬丁·斯科塞斯來之不易的風頭。週一, 卡梅隆和其他幾位考古學者在紐約公共圖書館向全世界展示了兩件古代的石匣,並宣佈其中極有可能曾經盛著耶穌和妻子抹大拉的遺骸,而相關的紀錄片《耶穌被遺忘的墓穴》已經由卡梅隆攝製完成,當地時間3月4日晚上9點將在「探索頻道」播出。
1980年發現於耶路撒冷
據當日發佈會上的消息,盛有耶穌「夫婦」遺骸的石匣1980年發現於耶路撒冷郊外的一個墓穴。當時考古學共發現石匣10個,其中一個石匣上刻有一段令專家們驚訝的文字:猶大,耶穌之子。這段文字顯示,耶穌可能有一個兒子和家庭,就像1999年上映的電影《耶穌之子》一樣。詹姆斯·卡梅隆興奮地 說:「再也沒有比這更重大的事情了。」本片的另外一位導演西蒙查·雅可布維奇說,其中的一個盛骸石匣的碑銘是「MariameneeMara」———翻譯 過來就是「瑪麗是已知的主人」,而「Mariamene」可能就是傳說中耶穌的妻子「抹大拉」的真實姓名———就像丹·布朗小說《達·芬奇密碼》中那樣。
如果所發現石匣確實盛有耶穌遺骸,那將與基督教歷史和教義產生牴觸,這不啻將動搖2000多年的基督教信仰。但許多宗教人士和專家也對這一考古發現的價值和真實性表示質疑。為此,在週一的發布會上,許多考古專家和學者為這一「偉大」的考古發現展開了激烈辯論。
1980年3月28日,一位建築工人在耶路撒冷郊外一建築工地挖出一座墓穴,隨後出土了前面提到的10個石匣。據介紹,耶穌生活年代的葬俗是,先用壽衣將屍體包起來,然後放入石頭墳墓中,在腐爛一年後,再將骨頭放到一個藏屍骨的石匣中。
多位專家肯定碑銘真實性
在此次挖掘出土的10個石匣中,有5個上面標記的名字和《新約》中的關鍵人物有關,其中分別是耶穌、瑪麗、馬太、約瑟和抹大拉。有關方面稱,出土的時候石匣是空的,遺骸後來被轉移走了。
到目前為止,至少已經有多位全世界權威的碑銘專家對這些石匣上的碑銘真實性表示肯定,哈佛大學東方語言和文化系的名譽退休教授弗蘭克·克羅絲 說:「這些碑銘來自希律一世時期(大約出現在公元前1年至公元1年)。使用石灰石的藏屍匣和風格是那個時期所特有的。」美國北卡羅來納州大學宗教研究系副 主任喬迪·馬格勒斯認為,除了那個「猶大,耶穌之子」的碑文,現場發現的另一個石匣上碑文「約瑟之子耶穌」也為這一發現真實性提供了證據。
除了來自古文字專家的肯定,世界上一些最重要的分子基因實驗室的DNA分析,也對這些遺骸的真實性表示肯定,更重要的是石匣中的DNA痕跡分析也證明了碑銘上的家族譜系關係。
P7
有沒有可能歷史上根本不存在耶穌這個人?現代不少專家的觀點正是如此。有種理論說,他是「天神降生」與「死而復活」的異教徒神話,跟第一世紀猶太教彌賽亞(救世主)傳說結合的產物,在歷史上的真實性,不比希臘神話中的天神宙斯多。
第一世紀在異教徒之間盛行的各種神秘教派中,兼具神、人身分的奧西里斯(譯註:Osiris是古埃及最重要的神祇之一,是冥府之王,也掌管生育與農業,能一再死而重生)、阿提斯(譯註:Attis是 一位具有再生能力的神,發源於小亞細亞,後來也納入希臘、羅馬神話)、戴歐尼西斯等神祇,都在復活節(春分)前後死亡,三天後復活。這三位神明出現的年代 都早於耶穌好幾百年。大多數學者也都承認,耶誕節源自異教徒慶祝冬至的傳統。既然耶穌故事的很多基本要點,向是處女生子、死而復活等,都在一般以為他存活 的年代之前數百年就已出現,論者越發振振有詞地咬定,耶穌事基於特定目的而創造的神話,不是真正的歷史人物。正因為連一件耶穌實際存活過的具體證據都找不 到,以致於無法用事實駁斥晚近歷史學這這一主張。
P10
福 音書到底是什麼?在深信不疑的信徒心目中,它們是直接出諸上帝之口,絕對真實的話,由最聖潔的門徒記錄下來。但現在歷史學家把他們視為集體創作,每一部福 音都是在基督實際講道後,由多位作者真距長達數十年(約五十年)的口述傳統撰寫的。沒有歷史證據顯示,這些作者之中的任何一個人,曾經直接聽耶穌親口說出 書中的話。
P11
歷史是輿論的幻覺,無非是壹則全體讀者同意接受的神話。真相猶如活動標靶:必須不斷評估新證據,讓「真相」跟上時代。
賈可波維奇與裴列格理諾的耶穌家族墳墓的故事,用扎實的物證串綴而成,那都是不會撒謊的證據。是什麼就是什麼。
P53
山克斯解釋什麼是「骨棺」,他談到古代耶路撒冷的猶太人,先用濕布包裹屍體,放在墓穴裡,隔年再挑出骨頭,然後裝進石灰石做的骨棺。
按照猶太律法(耶穌畢竟也是猶太人),屍體必須在去世當天的日落之前入土為安。
P54
試想:耶路撒冷使用骨棺的歷史窗口這麼狹窄-僅一百年-所以這種風俗有鑑定年代的功能。不需要做任何高科技實驗,就能斷定骨棺一定屬於第一世紀,或說得更精確,他就是耶穌在世,再前後各加一、二十年,這其間的東西。
P56
現在一場職業足球賽的觀眾人數,比耶穌時代全耶路撒冷的人口還多。
從歷史來看,第一世紀在耶路撒冷採用二次埋葬的最有名家族就是耶穌的家族。
P62
蘇克尼克教授鑑定的「約瑟之子耶穌」骨棺,側面刻著暱稱Yeshu。一般人有所不知,希伯來文沒有「耶穌」這名字,正確的寫法該是Yeshua或Joshua,亦即約書亞。古代有時把約書亞念做耶穌,而這口骨棺上,刻著這名字的兩種版本-Yeshua與Yeshu。
P63
伊便尼派主要為相信耶穌就是彌賽亞,卻不承認它具有神性的猶太人,拿撒勒派則是認同逐漸形成的基督教教義的猶太人,這些教義包括處女產子與三位一體。所謂「猶太基督教徒」是現代學者發明的名詞,兼指伊能便尼派和拿撒勒派;涵蓋了古代所有的耶穌追隨者。
針對猶太基督徒的研究一直潛在許多矛盾。不論採取猶太人或基督徒的角度都會讓你陷入泥淖,因為這需要把所為猶太基督教傳統最陰暗的角暴露在陽光下。
P64
耶穌在公元三0年前後被釘十字架。基督教在君士坦丁大帝治下的公元三一二年,正式成為羅馬帝國的國教。短短不到三百年間,耶穌從煽動叛亂,被處以釘死十字架及罪人身分,提升為同一國家至高無上的神-甚至可說是唯一真神。
早期信奉耶穌非猶太人,將耶穌運動從一個受迫害的猶太教徒,改造成全世界非猶太人接納的宗教,之所以成功的一大秘訣,就是把自己跟所謂的猶太基督徒-追隨耶穌的猶太人-劃清界線。
P65
早期耶穌運動的宗教事務,就由猶太基督徒主導。甚至保羅也不敢忽視「主的兄弟」(《加拉太書》一章十九節)兼耶路撒冷猶太基督徒的領袖雅各。
P66
「如果耶穌和他的追隨者安息日不工作、遵守猶太飲食戒律、行割禮,為什麼基督徒不跟著做呢?」這種問題當然永遠都可以從神學的角度找到答案,但都不如把那群一度伴隨耶穌腳步的人統統拋開來的乾脆。直截了當說了吧,猶太基督徒持續遵守猶太律法,給早期的教會帶來許多不便。
P68
蘇克尼克不同意這些論調。他相信自己在耶路撒冷市區與周邊地帶,找到了早期猶太基督徒墓窖的證據,尤以陶比奧居多。
如果蘇克尼克的看法正確,你可以找到早期猶太基督徒的墓窖,那麼發現耶穌的家墓又何嘗沒有可能?
P90
在德國歐登堡大學任教的庫隆班(Wolfgang Krunbein)博士,以世界最權威的岩石蝕痕專家身分宣稱銘文真實無訛,同位素測試是錯誤的。
P91
把透過骨董市場取得的古物一律視為偽造,未免愚蠢。
P98
把克羅奈一九九六年的陶比奧古墓報告放在案頭。
P103
「你知道陶比奧古墓有一口骨棺上刻著『約沙』(Josa),那是「約瑟」的暱稱?」他道。
「是的,拉馬尼認為約沙就是「約瑟之子耶穌」,同一個木教裡又有個約瑟,兩個約瑟應該是同一個人才對。」泰伯答道。
「這樣推測很合理呀」我說。
P104
「表面上是如此。」泰伯道,然後指著伊藍編的《字典》裡的「約瑟」條目說:「在所有刻名字的骨棺當中,陶比奧古墓裡的『約沙』是唯一的一個
『約沙』!」他牢牢盯著我的眼睛說。
「即使現在,『約西』還是『約瑟』常見的暱稱。」我反駁道。
「沒錯。」泰伯道:「但不是『約沙』。現在人用這名字。古代也很少見。你可知道這名字出自何處?」他問我。
「毫無概念。」我認輸。
「《馬可福音》。」泰伯壓低聲音,湊上前來:「『約沙』在英文裡等於荷西,希臘文寫作『約西』(Joses)-在書中清楚提到,耶穌有四個弟弟,其中一就叫這名字。」
P107
「雅 各的骨棺很有趣。」辛卡道:「但遠不及這座古墓。陶比奧古墓由正牌考古學家-這批古學家雖然壓根兒沒預期發現這麼一套名字組合,但還是忠實地編好目錄,妥 善保存這些箱子-開挖和記錄,是不爭的事實。這個事實消除了古物本身或其發現過程,涉及造假和譁眾取寵的所有嫌疑。」
P120
然後還有馬太。
有 些名字,像是約拿或但以理,會使我們對整個組合產生質疑,因為這種名字從未出現在福音書提供的約瑟或瑪利亞的家譜裡。假設《路加福音》第三章提出的耶穌之 母瑪利亞的族譜,如同很多學者相信的正確無誤,那麼她的家族常用「馬太」這名字。正如泰伯教授指出,這是個適合祭司的名字,瑪利亞以她與施洗約翰的母親以 利沙伯的關係,確實是出身祭司世家。此外,瑪利亞的祖父名教馬太,所以絕對有可能,比方說,有位表兄為紀念外公而取名馬太,並葬在家族墓窖裡。更有甚者, 《使徒行傳》(一章二十三至二十六節)提到一件事值得注意,耶穌門徒投票決定由誰取代出賣耶穌的猶大時,一個名叫瑪泰的人雀屏中選。如果這個馬太是家族的 一員,就可以理解他為何會忽然被提升到使徒的地位。
P124
如果在公元八0年,隔著地中海的兩個不同地點-埃及與義大利-都出現過十字架或類似十字架的象徵符號,他又為什麼不可能出現在以色列的十口骨棺之墓呢。
P126
公 元一八0年,耶路撒冷再度重建,巨蟹星鋒芒鮮紅如血,早期教會長老里昂的愛任紐撰文非難《猶大福音》、《救主對話錄》、《抹大拉的瑪利亞福音》。耶穌的追 隨者之間心結重重。顯然他們的布道行為,開始時是以猶太改革運動為主,並沒有創立新宗教的打算,所已到了愛任紐的時代,以分列為猶太基督教、諾斯替派、非 猶太人的羅馬人與希臘人等多個教派,互相仇視,跟不久的將來,愛爾蘭天主教徒與基督新教徒敵對的程度不相上下。
P150
《腓力行傳》提供與陶比奧古墓比對非常重要的資訊。首先,它以瑪利亞稱呼耶穌的母親,又把抹大拉的瑪利亞稱做馬利安;首次,他賦予瑪莉安地位-她式使徒、導師,有資格被稱為「主」,亦即阿拉姆文的稱謂Mara;第三,她在使用希臘語的圈子裡活躍;第四,她的骸骨葬在以色列。
P153
為 什麼腓力的姐妹葬在耶穌的墓窖裡?她是否他的妻子?為什麼他們旁邊還有口骨棺,寫著「耶穌之子猶大」?這是他們的兒子嗎?所有的福音書,無分正典或偽經, 都沒有提及抹大拉的瑪利亞-瑪莉安-跟耶穌結婚之事,也從沒提耶蘇有子女。然而照理來說,耶穌應該有妻室和兒女,要麼他絕口不提他們,要麼就是提到他們的 時候使用密語。
耶穌、他的家人、他的追隨者,都清楚意識到他們生活在羅馬人的社會,羅馬人會殺死在轄區內企圖稱王者的所有後裔,卻容許他們的手足活命。
即使在羅馬,耶穌在世期間,提庇留(Tiberius)奪取王位時,也將他的前任奧古斯都最寵愛的三個外孫通統統殺死,外加他們的父親阿格里帕(Agrippa,奧古斯都的女婿)。
P154
《約 翰福音》記載,公元三0年前後,某次逾越節期間,許多人「聽見耶穌將到耶路撒冷,就拿著棕樹枝出去迎接他,喊著說:『和散那,奉主名來的以色列王,是應當 稱頌的。』」那年逾越節,地方上的行政官一定特別提心吊膽,因為叛亂風氣在他們的故鄉與外地都格外猖獗。羅馬有個名叫賽揚努斯(Aelius Sejanus)的禁衛軍司令,企圖奪取王位。提庇留處死了賽揚努斯、他的妻子、情人和兩個還未到青春期的孩子。但賽揚努斯姐妹卻活了下來。
P155
其中的訊息簡單而直接:父親被殺,接著就輪到妻子和孩子。
耶穌到耶路撒冷之前和之後的幾年,這訊息一再被重複:如果彌賽亞-以色列王-遇害,他的妻兒必定有危險。但如果只是兄弟關係,倒還可能生存,尤其如果保持低調,活命的機會更大。事情就這麼簡單。
羅 馬人統治動盪的耶路撒冷時,一貫政策就是把聲稱有資格做以色列王的人的直系血親,都視為深仇大敵,必欲去之而後快。福音書中說,羅馬總督彼拉多在假冒為王 的人頭上掛一塊厚紙板,寫上:「猶太人的亡,拿撒勒人耶穌。」他們用荊刺編成皇冠,戴在他頭上,又把蘆葦做的權杖放在他手中,給他穿上紫袍-顯然都是嘲弄 (《約翰福音》十九章二節;《馬太福音》二十七章二十九節)。耶穌的兄弟與門徒當然知道,羅馬人接下來要做什麼。所有的紀錄都證實,羅馬人擅長追拿兒子、 女兒與妻子。
所以耶穌的妻子如果真有某人,門徒可能會用密語稱他為耶穌的「同伴」或「親愛的」朋友。小猶大在耶穌被釘十字架時,雖然可能已經十足歲,或十三歲,但包括大多數門徒在內,可能都不知道他是「耶穌之子猶大」,而是別人的孩子,也許是耶穌的弟弟。
P156
基督教傳統中,耶穌的弟弟「猶大」是使徒之一,後來封為聖猶大。我們知道另外還有一位使徒也叫猶大,猶大.多馬.狄迪莫斯(Didymos Judas Thomas)。
猶大與多馬的聯想,在古代出現的次數頻繁。例如,諾斯替福音書《多馬福音》一開始就說:「以下是耶穌在事實所說的話,由狄迪莫斯.猶大.多馬記錄下來。」
這個神祕的「狄迪莫斯.猶大.多馬」是何方神聖?
「狄迪莫斯」不是名字,而是一個希臘文單字,直譯就是「雙胞胎」。
而希伯萊文也從來不存在「多馬」這個名字,它同樣是個單字,而不是人名。多馬-希伯萊文寫作Te-om-也是「雙胞胎」的意思。
這兩個字-一個希臘文,一個希伯來文-意義上蘊藏的力量,只要我們回頭閱讀《多馬福音》開宗明義第一句,究展露無遺。在此,紀錄者宣稱,寫下耶穌這些「秘密」教悔的人,就是狄迪莫斯.猶大.多馬,可翻譯為「雙胞胎.猶大.雙胞胎」。
P157
這名字強烈暗示,猶大(兄弟)與多馬其實是同一個人。《多馬福音》中(十一段),耶穌對多馬說:「從你獨立為人開始,就是兩個。」由大的經歷似乎正好是如此。他既是猶大,也是多馬:「雙胞胎.猶大.雙胞胎」。
要不是陶比奧有口骨棺刻著「耶穌之子猶大」字樣,這個奇怪的密碼絕不可能破解。有沒有可能,兒子變成「雙胞胎」-說不定是古人稱呼「晚輩」的代碼-為的是保護他不被羅馬官方追殺?有沒有可能,耶穌的兒子一直-令人感動地,以小孩的面目-躲在眾目睽睽的地方。
《多馬福音》也保存了這則寓言,但其中只有兒子與繼承人被佃戶殺死,其餘的僕人只受到凌辱而已。這個版本透露了一個更深刻,也更切身的暗示,直指耶穌的兒子,如果有的話:
P158
耶 穌說:「有個善人有個葡萄園。他把園子租給佃戶耕作,也好像他們收取收成作為租金。他派僕人到佃戶那裡去,讓他們把葡萄園的收成交給他。但佃戶抓住他的僕 人,毆打他,差點沒把他殺死。僕人回去告訴主人。主人說:『或許他們不認識他。』他派了另一名僕人。佃戶照樣把這名僕人打了一頓。然後主人派出他的兒子 說:『或許他們會尊敬我的兒子。』佃戶都知道,這是要繼承葡萄園產業的人,於是抓住他,把他殺死。有耳朵的人,聽啊。」(《多馬福音》六十五段)
P167
「但是別忘了,」他道:「即使沒有雅各,六百比一的或然率,等於你宣佈發明一種治療癌症的新藥,每治療六百個病人,只有一個治不好。你就等著領諾貝爾獎吧。」
P169
例如,陶比奧古墓發現十年後,推土機又挖開耶路撒冷和平森林附近一座古墓,找到該亞法(Caiaphas)這名字。接著學術界就宣佈,找到了起訴耶穌的聖殿祭師長的家族墓窖。相關報導頓時成為國際頭條新聞。
推 土機挖開的那座古墓,規模約陶比奧古墓的一半,而且沒有前廳。墓中的古物包括陶製由燈和一個羅馬玻璃做的精緻小瓶,還有香精油的殘跡。最特殊的發現是兩口 都刻著該亞法名字的骨棺。兩口骨棺中裝飾較華麗的一口-也是已知最華麗的骨棺之一,辟邪的五芒星上雕有花朵形的玫瑰結,周圍還有棕?葉圖案-刻著「該亞法之子約瑟」字樣,經鑑定為福音書中的祭司長(《路加福音》三章二節;《約翰福音》十一章四十九節),它的全名見於約西弗斯的著作(《猶太古風》十八章二節)。
統計學而言,該亞法銘文中「約瑟」這部份是耶路撒冷地區第二聖殿時期最受歡迎的男姓名。在所有男姓名的明文之中,「約瑟」出現頻率高達百分之十四,而「該亞法」則很少見(兩百次中不到一次,約百分之零點五)。基於這些百分比(0.14X0.005),亦即耶路撒冷每一千四百個男人當中,只有一個的名字會是該亞法之子約瑟。
有趣的是,學者從來算過這口骨棺的或然率。他們只假定-結果也很正確-這口骨棺一定屬於《新約聖經》那個聲名狼藉的該亞法。今天,該亞法之子約瑟在以色列博物館做永久性展覽,說明書聲稱這口骨棺一度裝著祭司長的遺骨。
為何不看統計資料,學者就這麼確定這是正確的該亞法?目前負責以色列博物館希臘羅馬時期的主管福拉克(David Mevorach)表示有兩件事導致他做出這個結論:該亞法是個「少見」的名字,骨棺又非常「華麗」,配合祭司長的身分。
P171
但學術界不僅把該亞法骨棺跟《新約聖經》聯想在一起而已。令人難以置信的是,學者應用同樣鬆弛的標準,認同另一位福音書裡的重要角色也被找到了。
耶路撒冷苦路五號站(譯註:Via Dolorosa是 耶穌當年赴刑場所經之路,現在是朝聖者必訪的路線,藉以體驗耶穌所受之苦。),有座獻給古利奈人西門的教堂。據福音書記載,這個人曾在耶穌赴刑場途中,幫 他扛十字架。《馬可福音》(十五章二十一節)提到西門和他兩個兒子的名字與原籍。「有一個古利奈人西門,就是亞歷山大和魯孚的父親......他們就勉強她同去,好背著耶穌的十字架。」看起來西門是從古利奈(現名利比亞)來朝聖,並參加逾越節慶典,命中註定,遇見耶穌。成千上萬到苦路第五站古利奈人西門的教堂祈禱的觀光客有所不知的是,他的骨棺已經找到了,目前安放在耶路撒冷希伯來大學一間倉庫裡的桌子下。
發現西門骨棺的故事,得回溯到一九四一年。當時以色列能受英國統治,美國即將因珍珠港事變投入第二次世界大戰。西門的家族之墓在耶路撒冷東方的基德隆河谷(Kidron Valley)由蘇克尼克教授發現。
西門的家墓很簡單,只有一間墓室。地上放了十一口骨棺,一共有十二則銘文,提到十五個名字,除了許多古利奈常見的名字,其中有口骨棺側面,刻著引起注意的「西門」字樣,棺蓋上還刻著「古利奈」。
P172
聖經考古學會的分析家鮑爾斯(Prter Powers) 認為,一九四一年世界上發生那麼多大事,「古利奈人西門」的銘文一定很容易被世人和科學家忽視。所以這口骨棺丟在那裡被遺忘,直到二00三年,鮑爾斯在 《聖經考古評論》上發表了一篇相關論文(<倉庫裡的寶藏:古利奈人西門的家族墳墓>,二00三年七、八月號)。現代學者基本上同意,這口骨棺屬於《新約聖 經》中一個重要人物,各種記載都肯定他後來成為耶穌運動的早期成員。問題又來了,他們怎麼那麼有把握呢?西門畢竟是一世紀猶太人中最常見的名字啊。
「只要考慮到亞歷山大這名字多麼不尋常,」鮑爾斯道:「條件就符合了。骨棺上的名字顯示這個家族原籍古利奈,其中又有一口刻著亞歷山大,而且是西門的兒子-符合福音書裡描述的關係。」
鮑爾斯的論證很有力。
二00六年,泰伯應我們的要求,檢視了希伯來大學的骨棺。他確認棺蓋上有古利奈字樣-骨棺側面還有用希臘文雕刻的「西門〔之子〕亞歷山大」字樣,另一側的位置較高處,用綠粉筆寫著西門這名字,在泰伯看來,這代表父子二人埋葬在同一口骨棺裡。
P173
但 西門在統計上有什麼意義呢?這麼說吧,雖然西門是個常見的人名,亞歷山大-正如鮑爾斯指出-卻很少見,跟古利奈扯上關係更是稀罕,但如果我們用傅葉維傑的 「驚奇因子」檢驗古利奈人西門的骨棺,因為福音書中提到亞歷山大有個兄弟較魯孚,而魯孚不在這座墳墓裡,西門的認證就要大打折扣。
無論如何,儘管用傅葉維傑的標準驗這些銘文,骨棺屬於古利奈人西門的可能性仍高達二百比一。雖然這數字不及耶穌家墓高,學者仍認定古利奈人西門的骨棺是真貨。
P180
公元三二五年,優西比烏主教為君士坦丁大帝完成《教會史》(Church History) 時,伊便尼派仍然存在,但分散成許多個小團體。優西比烏認為這種團體倡導異端邪說,把耶蘇視為「平凡的常人」,是早期基督徒的「陷阱」(三卷二十七節)。 雖然耶穌行使許多奇蹟與預言,但伊便尼派相信他在世完全過著人的生活,而且像正常人一樣,是「約瑟與瑪利亞交合」所生(五卷八節)。伊便尼派雖然承認復 活,也服膺耶穌的教誨,但他們堅持遵守猶太律法,更加觸怒了優西比烏。
P228
耶路撒冷的希臘正教跟其他基督教會還有一大不同點:他們崇拜抹大拉的瑪利亞幾乎不亞於聖母瑪利亞,他們也讚美聖女抹大拉「與眾使徒是平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