輸出賓士、BMW,輸入垃圾
2011/04/06 15:11
瀏覽4,203
迴響7
推薦32
引用1
德國輸出賓士、BMW,人盡皆知;德國輸入垃圾,卻是鮮有人知。德國其實是垃圾輸入大國,每年輸入約600萬噸,需求量還在增加之中。
垃圾貿易非常奇怪,買方不但收貨,還要收錢。目前行情一噸150歐,不含運費。
錢進口袋,垃圾拿去燒。焚燒垃圾,推動渦輪發電機,發的電可以賣錢。燒剩的固體爐渣,再製一下,變舖路材料,又可以賣錢。
沒有成本,三面收錢,這種生意誰都想做。
不過,首先你必須擁有一座燒垃圾發電廠,各種排放量,通通要合乎歐盟安規,造價四到五億歐元。這種燒垃圾發電廠,全德有68座,一年要吃1800萬噸垃圾,產值500億歐,養活6萬人。
之所以如此,是因為德國立法禁止掩埋垃圾,當然,又是綠黨提的案。
前一陣子,義大利那不勒絲發生垃圾危機,發臭的垃圾堆滿市區街道,鬧成國際大笑話。最後這些垃圾,全部裝上火車,出口到德國,共計16萬公噸。怪的是,那不勒絲市政府算一算,費用竟比當地黑手黨垃圾公司的收費還低。
原來德國在提倡環保之後,全國所產生的生活垃圾量,逐年降低到1300萬噸以下。如此一來,本地貨源不足,只好從鄰近國家如荷蘭、義大利進口垃圾,以補足垃圾缺口。
不知何故,歐盟規定垃圾越過國境,必需報備批准,手續往往耗時數月,形成垃圾貿易障礙。目前,德國正在推動〝歐洲垃圾貿易自由區〞叫EGFA,到時垃圾可在全歐自由流通。
正合了資訊界那句老話:Garbage in,garbage out.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迴響(6) :
- 6樓.2012/03/13 14:09good
台灣有個水泥公司,在基隆有塊山坡地,原要蓋住宅區(住宅要水泥嘛),在林肯大圳倒了後,山坡地蓋住宅可能沒人要,所以決定蓋垃圾最終掩埋場,主因是圾垃在基隆燒完後,會有一些東西(爐灰)可用於水泥變熟料.他們再把不要的掩埋掉。所以收來的垃圾除母公司可用,又活化了無法利用的土地....
想想.公司也是很聰明的嘛.
- 5樓. 麥芽糖2011/04/13 06:48化腐朽為神奇
德國的科技水準, 果然高明!
- 4樓.2011/04/09 10:27這個idea在台灣會變成怎樣?
將垃圾變成資源?我記得早年我國有有類似的"將垃圾變成黃金"的說法,不過最後好像不了了之,版主所提這個例子如果要在台灣實施,我看要先經過立委,民代,地方勢力---等等的"把關"以後才有可能(不知要多少年),再則,經過那些人”把關”以後,這項計畫又會變成什麼模樣?
說得很對。政治跟利益掛鉤,一切變質。 萊茵堂主 於 2011/04/09 13:59回覆 - 3樓. 金大俠2011/04/07 11:50點土成金...
點土成金,化垃圾為歐元…以後,是否會變成搶垃圾大戰... ?!垃圾價格已經下跌。不過 ,老德說只要EGFA通過,要再建一百座燒垃圾發電廠,爭取成為世界第一垃圾進口國。 萊茵堂主 於 2011/04/07 16:35回覆 - 2樓. 蘇信2011/04/06 16:15台北市也是零掩埋的地方!
台北市也是零掩埋的地方!
從要求垃圾不落地再加上垃圾袋收費,
垃圾量逐年遞減,所以台北已成為零掩埋的地方!
這些具有垃圾焚化爐的縣市通常垃圾量都不足以供其焚燒,
從外縣市『進口垃圾』是常態的事情,不過也常被政客阻擋,
因為他沒有拿到利益,
就會用『外地的垃圾不要來我家』哄騙民眾!
多謝補充,許多好事到政客那裹就會變質,嘆! 萊茵堂主 於 2011/04/06 16:24回覆 - 1樓. 銀正雄2011/04/06 15:48文學手法
曲筆隱筆寫時事,一篇很棒的故事就這樣出爐了,UDN的記者都該來這邊上課。萬不敢當,只不過說個小故事,帶些小想法。 萊茵堂主 於 2011/04/06 16:15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