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詩簡史》:〈作者佚名;查明後補〉
..... 雁南飛/2012.0731 轉貼分享〈併補充附註資料〉
一、中國大陸時期:
(一)嘗試時期:
胡適的《嘗試集》,是中國第一本白話新詩集,出版於民國九年三月,自此以後,中國新詩正式進入草創階段。
= = = = = =
※附註:
◎新詩自陳獨秀、胡適等人提倡五四運動之後,始逐漸萌芽、發展起來。
陳獨秀與胡適主導文學革命;而陳獨秀倡白話文,胡適作白話詩,魯迅撰白話小說,陳獨秀、胡適與魯迅三人,被視為復興中國文藝的三面大旗。
1915 年 9 月 15 日,陳獨秀自日本返國,創辦《青年雜誌》,1916 年改名《新青年》。
1917 年元旦,胡適在《新青年》發表《文學改良芻議》;2 月 1 日,陳獨秀在《新青年》發表《文學革命論》。
1918 年 1 月,《新青年》發表了胡適、沈尹默、劉半農的白話詩,為中國新詩正式萌芽之日。
1919 年,文言文已徹底讓位於白話文。同年 10 月,全國教育聯合會要求政府正式提倡白話文。
1920 年 3 月胡適作《嘗試集》,被當代文壇譽為現代新詩集之先驅。同時教育部廢除小學各年級文言教科書,1920~21 年白話文正名為「國語」。
胡適〈攝於1960年〉
陳獨秀
周樹人〈魯迅〉
◎現代詩的異名與派別:
異名:
1. 「白話詩」、「語體詩」:相對於「文言詩」而言。
2. 「新詩」:相對於「舊詩」、「古詩」而言。
3. 「現代詩」:相對於「古典詩」而言。
4. 「後現代詩」:相對於「前現代詩」而言。〔附按如次〕
「白話詩」或「現代詩」:20 年代至光復後 50 年代「現代派」運動。
「前現代詩」:50 年代「現代派」至 70 年代台灣鄉土文學運動發軔。
「現代鄉土寫實詩」: 70~80 年代「現代主義」與「鄉土寫實」之結合。
「後現代詩」:80 年代以後迄今「後現代主義」及「後結構主義」蔚為風潮。
派別:四個主流派別~自由派、格律派、象徵派及現代派;或加寫實派成為五個派別。
= = = = = =
特色:
1. 形式的解放。
2. 白話的實驗。
3. 詩質貧乏,詩路不廣。
4. 流行小詩的創作。
代表人物:胡適、劉半農、沈尹默、俞平伯、劉大白、康白情、宗白華等人。
= = = = = =
※附註:
◎胡適《舊夢》:
山下綠叢中,露出飛簷一角;
驚起當年舊夢,淚向心頭落。
對他高唱舊時歌,聲苦無人懂。
我不是高歌,只是重溫舊夢。
◎劉大白《秋晚的江上》:
歸巢的鳥兒,
儘管是倦了,
還馱著斜陽回去。
雙翅一翻,
把斜陽掉在江上;
頭白的蘆葦,
也妝成一瞬的紅顏了.....
= = = = = =
(二)新月時期:
此期新詩運動的核心是在徐志摩主編的《晨報副刊》,晨報停刊後,徐志摩等人又創辦《詩刊》,由新月書店出版,故此其可稱為「新月時期」。
特色:
1. 文字的駕馭較前期純熟。
2. 特別重視辭藻、意象的美化。
3. 新格律產生,形式整齊,致有「方塊詩」、「豆腐乾體」之譏。
4. 注重節奏與押韻,辭意幽雅,聲韻和諧。
5. 篇幅較前期長。
6. 敘事長詩開始有人創作。
代表人物:徐志摩、聞一多、朱湘、卞之琳、臧克家、孫大雨、饒孟侃等人。
= = = = = =
※附註:
◎徐志摩《偶然》:
我是天空裡的一片雲,
偶爾投影在你的波心.....
你不必訝異,
更無須歡喜.....
在轉瞬間消滅了蹤影。
你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
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
你記得也好,
最好你忘掉,
在這交會時互放的光亮!
◎聞一多《死水》節錄:
這是一溝絕望的死水,
清風吹不起半點漪淪。
不如多扔些破銅爛鐵,
爽性潑你的賸菜殘羹。
也許銅的要綠成翡翠,
鐵罐上銹出幾瓣桃花;
再讓油膩織一層羅綺,
黴菌給他蒸出些雲霞。
讓死水酵成一溝綠酒,
飄滿了珍珠似的白沫?
..... ..... .....
= = = = = =
(三)象徵時期:
李金髮引進法國象徵派詩的手法,進入新詩的象徵時期。
特色:
1. 反對格律,注意詩中自然的音節。
2. 喜歡醞釀一種神秘、詭異的氣氛。
3. 語言生硬晦澀。
代表人物:李金髮、戴望舒、郭沫若、王獨清、穆木天、馮乃等人。
= = = = = =
※附註:
◎戴望舒《雨巷》節錄:
撐著油紙傘,獨自
徬徨在悠長,悠長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逢著
一個丁香一樣地
結著愁怨的姑娘。
她是有
丁香一樣的顏色,
丁香一樣的芬芳,
丁香一樣的憂愁,
在雨中哀怨,
哀怨又彷徨。
..... ..... .....
= = = = = =
(四)抗戰時期:
抗戰開始,詩人以沾滿熱寫的筆,寫出沸騰的詩歌。
特色:
1. 採用「朗誦詩」的形式。
2. 主題意識充滿了對國家的忠愛,民族的感情,鄉土的繫念,社會的關懷。
3. 普遍流於口號式的呼喊,常作概念化的表達,熱情有餘,藝術不足。
代表人物:高蘭、光未然、金軍、臧雲遠、臧克家、卞之琳、何其芳等人。
= = = = = =
※附註:
◎卞之琳《淘氣》:〔類義大利十四行詩〕
淘氣的孩子,有辦法:
叫游魚齧你的素足,
叫黃鸝啄你的指甲,
野薔薇牽你的衣角......
白蝴蝶最懂色香味
尋訪你午睡的口胭。
我窺候你渴飲泉水
取笑你吻了你自己。
我這八陣圖好不好?
你笑笑,可有點不妙,
我知道你還有花樣——
哈哈!到底算誰勝利?
你在我對面的牆上
寫下了「我真是淘氣」。
= = = = = =
二、台灣時期:
(一)奠基時期:
自 1920 年至 1932 年。
特色:
1. 反映被壓迫者的反抗心聲。
2. 從熱情走向冷酷,由雄心壯志步入悲觀失望。
代表人物:楊守愚、楊華、賴和、虛谷、陳奇雲、王白淵、郭水潭等人。
台灣新文學之父賴和
= = = = = =
※附註:
◎賴和《呆囝仔.....〈獻給我的小女阿玉〉》節錄:〔台語詩〕
按:賴和〈1894~1943〉是台灣新文學運動的先驅,被尊稱為台灣新文學〈或現代文學〉之父。
..... ..... .....
呆囝仔 不是物
愛穿好杉著較美
Be 曉保惜顧清氣
染到塗粉滿滿是
呆囝仔 會食竹仔枝
呆囝仔 不是物
無啥無事哭啼啼
哄騙不煞人受氣
要叫不敢就較遲
呆囝仔 無拍 be 改變。
= = = = = =
(二)成熟時期:
自 1932 年至 1937 年。
特色:
1. 著重於社會寫實。
2. 超現實主義的個人抒情。
代表人物:夢湘、王登山、楊熾昌、林修二、李章瑞、董祐峰等人。
= = = = = =
※附註:
◎林修二《出航》節錄:
金屬性的銅鑼聲,幾次響透港埠的天空
旅人的臉頰開了
蒼白寥愁的花,過海消逝於黑暗的土人街
拖著無數彩色紙條的雨,像蝴蝶群
翩翩飛散的紙條,高揮著被淚水潤濕透了的手帕
驪歌 小提琴的哭泣成為大排長龍
華麗且寂寞地穿過空間融入波浪裡去
..... ..... .....
= = = = = =
(三)抗戰時期:
自1937 年至1945 年。
特色:
1. 浪漫的個人抒情。
2. 理性的大我抒情。
代表人物:邱淳洸、吳瀛濤、陳遜仁、楊雲萍、張冬芳等人。
= = = = = =
※附註:
◎楊雲萍《巷上盛夏》節錄:
..... ..... .....
忽然間,圓月掛上了屋頂,
亞字欄浴著月光,夢樣的姑娘憑欄倚靠,
拉著弦兒,
似乎在唱「董子調」。
在亭子的黝暗的陰影裡,
那老人搖著竹葉扇,
他靜寂地搖動,寥穆地搖動,
他的思潮,誰也不能知道。
歷史不再回頭,
一切過去的已經過去,
殘留下來的只是新的悲哀。
啊,卡拉空,卡拉空,我的木屐在腳下呼喊。
= = = = = =
(四)反共時期:
國民政府撤守台灣之後,反共詩歌日漸蓬勃,成為民國39 年至42 年間台灣詩壇最大的特殊景象。
特色:
1. 激勵民心,鼓舞士氣。
2. 缺乏優異的藝術價值。
代表人物:葛賢寧、鍾雷、上官予、墨人、紀弦、李莎、鍾鼎文、彭邦楨、王祿松等人。
= = = = = =
※附註:
◎紀弦《雕刻家》:
煩懮是一個不可見的
天才的雕刻家。
每個黃昏,他來了。
他用一柄無形的鑿子
把我的額紋鑿得更深一些﹔
又給添上了許多新的。
於是我日漸老去,
而他的藝術品日漸完成。
◎鍾鼎文《風雨黃山行》:
迎面的山風、颯颯,
迎面的山雨、濛濛,
迎面的山色,摻著曙色,
如夢的幽昧,蒼翠而朦朧;
三十六峰,還在睡眠中。
冒著迎面的山雨,
頂著迎面的山風,
我在風雨的山岬間獨步,
忽覺得這盤曲的山路,
通向米芾的畫圖中.....
= = = = = =
(五)輝煌時期:
◎現代詩社:
民國42 年,紀弦創辦《現代詩》季刊。
43 年更是大旗一舉,四方響應,成立「現代詩社」,以「領導新詩的再革命,推行新詩的現代化」為職志,也奠立了紀弦在文學史上「現代詩運動」先驅者的地位。
特色:
1. 認為新詩是橫的移植,而非縱的繼承。
2. 追求新的內容之表現,新的形式之創造。
3. 知性之強調。
4. 力主詩的純粹性。
代表人物:紀弦、楊喚、方思、鄭愁予、林泠、林亨泰、商禽、羅行等人。
= = = = = =
※附註:
◎楊喚《雨中吟》:
雨呀,密密地落著像森林,
我呀,匆匆地走著像獵人。
雨,不疲倦地落著,
我,不休息地走著。
踏著雨的音樂的節拍,
我追逐的那在召喚著我的名字的
歷史的嚴肅的聲音。
◎鄭愁予《錯誤》:
我打江南走過
那等在季節裡的容顏如蓮花般開落.....
東風不來,三月的柳絮不飛
你的心如小小的寂寞的城
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
跫音不響,三月的春帷不揭
你底心是小小的窗扉緊掩
我達達的馬蹄是美麗的錯誤
我不是歸人,是個過客.....
= = = = = =
◎藍星詩社:
受了紀弦的刺激,覃子豪、夏菁、余光中、鍾鼎文、鄧禹平等人,於 43 年 3 月成立「藍星詩社」。
特色:是一個不講組織的詩社,所以沒有社長,沒有主義,是針對紀弦的一個「反動」,作風則傾向抒情。
代表人物:除了創辦人以外,另有周夢蝶、葉珊、向明、敻虹、黃用、張健、方莘、吳宏一等人。
= = = = = =
※附註:
◎余光中《民歌》:
傳說北方有一首民歌
只有黃河的肺活量能歌唱
從青海到黃海
風 也聽見
沙 也聽見
如果黃河凍成了冰河
還有長江最最母性的鼻音
從高原到平原
魚 也聽見
龍 也聽見
如果長江凍成了冰河
還有我,還有我的紅海在呼嘯
從早潮到晚潮
醒 也聽見
夢 也聽見
有一天我的血也結冰
還有你的血他的血在合唱
從 A 型到 O 型
哭 也聽見
笑 也聽見
◎覃子豪《畫廊》節錄:
野花在畫廊的窗外接著粉白的頭
秋隨落葉落下一曲挽歌
追思夏日殘酷的午時
月球如一把黑團扇遮盡了太陽的光燦
而你此時亦隱沒於畫廊裏黑色的帷幕
..... ..... .....
海倫噙著淚水回希臘去了
我不曾死于斯巴達土的利劍下
被赦免的留著
服永恒的苫役
在面廊裏,無論我臥著,蹲著,立著
心神分裂過的軀體
蒼白如一尊古希臘的石像
發怒而目盲
= = = = = =
◎創世紀詩社:
創世紀 2012 年 6 月夏季號
民國 43 年雙十節,張默、洛夫、瘂弦亦創辦「創世紀」詩刊,組「創世紀詩社」,與「現代詩社」、「藍星詩社」相互抗衡,影響台灣詩壇近 20 年。
特色:
1. 倡導超現實主義。
2. 舉辦各項詩活動,編選各類詩選。
代表人物:除了創辦人以外,尚有大荒、辛鬱、季紅、葉維廉、梅新、碧果、管管、商禽、羅英、汪啟疆、沙穗、渡也、馮青等人。
= = = = = =
※附註:
洛夫、張默、瘂弦三人,號稱「創世紀鐵三角」。
◎張默《獨步.嘉峪關》:
不管它是內城、外城,瓮城
不管它已走過六百載倉皇的歲月
今天,我虎虎的站在你的心臟地帶
大口呼吸塞外凜冽的陰風
並且安步丈量,從角樓到箭樓之間的距離
驀然驚見王昌齡的絕句
叮咚掉落滿地
於是,我回首俯身,拾起一切
霍霍,向山海關,竄去
◎辛牧《午茶》:
..... 選自《辛牧詩選》~創世紀詩雜誌社出版
捲曲的葉子
是怯水的
鎖住整年的心事
在杯中
慢慢的潰開
不經意的感染
飲者的心
恰如杯底沉甸的葉片
◎渡也《手套與愛》:
桌上靜靜躺著一個黑體英文字
glove
我用它來抵抗生的寒冷
她放在桌上的那雙黑皮手套
遮住了第一個字母
正好讓愛完全流露出來
love
沒有音標
我們只能用沉默讀它
她拿起桌上那雙手套
讓愛隱藏
靜靜戴在我寒冷的手上
讓愛完全在手套裡隱藏
= = = = = =
◎笠詩社:
笠詩刊 6 月號
「笠」詩刊創刊於民國 53 年,「笠」的精神就是一種拙樸踏實的精神,是 70 年代初期唯一能與「創世紀」抗衡的詩社。
特色:
1. 鄉土精神的維護。
2. 新即物主義的探求。
3. 語言的訴求上未至圓熟。
代表人物:陳秀喜、林亨泰、詹冰、桓夫、吳瀛濤、白荻、杜國清、李魁賢、趙天儀、飛馬、李敏勇等人。
= = = = = =
※附註:
◎林亨泰《小溪》:
水清澄
河底沙上
水靜止
魚
和
魚
寂靜的日子
風透明
河畔提上
風凝固
草
和
草
◎白荻《雁》節錄:
我們依然活著,仍然要飛行
在無邊際的天空
地平線長久在遠處退縮地逗引著我們
活著,不斷地追逐
感覺它已接近而抬眼還是那麼遙遠
天空還是我們祖先飛過的天空
廣大虛無如一句不變的叮嚀
我們還是如祖先的翅膀,鼓在風上
繼續著一個意志陷入一個不完的魘夢
..... ..... .....
而冷冷的雲翳
冷冷地注視著我們
= = = = = =
◎其他:
以羊令野為主的「南北笛」詩刊,早在民國 47 年即出現;可惜同仁不多,往往是羊令野個人努力的成績,因而被埋沒了。
「葡萄園」詩刊創刊於民國 57 年,一貫主張詩的明朗化、大眾化,歷經主編易人,風格未變。
= = = = = =
※附註:
◎羊令野《竹韻》:
蕭疏的竹影
賦除了秋詩裡最精緻的句子
那是一首激情的月光裝飾的秋歌
讓向晚的風重複的朗誦
仿佛是箏
仿佛是瑟
調弄悠悠杳杳的和音
= = = = = =
(六)新生代飛揚時期:
大海洋詩刊
詩壇進入 70 年代以後,新生代詩人紛紛合組詩社,一時盛況空前。
出版的詩刊共有 20 幾份,影響力最大的有《龍族》、《大地》、《詩人季刊》、《草根月刊》﹑《秋水詩刊》等五份。
特色:
1. 詩人的生活語言與文學語言沒有差距。
2. 期望創造新的中國文化。
3. 詩人的知識水準提高。
代表人物:林煥彰、施善繼、蕭蕭、陳芳明、蘇紹連、林明德、李弦、黃勁連、羊子喬、羅青、岩上、涂靜怡、鍾順文、向陽、苦苓等人。
= = = = = =
※附註:
◎蕭蕭《多少前世今生》:創世紀~106期
逆著風跑的一根線
因為有心事而挺直了自己
翻飛著上
翻飛著下
我仍是那輪徒然的明月
◎蘇紹連《問劉十九..... 變奏曲》
從綠色的裡面借一些寧靜,好嗎
從紅色的裡面借一些溫暖,好嗎
我為你釀一些酒,好嗎
我為你燒一爐火,好嗎
我在綠色的裡面和紅色繾綣,好嗎
我在紅色的裡面和綠色擁吻,好嗎
爐火把我的身影投射在天空,好嗎
你看到我的身影就來喝一杯,好嗎
把我釀成酒,好嗎
把我燒成灰,好嗎
◎蘇紹連《獸》:〈此篇「散文化的詩」,或稱「詩化的散文」;但仍是新詩的一種體裁。〉
我在暗綠的黑板上寫了一隻字「獸」,加上注音「ㄕˋㄡ」,轉身面向全般的小學生,開始教這個字。教了一整個上午,費盡心血,他們仍然不懂,只是一直瞪著我,我苦惱極了。背後的黑板是暗綠色的叢林,白白的粉筆字「獸」蹲伏在黑板上,向我咆哮,我拿起板擦,欲將牠擦掉,牠卻奔入叢林裡,我追進去,四處奔尋,一直到白白的粉筆屑落滿了講台上。
我從黑板裡奔出來,站在講台上,衣服被獸爪撕破,指甲裡有血跡,耳朵裡有蟲聲,低頭一看,令我不能置信,我竟變成四隻腳而全身生毛的脊椎動物,我吼著:「這就是獸!這就是獸!」小學生們都嚇哭了。
◎分辨新詩與散文的幾個小技巧~
一、新詩很少標點〈「散文化的詩」例外〉;散文必有完整無缺的標點。
二‧新詩可超脫文法拘束;散文必受文法約制。
三、通常只唸幾句就能感動的是詩;讀完全篇始生感動的是散文;再三翻讀才能找到真正感動的是小說。
四、若詩句只感動作者,無法感動他人,是謂雜詩。
= = = = = =
(七)未來展望:
空間上,是台灣鄉土的關懷;時間上,是中國文化的認同。.....
◆參考資料:
1. 《現代詩入門》,蕭蕭,故鄉出版社。
2. 《詩的風向球》,羅青,爾雅出版社。
= = = = = =
※附註:
◎宗白華《談新詩》:
一、詩的定義:
「用一種美的文字--音律的繪畫的文字--表寫人底情緒中的意境。」
二、好詩的條件:
1、詩的質:要作詩人人格的涵養,養成優美的情緒,高尚的思想,精深的學識。
2、詩的形:要作詩底藝術的訓練,寫出自然優美的音節,協和適當的詞句。
三、文字的兩種作用:
1、音樂的作用,文字可以聽出音樂式的節奏與協和。
2、繪畫的作用,文字可以表寫出空間的形相與彩色。
四、養成健全詩人人格必由的途徑:
1、哲理研究,多讀書窮理。
2、在自然中活動,觀察自然現象。
3、在社會中活動,觀察人性表現。
= = = = = =
◎現代詩研讀書目〔閔秋英老師編製〕:
A. 創作指導:(技巧與修養)
1. 一首詩的誕生 白靈 著 (九歌出版社)
2. 現代詩創作演練 蕭蕭 著 (爾雅出版社)
3. 現代詩遊戲 蕭蕭 著 (爾雅出版社)
4. 新詩補給站 渡也 著 (三民出版社)
5. 新詩 50 問向明 著 (爾雅出版社)
6. 新詩後 50 問向明 著 (爾雅出版社)
7. 一首詩的完成 楊牧 著 (洪範出版)
B. 作品欣賞:
1. 新詩三百首 蕭蕭、張默編選 (上、下〔九歌出版社〕)
2. 小詩三百首(一) 羅青 編 (爾雅出版社)
3. 小詩三百首(二) 羅青 編 (爾雅出版社)
4. 可愛小詩選 向明、白靈 編(爾雅出版社)
5. 鄭愁予詩集 鄭愁予 著 (洪範出版)
6. 因為風的緣故 洛夫 著 (九歌出版社)
7. 余光中詩集 余光中 著 (洪範出版)
8. 千曲之島 張錯 編選 (爾雅出版)
9. 世紀詩選(洛夫、向明、辛鬱、張默、焦桐……) (爾雅出版社)
C. 作品評析:
1. 從徐志摩到余光中 羅青 著 (爾雅出版社)
2. 詩的方向球 羅青 著 (爾雅出版社)
3. 詩的照明彈 羅青 著 (爾雅出版社)
4. 爾雅年度詩選(71〜90) (爾雅出版社)
= = = = = = = = = = = =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
- 2樓. ti (人回來了 )2012/08/01 10:06感恩
呵, 多謝前輩了, 因為我剛好開始學習。
這些真是珍貴資料, 一定會好好研讀!
昨天, 我把兩份, 之前經您修飾過的詩稿已更新,有空請過目是否正確。
再次感激您的支援和鼓勵。感恩。
以譯詩這一塊言,我只略聞皮毛,也是在摸索學習中。
關於散文詩或新詩網路資料很多,挑一些參考有幫助。
您的譯文已忠實呈現原詩精神,修飾只是稍美化詩味。
譯德詩多一點哲思與夸飾,斯足矣。
譯英法詩則可能需多一點浪漫鋪述。
可循此原則自行裁定如何修訂,我的拙議只是小參考。
有一些翻譯教學網站不錯,可惜不少已經關站:
http://sex.ncu.edu.tw/members/Ho/study/2006spring_translation/st2006s_translation.htm
http://www.cybertranslator.idv.tw/
雁~《世說/德行第一》〔下〕 於 2012/08/01 12:13回覆 - 1樓. 天涯孤鴻···花窗2012/07/31 23:26陶醉
經過您精挑細選的好詩
像醉人的醇酒
文字的靈感賦予文字永恆的生命
現在我也滿滿詩情· · ·
忙碌晚回復。
近代具代表性名詩人多,所撰好詩也太多..... 而每一階段只能挑一、兩人之一、兩篇好詩分享,必然有遺珠之憾。
像醉人的醇酒..... 我也有此感,無論是古典詩詞或現代詩,都令人心曠神怡。
文字的靈感賦予文字永恆的生命..... 說得好。
現在我也滿滿詩情· · · 您能欣賞好詩,必也能輕鬆作新詩。
謝謝滿滿詩情的孤鴻好友回應指教!
雁~《世說/德行第一》〔下〕 於 2012/08/01 00:41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