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2日 – 難得週末進城,沒有特別的目的,只是隨便走走。為了找停車位,從南邊的中國城慢慢開過幾條街,最後在蘇荷(Soho)附近找到一個位子。這裡靠近紐約大學,H想去他以前常喝咖啡的地方,但那家店已經關了。
繼續往北走,看到花旗銀行的小分行,想起來是以前到紐約第二天造訪的地方。街道變了,塑像也是後來(1994)年立的。
靠聯邦資助,拉瓜迪亞得以在紐約推動多項重要建設,包含捷運系統、平價住宅、公園、公共遊樂區、和兩座機場,成為羅斯福「新政」的典範。他整頓警力,晉用人才,破除人情關說,打擊黑社會,重振市民對政府的信心。
二次大戰爆發後,紐約從聯邦獲得的資金減少,龐大的交通和公共建設使市府財政困難,拉瓜迪亞想盡辦法支付各項費用。繼任市長們必須借款來支應公共設施和優厚的教師、警察、和市府員工薪水。舉債越來越高,終於無法償還,導致1975年紐約市的破產。
拉瓜迪亞街旁的公寓又稱Washington Square Village,是紐約大學教職員宿舍,也開放給研究生住宿。(大牌教授專用的宿舍在Bleecker Street,前有畢卡索的雕塑作品 … 謝謝時和指正)。再過一條街就是華盛頓公園(Washington Square)。公園四周的建築絕大部分是紐約大學校舍,所以這一帶常被戲稱是紐約大學校園。
記得加里波第嗎? 紐約市多義大利裔,連帶義大利的英雄也受到重視。 |
1826年市政府買下毗鄰的地,把整塊地整平後作軍事訓練基地。1849–50年,又整建為公園。
公園裡最重要的建築物紀念門是1889年為紀念第一任總統喬治華盛頓就職100週年而建的。最早是木頭加石膏的臨時擺設,因為很受歡迎,1892年改用大理石建了這座永久的紀念門。經過長期自然和人為損壞,紀念門上重重汙垢。2007年經過整修煥然一新,只是華盛頓雕像的輪廓變模糊了,因為清理時磨掉了大理石像一層「皮」。
逛到中午肚子也餓了,就近去「華盛頓公園餐廳」(Washington Square Diner)用餐。
小公園有個特殊名字「金天鵝公園」。將近一世紀前這裡有一家「金天鵝」小酒館,是格林威治村的文人雅士喜歡聚集的地方。名劇作家尤金.歐尼爾時常光顧,有時也在此寫作。他的劇本“The Iceman Cometh”中有關「哈瑞霍普沙龍」的靈感更是直接來自金天鵝。
因為H想找一本書,我們繞到百老匯上的Strand書店,可是沒有找到。書店離聯合廣場(Union Square Park)很近,就順便逛到那裡。每星期六聯合廣場有市集,人來人往很熱鬧。還遇到一個“Give Me A Hug”(給我一個擁抱)團體,忘了是為哪個慈善運動募款。
市集旁就是公園,靠近北邊有一座林肯塑像。
逆光照的效果不好,怕電池不夠沒有重拍。有一個像學生的年輕人對銅像錄影,H聽到他說:「這裡有一座巨大的銅像,但不知道是誰」(“There is a big statue, but I don't know who he is”),忍不住偷笑。
十九世紀初規劃道路時,決定縱向的包厘路(Bowery)和百老匯(Broadway)在此交會。為了避免橫向街道穿過其間造成不規則的畸零地,市政會議決定設立一座「聯合公園」(Union Place Park),橫街止於公園外圍。
公園曾經是紐約重要的集會場地,1861年南北戰爭開始時,有25萬人聚集此處支持聯邦,是到那時為止美國最大的集會。直到現在這裡還常有遊行或政治集會。那天也遇到支持華爾街行動的遊行,不過規模不大。
因為天氣好,想多吸收一點維他命,我們繼續走到北邊的麥迪遜公園。
上次為了寫麥迪遜公園(第五大道 - 熨斗區),從網上看到公園南邊有座房子是老羅斯福總統的誕生地,這回特別想去看看。房子找到了,可是沒有開放。
由此往北不多遠就是麥迪遜公園(Madison Square Park)和熨斗大樓。雖然不久前才去過,還是忍不住再照幾張好風景。
↑熨斗大樓 | ↑大都會人壽塔樓 |
雖然以麥迪遜總統的名字命名,公園裡卻沒有他的像,倒是看到南北戰爭時期的國務卿希瓦德(William H. Seward)的銅像。 當林肯總統遇刺時西瓦德也在家中遇襲,大難不死但受了重傷。傷好後繼續擔任國務卿,在1867年從俄國買下阿拉斯加將近 152萬平方公里的土地(見一位代子受刑的母親 )。 希瓦德是紐約人,擔任過州長和參議員。紐約客顯然覺得他比麥迪遜總統還偉大。 |
麥迪遜公園是每年11月11日退伍軍人節遊行開始的地方,前一天獻的紀念花圈還留在公園裡。
聯合廣場南邊一棟大樓(One Union Square South)上有一件醒目的裝飾「節拍器」(Metronome),是 Kristin Jones and Andrew Ginzel 的作品。
鐘的右邊有個很多圈同心圓的設計,像投石入水產生的波紋。同心圓由黑、金兩色構成,每天正午和午夜,圓圈中心會放出水蒸汽。同心圓上方伸出一隻手,這是依照聯合廣場中喬治華盛頓銅像的手放大比例做的。作品中還有代表月亮和地質時鐘的部分,看不出來就不解釋了。
"Metronome contemplates time: geological, solar, lunar, daily,
hourly, and momentarily, revealing the fractions of seconds in the life of a city – and of a human being."
(「節拍器」思考的是時間:地質的,太陽的,月亮的,每一天,每一時,每一瞬間,顯示一個城市 … 和一個人 … 在微秒間的生命)。
在公園旁邊還有一隻倒立的銅象,是西班牙藝術家 Miquel Barceló 的作品。
作品名稱是"Gran Elefandret",有26英尺高,5英噸重。牠僅以鼻尖支撐重量,卻穩如泰山。Barceló 把他比喻成自己,說「這好像藝術家在(經濟)困難的時候,總是想辦法平衡(收支) 」。這隻象只展覽到2012年五月,紐約附近的朋友:欲看從速。
表演完畢,觀眾跟鋼琴師閒聊,才知道他們是為一個琴譜軟體做廣告:琴譜存在 iPad中,演奏時隨著音樂的進行而「移動」。樂師只要有個「愛配」,不需要帶很多本樂譜,演奏時也不用擔心翻頁,方便極了。感恩節時在小姑家提起這事,她說女婿正想為女兒寫個這樣的程式,現在有現成的就不用忙了。
過了華盛頓公園,在路邊看到這樣的「推車」,以為是萬聖節遊行的花車,結果也是廣告。
參考網站:
拉瓜迪亞銅像: http://www.nycgovparks.org/about/history/historical-signs/listings?id=12183
金天鵝公園: http://www.nycgovparks.org/parks/M125C/highlights/10766
老羅斯福總統誕生地: http://www.nps.gov/thrb/index.htm
「節拍器」(Metronome)戶外藝術:http://en.wikipedia.org/wiki/Metronome_%28public_artwork%29
「格蘭象」(Gran Elephandret):http://culture.wnyc.org/articles/features/2011/sep/13/giant-upside-down-bronze-elephant/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
- 23樓.2012/01/06 17:42相片
看雲姐,
光看相片就很過癮,彷彿可以神遊於該處。
愛瑞恩 - 22樓. 七星連環 白露 中元節2011/12/19 22:26秋天的陽光下
以胖胖的拉瓜地市長為背景的那張照片 , 笑得很調皮 , 看雲越來越年輕了. 原來紐約機場的名字市有來由的.
也曾經從聯合廣場走到華盛頓廣場, 喜歡華盛頓廣場公園的寧靜舒適環境.
- 21樓. 奈米2011/12/17 23:01紐約
2008年5月 曾到紐約參加一個5天的conference
住在New York Marriott at the Brooklyn Bridge
自由的時間不多 又不太敢自己一人到處逛
只坐了兩次地鐵出遊和用餐
看了妳詳細的介紹與圖片
有些似曾相識的地方 好像也走過
可惜年紀大了 那年的記憶都模糊了
- 20樓. 時和2011/12/11 02:15很多電影的拍攝是從Washington Square Park 開始
>> 拉瓜迪亞街旁的公寓是紐約大學教師宿舍,再過一條街就是華盛頓公園(Washington Square)。
Frankly speaking, 拉瓜迪亞街旁的公寓是 Washington Square Village, 17層樓公寓兩棟,也開放給研究生住宿。
大牌教授專用的宿舍在Bleecker Street,前有畢卡索的雕塑作品。
很多電影的拍攝是從Washington Square Park 開始,包括When Harry Met Sally
(當哈利碰上莎莉)、AUGUST RUSH(把愛找回來)等。
- 19樓. 鈴聲(老老)2011/12/09 01:56住家附近的公園都小
繞一圈, 大的也不過十分鐘, 不由我想起了台北的那些巴掌大的小公園. 和他們其實也真不相上下.
不過都有兒童們的遊樂設備就是了...
哪裏看得到銅像, 還有這些歷史的遺跡....
- 18樓. 莫大小說2011/12/08 04:35今年在波士頓時
也為東部大城市DOWNTOWN 公園物盡其用感慨不己,政府植花弄池塘整理得美輪美換,好似一城無處不飛花,市民遊人盡情使用,好像大家都出來曬太陽,不像西岸的大城城中公園皆淪為遊民遊蕩之所,四處可見髒臭混亂
紐約的公園中也有遊民,不過白天人多,比較不用擔心
警察時常巡邏,如果看到遊民會查問
街道清潔好像歸各區商家組成的委員會管理,公園也包括其中
我幾乎都在中城活動,覺得做得還不錯
看雲 於 2011/12/08 07:55回覆 - 17樓. 山楓 @ 薪火相傳2011/12/07 20:54Metronome
那個節拍器藝術作品好棒
可以從人文、藝術、歷史、甚至科學各種角落來欣賞
對我來說,那同心圓除了代表水波
還可以是早期天文學家
"地球中心 (geocentric)" 和 "太陽中心 (heliocentric)"
兩派世界觀的表徵
此外,中國早期海上航行的羅盤 外型也類此同心圓
謝謝山楓的補充
同心圓圖形
的確很像羅盤或日晷
那應該也是設計的構想之一
下次有機會 再去看清楚
那天隨走隨看,只遠遠的照一張像
起先還以為數字鍾上的數字代表國債金額
兒子知道是鐘,卻說不出所以然
還是回家谷歌一下才清楚
看雲 於 2011/12/07 23:32回覆 - 16樓. NJ過客2011/12/07 03:42徜徉在秋天的陽光下
這個行程 若是走起來 也是很好的腳力鍛鍊
每一次去紐約 就是壓馬路 才能看透透
不過回來 腳都快要成為鐵腿了
- 15樓. 黃彥琳~~ 溫泉公園賞秋行2011/12/06 23:17精彩介紹
讓人彷彿身歷其境~~
音樂配得真好!
- 14樓. 阿鍾哥2011/12/06 15:32漂亮 !
秋高氣爽景色怡人啊
台北溼答答的,快發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