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318國道二郎山隧道Google地圖檢視較大的地圖
雅安是世界茶文化、茶栽培的發源地,是全球人工栽培茶樹最早的地區
雅安市位於青衣江中游,素有「川西咽喉」、「西藏門戶」、「民族走廊」之稱。古代為青衣羌國,秦置嚴道縣(含今滎經、雨城區)屬蜀郡。西漢增置徙縣(今天全)、旄牛縣(今漢源)、青衣縣(今名山、蘆山)。三國蜀漢置漢嘉郡,西魏置蒙山郡,隋代以後改置雅州。清置雅安府,民國置西康省第二行政督察區。大陸初期為西康省雅安專區,1955年西康撤省後歸四川省,2000年改為省屬地級市。
雅安市位於四川盆地西部邊緣,長江上游,是青藏高原向成都平原的過渡地帶。青山環繞,四條河流穿過市區;雅安自古多雨,有西蜀天漏之說,俗語「雅無三日晴」,號稱雨城。素有雅雨、雅魚、雅女「雅安三絕」美譽。雅安是世界上第一隻大熊貓的發現地和模式標本產地,2006年以雅安為主要核心區的四川大熊貓棲息地列入世界自然遺產名錄;雅安是世界茶文化、茶栽培的發源地,是全球人工栽培茶樹最早的地區。名山蒙頂茶,古有「揚子江中水,蒙頂山上茶」美譽。
越野車從雅安茶馬古道雕塑群旁劃過,就開始彎彎曲曲的山路征程,天空也下起淅淅瀝瀝的小雨;約2小時的車程,就到達天全縣二郎山隧道口。二郎山隧道位於四川省雅安市和甘孜州交界的二郎山,起於天全縣龍膽溪,止於瀘定縣別托山川藏公路,全長
大陸早在六、七十年代,就有興建二郎山隧道的方案,直到1996年5、6月,二郎山隧道在東西兩端正式開工。
這座軸線分水嶺海拔2948公尺、最大埋深748公尺,是大陸最長、埋藏最深、海拔最高、地應力最大的特長山嶺公路隧道。二郎山隧道開通後,人們不用再擔心翻山越嶺有危險了,5分鐘就能穿越川藏線上的第一高山。也許現在的用路人無法深刻地理解這條隧道所帶來的便利,但曾經參加過修築川藏路的人們,卻一輩子也不會忘記那段歲月。
「二呀麼二郎山,高呀麼高萬丈……」,經典的旋律在大陸已傳唱幾十年,今日終於得見。眼前的二郎山顯然沒有萬丈高度。越野車在二郎山隧道口停下來,有很多遊客在此下車照相,留下到此一遊的證據。隧道前有很多小攤食品,居然有炭燒玉米及黃元帥蘋果,炭燒玉米是把玉米丟到炭火裏烤,黑裏巴拉的拿出來直接啃。問了價,黃元帥2.5元/斤,烤玉米3元/根。要了一斤黃元帥和1根玉米,共5.5元。我給攤主6元,攤主退給我1元,真是純樸的農民。
汽車開始通過二郎山隧道。這條隧道是雙向兩車道,與台灣全長12.9公里的雪山隧道相比並不顯壯觀。過隧道後,天空居然放晴了,路面乾乾的,完全沒有下過雨的痕跡,因為這邊是陽山,和另一頭陰山形成鮮明的對比。豁然開朗時,我的心情也由陰轉晴,雅安的小雨天瞬間變成了甘孜的大晴天。果然是陰陽兩重天,山也沒多高,完全兩個天氣,地理原因造成的奇特氣象,令人感嘆!
進入甘孜藏族自治州後,公路二側多了些藏族特色,比如石欄上的藏飾花紋、路邊的如「金珠卓瑪飯莊」等。甘孜藏族自治州(藏文:དཀར་མཛེས་བོད་རིགས་རང་སྐྱོང་ཁུལ་),是四川西部的一個地級自治州,面積是台灣的四倍大,,約151,078平方公里,轄18縣,但人口數僅約88萬,是台灣的1/26;其中藏族佔77.8%,州政府駐康定縣。甘孜州地居川西高原西部,山河南北縱列,有
甘孜藏族自治州古為羌、戎地;唐宋為吐蕃地;元因其舊制,分封當地首領擔任官職,受命於朝廷在州內推行土司制,為朵甘思土司地,明沿用元制,為明正土司等地;清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七月開始,趙爾豐強力實行「改土歸流」政策,將土司概行廢除,設置川道邊;1914年屬川邊特別區,後復改川道邊;1939年改屬西康省;
沿途看到很多政治性的標語,如一面牆上寫著「保持黨的先進性,維護人民群眾利益」,共產黨啊!影響力真是無處不在啊!沿途的深山峽谷中高壓線密佈,很多房屋上都裝有衛星接收器,來往的汽車不少,由於是盤山公路,貨車的輪胎都呼呼冒著熱氣。城鎮依山而建,順應地勢,建設成本高,而且難成中心。峽谷兩邊的山腰和山腳經常可見星星點點的房屋。我想,他們上學、看病、購物應該都不方便吧。看來,山區想要富裕,是必須要付出更大的努力才行。
在我行車左手方面就是大渡河(藏語:rgyal rong rgyal mo rngul chu),古稱沫水、涐水,它是岷江最大的一條支流,發源於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境內巴顏喀拉山南麓,向南入四川省,分別流經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甘孜藏族自治州、雅安市、涼山彝族自治州、樂山市,長
值得一提的是大渡河在抵達瀘定以下的石棉縣後,突然東向,來了個90度的急轉彎。在轉彎處附近,有一小鎮名安順場,地方雖小,卻兩度名噪歷史。大渡河在這裏改向後,水急浪猛,加上兩岸高山聳立,形勢險峻,是一處極為險要的渡口。大渡河沿途多峽谷,水流湍急。由於大渡河的長度與水量均超過樂山匯合處之上游的岷江,因此有人認為岷江水系的正源是大渡河,而不是岷江。
道路在大渡河口是一個分岔口,左邊過去
由於今日預定在丹巴過夜,路途還很遙遠,為避免夜間山路行車,暫時放棄瀘定橋的行程,逕行沿大渡河左岸趕路。大渡河沿河兩岸地形複雜,相對高差懸殊,山脈逶迤,奇峰聳立,怪石磋峨,山河相間,河谷縱橫,河床陡狹,激流驚濤拍岸,勢不可擋,堪稱天塹。如果仔細看,河對面的懸崖峭壁上,還殘留著古代遺留下來的斷斷續續的古棧道。此外,還有幾處「逢壁」和「一線天」。
山區天色很快就暗了,沿著大渡河北行的G318國道彎彎曲曲,整體路況大致可以,但仍有十多公里的道路在修路,搓板路、砲彈坑一樣不少,為香格里拉之行一開始就是難過與難熬。很快就看不到大渡河二岸的情景,開了大燈,更顯孤寂;除了偶而會車而過的大型貨卡之外,就我這台越野車在車頭燈的引領下,破除黑暗,直到晚間八時許才到達目的地-丹巴縣城,住進位於河邊的古堡大酒店。
背景音樂-天上人間
更多相片請點閱(四川成都經雅安至丹巴間風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