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長春市圖 檢視較大的地圖
吉林松原至長春路線圖
離開查干湖,走302國道前往號稱東北綠化最徹底的城市-「長春」,時間是下午一點半。大地留著殘冰,小河冰水相間,泛著白光的冰晶,天陰沉沉地深邃,和遠方的荒野融為一體,浩浩茫茫延伸到天邊。天的灰和地的黃之間有一段迷濛的灰白色霧氣相銜接,厚雲的天空就像穹廬籠蓋在四野之上。越野車飛馳在筆直的國道上,欣賞遼闊的草原美景,絕對是一種愜意的享受。
快下雪了,風力加車輪的碾壓,烏黑的路面泛著瀝青的本色;黑色的路面在黃色大地上蜿蜒伸展,似長蛇般靈動。眾多的車輛拉開距離在國道疾馳,漸漸變得渺小;對面還有車輛不斷地駛來,又交錯而過呼嘯喧鬧復歸寧靜。前郭縣是吉林油田所在地,在一望無垠且略有起伏的大草原下面,蘊藏著豐富的石油資源;因此,「磕頭泵」是大草原標誌性建築,一年四季不知疲倦地將原油從地下開採出來。
東北天氣雖然很冷,但從零下二十幾度的漠河,來到零度左右的吉林省,從原本需要戴帽子、口罩、手套和穿厚大衣、厚鞋子、大圍巾,把臉遮起來,以避免外露的皮膚,像刀割一樣疼痛。相較起來,零度左右的吉林,雖然冷但卻感到舒適,冰沁的冷空氣撲在臉上清新可人。要不是經過的農村家家小煙囪都冒著白煙,到處是煙霧,很嗆人,還真想打開車窗,去感受草原的冷冽清新。
302國道旁民居
欣賞遼闊的草原美景,絕對是一種愜意的享受
「磕頭泵」是大草原標誌性
走302國道前往號稱東北綠化最徹底的城市-「長春」
「塞北春城-長春」是一座年輕的城市,只有200多年的歷史,地處東北松遼平原腹地,是吉林省省會,全省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中國第一汽車集團公司和長春電影製片廠座落於此,是一座風光秀美的城市;又有「森林城」之美譽,城市綠化率已經達到38.8%。全市總面積18881平方公里,共有漢、滿、回、朝鮮、蒙古、錫伯、壯等37個民族,總人口為678萬,市區人口274萬。
吉林長春市圖
長春地名的由來,一說長春是以長春花而命名,《滿洲地名考》:「長春之意,是薔薇的異名」;《遼史》《吉林通志》「花名長春,柔枝紛披,取以名地」。二說是《長春縣誌》:長春廳「設治地點,原在長春堡較東偏數里,命名放由此起。」《長春地名》記載:「長春堡是由新遷居此地的漢族人命名的,是吉祥之意;另則,長春堡是沿用了遼、金時代的長春州的舊名」。
長春地區自古屬肅慎領地。其後歷經扶餘、高句麗、渤海國、契丹、金、元管轄。明、清為蒙古科爾沁部王公的領地,隸屬吉林將軍;光緒33年(1907年),吉林改將軍為省。1898年俄國修築西伯利亞大鐵路的南下支線中東鐵路,長春成為重要車站。1905年日俄簽訂《朴茨茅斯條約》,雙方以寬城子站為界瓜分中東鐵路。1908年日本開始建設長春火車站。
民國成立之初,本地區實際統治者是以張作霖為首的奉系軍閥;1928年皇姑屯事件中張作霖被炸死,其子張學良宣佈東北易幟,長春地區始正式歸入中華民國中央政府。1931年九一八事變翌日長春淪陷,1932年3月,偽滿洲國建國,宣佈定都長春,改名為新京市;在14年日治時期,長春人口達81.7萬人,其中日本人約14萬。
城市的進步與汽車有著密切的關係,長春市區目之所及,都是昂貴汽車的標誌
長春市的城市建設,可以說還停留在以前的水準
看到那麼多的名牌汽車擁擠著,也算是一種旅遊的驚艷
長春東方大劇院
經過吉林大學,有些年代的大門,正對著長春最中心的文化廣場
學校的操場和文化廣場之間沒有任何牆隔著
長春是東北的重鎮,由於歷史上受俄、日影響,很多建築都是新京時期的遺留,所以存在了中西結合,多種文化混合的特點。長春城市佈局形成於新京時期,當時主要來自於日本的一批建設工程專家,借鑒19世紀巴黎改造規劃、英國霍華德的「田園城市」理論,編制了《大新京都市計畫》。
長春的城市綠化、市政工程設施以及交通道路的規劃設計,代表了當時的先進水準,建成以八大部為代表的花園城市風貌的大片新市區。道路系統採用放射狀、環狀與方格狀結合的多心形式,重要路口設置環島廣場(如直徑
進入長春市區,發現這個城市比瀋陽要乾淨整潔得多;可以感受到一種真正「大陸北方」的感覺。長春就是一個典型中國北方城市,空氣中處處彌漫北方的氣息,北方是一種很難用文字表達的感覺,例如城內老百姓就有著北方人曬太陽的習慣;儘管十一月初冬,城市的溫度已經十分寒冷,還有無數的人在廣場上,拉二胡的,溜狗的,發呆的,緩步行走的,戀愛的學生嘻笑打鬧手牽手走過。
首次來到長春,再一次感覺東北年輕男子都很英俊,不知是不是俄羅斯血統在這裏起了影響?更見識到東北女孩的會打扮,百聞不如一見,在長春就當大部分人都穿起大衣皮褲的時候,她們卻有不少人穿起了短裙。東北的女孩比南方的女孩要高挑健美,所以也就比南方的女孩更容易配衣服,一陣陣微風吹過,飄逸的長髮隨風而起,在喧囂的鬧市中特別亮麗。
城市的進步與汽車有著密切的關係,長春市區目之所及,都是昂貴汽車的標誌;可以看到那麼多的名牌汽車擁擠著,也算是一種旅遊的驚艷。還經過長春的吉林大學,是我見過的大學中,少數那麼氣勢恢宏的;吉林大學看起來有些年代的大門,正對著長春最中心的文化廣場,十分氣派,學校的操場和文化廣場之間沒有任何牆隔著,算是開放式校門。站在文化廣場往吉林大學方向看,正好是操場。
文化廣場是一個大大的roadshow舞臺,無數的風箏在廣場上空飄浮,有支學生樂隊在肆無忌彈得彈奏,用放肆的歌喉頌揚青春。這個城市的建築,就如同初進大陸時所見的各個城市,長春市的城市建設,可以說還停留在以前的水準,到處是平房,有四合院,有綠蔭,胡同口有納涼的人。因為這裏很多樓只是五層多高,新起的二、三十層的大樓不多,可以一望到很遠的天。
歷史在長春留下的深刻印記,以溥儀的偽滿國最為知名。車過偽滿皇宮附近,舊城建築,都是以暗紅色磚塊築成,沾染著歷史的風塵,使這些牆、煙囪和廠房看上去都那麼冷漠,那麼威嚴。住進四星級華苑賓館,簡單盥洗後,趁著夕陽西下,沿著輕軌在大街上散散步,儘情的體會北方城市的味道;這是我每到達一個城市,認識這個城市的最好方式,用儘量融入的心情看一看陌生的環境。
在大街上找到一家農家菜館「向陽屯」,決定在這裡吃晚飯。老闆娘有典型的北方熱情,菜是典型的北方實在,我喜歡在這樣具有地方特色小館子吃飯,小雞燉蘑菇,地四鮮,還有豬肉白菜餡水餃。菜館的裝修模仿當年的人民公社,牆壁上到處貼了很多那個年代的宣傳口號,還有一些政治宣傳味極重的畫圖與老相片,想必「向陽屯」賣的就是當年那個日子的憶苦思甜。
和老闆娘聊了聊,這裏生活還算好,下崗人也很多,雖然菜館生意相當不錯,但她對很多的客人不滿,因為大都是單位人員,酒酣耳熱之際,大聲喧囂,而且都是公費買帳,她認為對老百姓真不公平。
進入長春市區,可以感受到一種真正「大陸北方」的感覺
長春交警在車陣中
長春電視塔
當年偽滿國的國務院
車陣中的武警
長春市區的天主堂
歷史在長春留下的深刻印記,以溥儀的偽滿皇宮最有名
一家農家菜館「向陽屯」,菜是典型的北方實在
菜館牆壁上貼了很多政治宣傳味極重的畫圖與老相片
菜館的裝修模仿當年的人民公社,牆壁上到處貼了很多那個年代的宣傳口號
長春的夕陽
夜在長春仍然炫麗
更多相片請點閱(吉林松原至長春市風光)
更多相片請點閱(吉林長春市區風光)
背景音樂-我們在長春相遇-高康
- 1樓. 02008/11/23 10:300
中國大陸很多福斯車耶。 。台灣裕隆當年與日產和作,所已滿街的日產車;VW早年與上海一汽合作,所以大陸滿街的VW,例如桑塔那與裕隆速利,幾乎同樣的情況,所以再大陸看VW,就當作在台灣看裕隆是一樣的情況.....
zhuzhu 於 2008/11/24 10:26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