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腳下的廟埕前搭了布袋戲臺, 想起大年初五帶老人家到板橋林家花園走春, 踫巧園方請來「亦宛然」演出「西遊記火雲洞」.
左起第4位是李大師次子李傳燦先生, 最右方是廣告明星黃僑偉師傅
節目開始前, 由黃僑偉師傅向民眾簡介布袋戲種種. 之前在電視廣告看到黃師傅不覺面熟, 一陣鑼聲響起, 隨著鼓點落下, 十三年前與「亦宛然」一面之緣的回憶便浮現腦海:
1994年5月中下旬, 「亦宛然」到英國英格蘭六大城市巡迴公演. 難得有台灣藝術團體到英國公演, 尤其是從小就喜愛的布袋戲, 欣喜若狂帶了英國友人一家老小及台灣友人前往捧場. 理所當然為英友人口譯, 卻發覺身旁台灣人也湊過來. 原來不少人會講一般台語(白話), 卻聽不懂戲裏的文言口白, 尤其是吟詩作對.
阿公與團員一同謝幕
表演在滿堂采中結束, 李大師天祿先生(阿公)帶領全體向觀眾致意. 這是生平第一次, 也是最後一次(阿公於1998年仙逝, 享壽八十八), 與當時八十四高齡的阿公見面並合照. 農曆年前, 聽聞布袋戲三大天王之一五洲園的黃大師海岱先生往生時, 翻出與阿公的合照, 感慨萬千...目前碩果僅存的大師許王先生也因健康不佳而無法再操偶. 值得欣慰的是, 亦宛然, 五洲園與小西園仍以不同形式繼續傳承布袋戲絕藝.
幫阿公在英國拍照
阿公幫我在節目單上簽名留念(1994年5月20日)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
- 4樓. Zeelandia2007/03/08 01:11TO: 孫立人的粉絲
有你真好! 文化傳承的記錄又增添了一筆! - 3樓. 孫立人的粉絲2007/03/07 23:48一口道出千秋事,十指弄成百萬兵
十幾年前剛接觸電視節目製作,第一個作品就是拍天祿師,為何菜鳥能拍他?
大概是那時很多同事聽不懂布袋戲的「河洛語」‧‧;結果從小看布袋戲長大的我就接下這個單元。
沒想到半年後發現我們一些作品符合「優良文化錄影帶節目金帶獎」選拔規定,決定送出六支帶子參選;我的「指掌人生」──民族藝師李天祿,並不在列,直到報名截止前夕,有位同仁認為「表演藝術類」沒報名有點可惜,何不將我的作品也加進去。
結果,七支帶子只有「指掌人生」入圍,最後獲評選為一等獎,獎金十萬元,優等獎從缺!
雖然我只分到五千元,但能近距離接觸天祿師還獲獎,是我此生莫大的光榮!
- 2樓. 飛飛 ^__*2007/03/06 04:51文化的傳承
總是讓人倍覺艱辛與感動 - 1樓.2007/03/06 04:36same feeling
「阿公」的子弟兵也到紐約長島我的學校表演過,很多外國小朋友看的津津有趣,當時也非常感動台灣本土文化能被國外接受欣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