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名人對於美食的堅持
2006/02/10 16:29
瀏覽2,984
迴響5
推薦12
引用0

飲食境界》吃得出感情 吃得出意境

【記者錢欽青/專題報導】

「我不是美食家,只是嘴饞而已,常常兩肩擔一口,各地通街走,只要碰上合口味的都吃!」他認為飲食應該要強調的是「境界」,「這是由情趣、感情、情境合成的一種品味,與吃的精粗無關,更不是燈火燦然、觥籌交錯的那種表相」。

逯耀東舉杜甫「贈衛八處士」這首詩當例子,「老朋友20多年不見面了,才發現兩人頭髮都白了,到衛八家裡吃飯,半夜沒什麼菜,就園子裡剪一些韭菜,煮一小鍋黃米飯,久別重逢的老友,細說別後滄桑,案上燭火搖曳,堂外細雨淅淅,真不知今夕是何夕了!」逯耀東說,「這是說飲食應該要有一種感情在嘛!如果光吃就只是物質,沒有提升到精神與文化層面。」

【2006/02/10 聯合報】

飲食思念》蘇州住3月 找兒時滋味

【記者錢欽青/專題報導】

史學家逯耀東少年時住在蘇州倉米巷,這也是沈三白和芸娘當年「閒情記趣」的所在。蘇州人一向有早晨出外吃麵的習慣,麵的澆頭有數十種,像爆魚、炒肉、塊魚、爆鱔、鱔絲、鱔糊、蝦仁、滷鴨、三鮮、十景、蟹粉、蝦腰…等,但母親給的零用錢只夠吃「燜肉麵」,而他每天上學前一定來上一碗,因此這滋味幾十年來一直在舌尖打轉。

「為了一碗燜肉麵,我前年特別到蘇州住了3個月,吃了40多碗,老舖新店都去試,就是希望能夠找回那種將肉燜至酥軟脫骨,焐入麵中就融化,但化而不失其形,最後澆頭與湯和麵融為一體的『鹹中帶甜,甜中蘊鮮』的蘇州味兒!」

【2006/02/10 聯合報】

記者錢欽青/專題報導】

不只愛吃,逯耀東更著手研究,10幾年前在台大歷史系首開「中國飲食史」課程,「我要把飲食提升到歷史文化的層次」。之後他也在政大中文系開設「飲食與文學」,「主要討論明清文人的飲食與生活,他們因為重視生活情趣,所以喜歡寫食譜,這些放在歷史脈絡下來看會更清楚」。  

「我一直認為『吃』是文化的重要環節,而且是長久生活習慣積累而成,所以飲食一定有其傳承和淵源。對於飲食和人們之間息息相關的生活習慣、歷史源流、社會文化變遷,我都希望去探究。」



【2006/02/10 聯合報】

台灣飲食》和而不同 臭豆腐配泡菜

【記者錢欽青/專題報導】

對台灣的飲食源流,他也下過不少功夫,為什麼台菜「白斬雞」做得特別好?那是因為先民生活簡樸,節慶拜拜時才有一隻雞和魚肉來當祭品,也才會有那隻闔家享用的白斬雞。還有「雞捲」裡面明明沒雞肉,為啥要叫這名字?原來是取其形狀細長,像雞脖子之故。  

「台灣的川味牛肉麵是出於岡山眷村,再由老兵散布到各地。寧波來的臭豆腐配上廣東口味的泡菜,再和泉州傳來的蚵仔麵線一起賣,這種『和而不同(同中求異,異中求同,經調和後形成的另一種美味)』的精神,更是百年來台灣飲食文化融合發展後的新境界」。

【2006/02/10 聯合報】

推薦》滿福樓 讓上海老客人滿意

記者錢欽青/專題報導】

口味改不了。逯耀東以吃聞名、以吃立書、以吃開課、以吃和餐廳老闆建立交情;偶爾,逯大師還下指導棋,教老闆們做出個失傳已久的菜色…

「我今天要介紹的都是我吃了很多年的店家,最初不認得,後來慢慢地也都變成朋友了,這些年也不太去找新的店吃,因為失望居多,所以都是吃固定幾個朋友的老店,有時候他們也會送幾個私房菜到家裏給我嘗嘗,他們有喜事,我會送禮祝賀,菜做得不夠好,我也會說說他們!」逯耀東這麼講。

滿福樓 讓上海老客人滿意

「滿福樓」的老闆周惠群過去20幾年待過6、7個江浙館,8年前選在離家近的莊敬路創業。「我們這裡常常有7、80歲的上海老先生來邊吃邊指導,做得不夠好時,他們當場就會說該怎麼怎麼做才對,能讓他們叫好,就是真的好了!」周老闆說。

乾燒魚頭醬油拌飯最佳

「乾燒魚頭」用的是3、4斤的大頭鰱,先養幾天吐沙去土味兒,然後炸到金黃,再加高湯醬料熬煮40分鐘,香甜濃郁,尤其魚頰肉更是細嫩,剩下的醬料拌飯、拌麵、燒豆腐,都美得不得了!外面罕見的「京蔥扒鴨」,整個鴨子已經燒得酥軟,吸滿精華的蔥段和豆干更是不可錯過。「白果火靠芥菜」用冰糖燜上一小時,柔軟的芥菜不但不苦,還芳香回甘,相當好吃。「醬爆蟹炒年糕」也是汁濃味稠,鮮香得很。

教授「轉轉會」固定聚餐

逯耀東和另外6個大學歷史系教授組成的「轉轉會」,每個月都輪流作東在這兒聚餐,「本來我們各處吃,後來就在這裡吃了,有時也教他做點菜,像『栗子甲魚』、『滑三鮮』,也出過幾次了」。

【2006/02/10 聯合報】

推薦》天然台 50年湘菜金字招牌

【記者錢欽青/專題報導】

51年前,彭雲高先生將老家湖南長沙的「天然台」餐廳在台北復業,多年來一直是頗負盛名的湘菜館,第二代接手之後,更不斷研發新菜,希望能把這塊金字招牌繼續傳承下去。

逯耀東吃「天然台」也有好幾十年了,不但把上「中國飲食史」課的學生帶來品嘗實習,連70大壽都在這裡辦。「左公雞」用的是雞腿肉,Q滑間還帶點荔枝的微甜清香。「香根蘿蔔絲」以香菜根、蘿蔔絲、粉絲、肉絲一起炒,清爽中軟、脆、Q口感交錯。「烤青紅椒」是用各色彩椒以香甜的豆豉加文火燜透,相當綿軟適口。

如意湘蹄 德國豬腳湖南親戚

小老闆的精心力作「如意湘蹄」,選的是連蹄膀的黑毛豬後腿肉,以20幾種中藥材醃上5天入味,先蒸透去油再烤,才切片上桌,皮酥肉嫩,相當正點,堪稱德國豬腳的湖南表親!「全家福」是烏參、黃魚肚、軟絲、肉圓等10來種好料綜合而成的燴菜,全家老少的口味一定都能滿足。

子母壽桃 大壽桃帶小壽桃賀壽

最有趣的是的「子母壽桃」,壽星把大壽桃切開之後,裡面會跳出12顆小壽桃,餡料則是棗泥豆沙各半,讓香氣和甜度臻於完美,是相當有意思的中式生日蛋糕。「這些都是無法速成的手工菜,所以即使很多賣場找我們設點,我們也不敢,開分店會走味的!」謝副總說。

【2006/02/10 聯合報】

推薦》郁坊小館 42年川揚菜功夫

記者錢欽青/專題報導】

「郁坊小館」的呂老闆已經做了42年川揚菜,當初3年4個月學徒生涯,紮紮實實地把爐(爐子,指炒菜)、案(案子,指配菜)、點(點心)、碟(碟子,指冷盤)的本事學全,然後掌勺當廚,20年前創業,選擇小館形態經營,「因為這樣才能完全照顧好品質。」  

脆鱔 過油3次香脆可喜

「最早我到那兒吃脆鱔,老闆自己下廚做,我聽見廚房唰一聲過了一次油,過一會兒又唰了一聲,又過了一次油,之後又第三次唰聲過油,我就說:這脆鱔可以吃了!後來熟了就變成朋友了。」逯耀東說。

獅子頭 肥瘦適口汁香肉美

「紅燒獅子頭」以4肥6瘦的比例細切粗斬,再用蔥薑水摔出黏性,煎一煎與大白菜同燴,一口咬下肉汁四溢,不但不膩,還讓人忍不住一口接一口,好吃極了!排成菊花型的「鍋貼」皮酥肉鮮。「維揚干絲」用青蒜、肉絲、火腿絲拌Q軟的干絲,口感和香氣都極佳!「風雞」和「肴肉」也都很道地,充分展現中式料理中各種肉類烹調的美好。

「我們這兒都是上一代帶下一代來吃,上了年紀的達官貴人特別多!」除了好味道之外,價格也很平易近人,點心幾十塊起,需要預訂的大菜也不會超過400塊,可以放心地享用,絕不會破產。

【2006/02/10 聯合報】

推薦》永寶 40年辦桌經驗轉型

【記者錢欽青/專題報導】

「永寶」是少數「辦桌」轉型成功的例子。「我小學4年級就幫不識字的父親陳永寶寫菜單」,第二代老闆陳欽賜說,「當年都由總鋪師開菜單,什麼肉多少斤、什麼菜多少兩,交給客人自己採買,桌椅也是向左鄰右舍商借,廚師唯一做的就是『烹煮』」,後來演變到全部包辦、有小店面、替市議會承接7、8年的筵席,到現在兩層樓的宴客空間與數百桌的外燴能力,40年來生意越做越興旺。

白斬雞 肉鮮皮滑最高境界

逯耀東說:「我跟他們都吃了快20幾年的交情了,店裡賣的是古早味的台菜,有幾個菜做出來也蠻像樣的」。招牌「白斬雞」皮滑肉鮮,帶著些許嚼勁兒,而且做到「骨髓仍帶血、但肉已煮熟」的白斬雞最高境界。「蛋酥白菜」柔糜的滷白菜上撒著噴香的炸雞蛋酥,是道地老台菜。微甜的「雞捲」吃得到荸薺、魚漿、肥肉、瘦肉交融的口感。「乾炸白鯧」酥透入味。「桂竹筍酸菜大腸湯」清爽順口。

店家配菜懷舊台味

「永寶」沒有菜單,通常都是給個預算,讓店裡幫忙配菜。上百坪的備餐區,大型的籠屜冒出熱騰騰的蒸氣,檯面上碩大盤盆一字排開,專用排架上疊滿待加熱的半成品,轉頭回到餐廳裡,台啤酒瓶和芭樂汁伴著菜肴一杯杯下肚,來這裡除了享受實惠的美味之外,還頗有懷舊氛圍呢!

【2006/02/10 聯合報】

順帶一提:今晚我們飯團就要去郁坊小館大開殺戒啦!八道大菜都已經預定好囉,哈哈~~

有誰推薦more
全站分類:休閒生活 美食
自訂分類:飲食好料隨意報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
迴響(5) :
5樓. Das Reich
2006/02/14 07:59
啊啊~~~
【記者王瑞伶/高雄市報導】

著名歷史家逯耀東,十日南下高雄榮民醫院做肺臟腫瘤手術,昨天傍晚因心臟血管舊疾復發,進行第二次手術,到深夜十一時不治。

七十四歲的逯耀東,南下住院開刀非常低調,高雄榮總院長鄭國琪昨晚陪逯耀東進手術房。

逯耀東是在春節前和院方約好,十日南下高雄榮總動手術處理肺臟腫瘤。至於他昨天動刀的心臟血管疾病,據醫護人員表示,雖然是突然發作,但算是舊疾復發。

【記者陳宛茜/台北報導】逯耀東生於一九三三年,江蘇新豐人,台大歷史系、香港新亞書院研究所、台大歷史研究所博士。曾任教香港中文大學歷史系,台大歷史系教授。

逯耀東原本想當記者,但是當時的台大沒有新聞系,他轉念一想,「昨天的新聞便是今天的歷史」,於是改念歷史系,從此走向史學者的道路。著有「中共史學的發展與演變」、「胡適與當代史學家」等史學論著。

當了史家的逯耀東,仍未忘情於新聞志業。一九七


4樓. CATT
2006/02/11 13:19
好的 ! 爆蝦鱔麵 大概絕跡了 !
能燒敢燒好吃的『栗子甲魚』的餐廳,應該是不錯的店。
3樓. CATT
2006/02/11 13:11
劉大掌櫃的名言
魚翅,鮑魚吃膩了,要請他吃飯最好是清粥小菜。
2樓. 小小豆
2006/02/10 17:13
豆腐沾醬油

也是美食家莊伯和,他遍嚐各地美食,最後發覺,豆腐沾醬油最為美味,

有一陣子,害我也跟著這樣吃,結果超想吃肉的,唉!

1樓. scubagolfer
2006/02/10 17:01
爆蝦鱔麵

看逯先生尋家鄉味,想到小弟遍覓「爆蝦鱔麵」。當年《銀翼》的可以,現在到處找不到,剩《天香樓》得個模樣像...

如果網友知道,拜託賜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