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增加記憶力
二、打開經絡
三、放鬆脈搏
四、身心輕安
五、增強心臟功能

六、打通血管
七、增強肌肉力量
八、通暢血液循環

九、減少五臟疾病
十、治愈三高

十一、精神快樂
十二、體形美麗
十三、減少心肌梗塞
十四、增強腎功能
十五、大腦清晰

十六、增強視力
十七、延年益壽
十八、開發智慧
十九、徒步旅行可以提升創造力,有益於大腦健康

每天走路 40-60分鐘,你也能從行走中擁抱長壽、擁有健康。 想長壽,請行走。
行走在各類有氧運動中,是最被醫生們推崇的一種,
對關節沒有負擔,而且可以有效燃燒脂肪。
每天坚持30分钟~60分钟的行走,每周5天,
就可以降低30%~40%患慢性疾病的几率。。
每天給自己大步快走 40 到 50分鐘,
一步一字 。 阿,彌,陀,佛。。。
或者是 。 南,無,阿,彌,陀,佛。。。
或者是 。 嗡,嘛,呢,唄,咪,吽。。。 修福又修慧,健康又自在
正確走路::像馬薩伊人一樣行走
世界上最擅長行走的人是居住在非洲肯尼亞北部的馬薩伊人。
馬薩伊族男子每一天都是在行走中度過的。
原因很簡單,因為他們在草原上放牧,需要行走一整天。
最讓人驚奇的是他們每天走那麼多路,卻毫無倦怠之意。
马萨伊人行走姿势与一般人很不相同,他们在行走时绝少给脊柱和关节造成负担。
马萨伊人行走时脚掌与地面的接触紧密而富有弹性。
具體講,他們在腳後跟著地後,
身體重心沿著腳後跟→腳外側→小腳趾附近→大腳趾順序移動,
猶如雞蛋的滾動一樣,使體重均勻分散在腳掌的各個部位,脊柱受的影響也最小。
想长寿,请行走 想長壽,請行走
1.适度的强力行走方法——像滚鸡蛋一样走 1.適度的強力行走方法——像滾雞蛋一樣走
我们所推荐的适度强力行走,就好像鸡蛋滚动,行走时把重心由脚后跟逐渐移向大拇指,即沿着由脚后跟→脚外侧→小脚趾部位→脚大拇指的顺序接触地面。我們所推薦的適度強力行走,就好像雞蛋滾動,行走時把重心由腳後跟逐漸移向大拇指,即沿著由腳後跟→腳外側→小腳趾部位→腳大拇指的順序接觸地面。 在脚趾全部落地后,用脚大拇指用力蹬踏地面并把另一只脚踢出去,同时后脚跟要连贯地踏出,再沿着脚后跟到脚大拇指的顺序蹬踏地面,如此循环。在腳趾全部落地後,用腳大拇指用力蹬踏地面並把另一隻腳踢出去,同時後腳跟要連貫地踏出,再沿著腳後跟到腳大拇指的順序蹬踏地面,如此循環。
手臂动作 行走时应自然地前后摆动手臂,这样可以解除肩部的疲劳,上肢肌肉也得到较充分锻炼。
呼吸呼吸以深吸一口氣、呼出兩口氣為好,即吸氣和呼氣之比控制在1∶2。
另外采用腹式呼吸比胸式呼吸为好。另外採用腹式呼吸比胸式呼吸為好。
正確的走路法就是不會給腳、膝蓋負擔,長時間走路也不容易疲倦的走路方式。
首先姿勢要正確。
1.背挺直、肩膀不要用力臉朝前,視線望向前方15∼20公尺,不要用到肩膀的力量。
2.手肘微彎、膝蓋伸直
走路的時候手肘稍微彎曲,膝蓋伸直,腳跟先著地,
體重從腳的外側移動到腳尖,由腳尖踢出前進。
3.步伐大小適中,身高×0.3
若是運動快走時,步伐應稍微大一點,約身高×0.5為標準。
4.腳尖踢出的幅度5∼10度
走路的時候兩腳的兩個膝蓋好像要碰在一起的距離,是最好的距離,
腳尖踢出的幅度勿過大,向外5∼10度為宜;而老年人常常會拖著腳走路,
所以自己要注意把腳抬起來走路。
平常走路時可以用自己比較舒服的方式,
但把走路當運動時要特別注意正確的走路方法。
剛開始以走路為運動時,一天可以走30到40分鐘,習慣之後再逐漸加長為佳。
長期走路給身體的好處跟變化...想不到這麼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