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元益糕餅博物館 傳承傳統古禮
【楊梅訊】孔子說:「不知禮,無以立也」可見自古人們對於禮俗的重視。但是到了今日生活步調快速的工商社會,許多禮俗已經逐漸為人所淡忘。
不過在今日還有企業為保存古禮俗而努力,那就是以喜餅起家的郭元益企業,在郭元益糕餅博物館內陳設了豐富完整的禮俗文物與資料,是傳承禮俗教育最好的場所。館內陳列的禮俗包括:
‧生之禮俗區:
「禮」是傳統社會的規範,「俗」是風俗習慣,「禮俗」係道德而通俗化,形見於風尚,即成禮俗,民間禮俗包括歲時禮俗與生命禮俗。
人類歷經出生、嬰幼兒期、青少年期、成年期、老年期以至終老。每一階段的轉換,都是生命中的關鍵期,也就是一個關口。當人們面對關口時,需要年長者或親友的指導與協助度過關口,這些做法,在社會中會形成較固定的模式,也就是「生命禮俗」。
小嬰兒出生會經歷「三朝之禮」、「剃胎毛」、「滿月」、「收涎」、「抓週」等儀禮,長大後有「成年禮」,每年還有生日慶賀,甚至往生也有相關禮俗。這些都會有象徵的糕餅去傳達代表意義,將禮俗與糕餅密切結合,展現生命歷程中期待一切圓滿如意的祝願。
‧婚嫁禮俗區:包括傳統婚嫁古六禮–納采、問名、納吉、納徵、請期、親迎,以模型方式呈現;訂婚結婚時男方及女方所須備辦的相關物品及禮俗介紹。相關備辦之禮品有聘金、聘禮、大餅、囍餅、米香餅、狀元糕、六禮囍糖盒、禮香炮竹、轎斗圓、米、糖、福圓、新郎及新娘之禮六件或十二件(帽子、領帶、衣料、袖釦、領夾、皮帶、皮鞋、襪、手錶等)…等。
婚俗喜慶象徵物則有桌櫃、蓮蕉花、石榴、屎尿盤、子孫桶、竹青、竹梳肉…等;相關禮俗包括挽面、食婚酒桌、打盤、安床、安米篩、扔扇、潑水、踢轎腳、捧柑、過米篩、踏瓦片、跨火盆…等。
‧節慶禮俗區:中國人敬「天」並且祭拜,神界的主神為「玉皇大帝」,支配著人間世界和幽冥世界。以下還有許多分工合作的神,掌管著各式各樣的任務。如「文昌帝君」掌管學校事務;「關聖帝君」掌管商務;「神農大帝」掌農事….等。人為了達到目的,就向各種「神」提出各種祈求,衍生出各種祭拜的禮制,於是民間信仰就此產生。
民間信仰、民俗活動是台灣常民文化的一環,有許多的宗教神祇和各種的祭祀禮俗。祭祀用的牲禮祭品中,涵括各式的糕餅食品,如糖塔、平安糕、龜粿、麻 糬、米荖、荖花球、米香、年糕(甜粿)、發糕(發粿)、菜頭粿、糕仔粒、糕仔包、冬瓜糖、麻荖、鳳梨酥、彎糕、糕仔、草粿、粽子、清涼綠豆糕、巧果、必桃、毛齁、月餅、重陽糕、刈包、春餅、湯圓…等,每一種都有其象徵意義。
收涎抓週活動
為了讓民眾體驗傳統禮俗,該館還設計了生動有趣的"收涎抓週活動",歡迎民眾報名參加。
一、活動場次:2013年起除士林館為每個月舉辦一場之外,楊梅館、新竹館、台中館、高雄館四館皆為每二個月舉辦一場。
二、報名資格:
1.每「一個月」舉辦的館別,報名資格以寶寶國曆生日當月份為範圍(舉例:2012年10月出生的小朋友,報名2013年2月份的收涎活動;國曆2012年2月出生的小朋友,報名2013年2月份的抓週活動)。
2.每「二個月」舉辦的館別,報名資格以寶寶國曆生日該月前後一個月為範圍(舉例:2012年9月至11月出生的小朋友,報名2013年2月份的收涎活動;國曆2012年1月至3月出生的小朋友,報名2013年2月份的抓週活動)。
3.寶寶報名月份,依第三項「報名資格」參加規定予以報名活動場次。避免資料登錄錯誤,請由寶寶之家長親自報名進行確認,勿由他人代理。請依照網路報名場次及時間,於活動日『準時』前往會場報到,並請攜帶小寶寶『兒童手冊』以確認身份。
4.所有郭元益彌月訂戶(寶寶滿月訂購郭元益彌月商品折前2000元者),報名時請提供訂購門市及訂單編號,若未保留訂單號碼,可洽訂購門市或博物館查詢,一張訂單僅可報名一位寶寶(或多胞胎)。彌月顧客下訂後,請於次月5日以後上網登錄報名;因每月1日會將前一個月的彌月訂戶單號匯入報名系統(遇假日則順延至下一上班日匯入)。
三、如遇不可抗力之因素(如風災豪雨),或報名資格不符者及未遵守本活動辦法,該館保有變更或取消活動之權利。
※2014年1月起,郭元益收涎抓週活動全台五館只開放郭元益彌月客戶報名,不再開放非訂戶名額。
禮俗是維繫社會秩序的重要方式,從小教育子弟知禮守禮,有助於良好品格的形成,學校與家長可多利用郭元益糕餅博物館豐富有趣的禮俗陳列,讓孩子在參觀旅遊中對傳統禮俗建立一份尊重與認識。
郭元益糕餅博物館(楊梅館):桃園縣楊梅市幼獅工業區青年路9巷1號
TEL: (03) 496-2201 分機1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