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提供南區身障朋友便利性在地化的服務,勞動局於(11/8)日在新明公有零售市場4樓辦理南區身障職業重建服務據點揭牌茶會,活動由宇多田爵士樂團身障街頭藝人以精彩歌唱表演揭開序幕,由王明德副市長、王安邦局長、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桃竹苗分署陳俊杰科長、黃傅淑香議員、劉仁照議員、桃園市肢體傷殘協進會賴富榮理事長、桃園市腦性痲痺協會何麗梅創會長、桃園市自閉症協進會姜愛雯理事長、桃園市總工會吳忠信顧問、新明市場自治會呂學峰會長等共同揭牌,用愛心形狀呈現12項職重服務的溫暖與支持,彩拼職業重建服務「職涯諮詢、職業輔導評量、職業訓練、庇護性就業、支持性就業、職務再設計」6大服務內容,協助身障朋友共譜人生色彩,找到自己的優勢,在職場上共創職業重建,優勢再現。
勞動局積極推動身心障礙者職業重建業務,有效連結及運用身心障礙者各項職業重建服務資源,4年累計服務超過3萬人次。定額進用身心障礙者之義務單位,合計1,766家,共進用8,725人,足額及超額進用單位計1,591家,比例達90%以上,超額人數為7,211人。106年開辦促進身障街頭藝人就業計畫,目前累計58組街頭藝人,巡演場次超過130場。多元行銷視障按摩,本市視障按摩院、小站及駐點共71處,視障按摩師計有165人,並積極開發視障者非按摩職缺。身心障礙者職業訓練專班,4年累計開辦50班,提供超過700個訓練機會。身障者職務再設計補助超過300件。桃園市身心障礙者庇護工場推動方面,明(11/9)日「亮翌洗衣庇護工場」即將開幕,共計有7家庇護工場,提供72名身心障礙者庇護就業,及11名見習生。未來預定在南門公園(公24)內及民生路的勞教大樓也將設立庇護工場。
王明德副市長表示,本市身心障礙者人口數為82,242人,北區49,448人,南區32,794人,其中身障勞動力超過14,000人,107年求職人次超過6千人次,媒合率超過7成。勞動局身心障礙者職業重建個案管理服務自96年至今服務約8,000名個案,提供接案需求評估、開案、研擬職業重建服務計畫等服務,並依身障者的現況連結資源,協助身障者順利就業。有鑑於桃園南區身障就業需求持續增加,其潛在就業需求量很高,故在中壢新明市場4樓,成立南區身障職業重建服務據點,以提供更適切便利性貼心之服務。本據點設立後,能提供職重全方位之個別化服務,深入服務中壢區、龍潭區、平鎮區、楊梅區之身心障礙朋友。
勞動局局長王安邦表示,桃園是一個族群相當多元的城市,鑒於就業市場的快速變遷,身心障礙者就業議題複雜且多元,針對身心障礙者勞動力的開發、運用及提升,提供適切職業重建服務,以達可近性、便利性及完整性。同時持續秉著熱忱、專業、創新的服務理念,開創和諧新桃園的目標,營造新氣象,創造職業重建優勢再現,就像我們的吉祥物「有頭鹿」一樣,人人有頭路,充滿著幸福、快樂。為促進身心障礙者就業,有職業重建需求的身障朋友南區請洽:桃園市政府勞動局南區身障職業重建服務據點(電話:03-402-0122,地址: 中壢區民權路41號4樓)。北區請洽:桃園市政府身心障礙職業重建窗口(電話:03-333-3814 /03-333-3870,地址: 桃園區縣府路1號3樓)。另本府就業服務處所屬中壢及桃園就業中心也提供一般身障者就業媒合服務。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