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茄
2011/02/15 01:53
瀏覽2,097
迴響2
推薦56
引用0
像照片中的植物是在靠近溪邊的馬路旁發現,整株花果鮮艷顯眼。看花果的形狀,猜想應該是﹝茄科植物﹞,可也費了些許時間才把它的身份給查了出來。多虧網路的發展,資料幾乎無所不包,只怕不懂不怕你查不到,這是現代人的方便。
以下是從【農委會特有生物保育中心植物組調查資料庫】查到的資料。
‧中文名稱:
印度茄
‧英文名稱: Indian Nightshade
‧學名:
Solanum violaceum Ortega
Solanum indicum L.
‧科名: 茄科(Solanaceae)茄屬(Solanum)
‧別名: 鈕仔茄、刺鈕茄、刺天茄、五宅茄、刺柑仔、天茄子、金鈕頭、金紐扭、小顛茄、巴山虎、南天茄、刺頭、細黃茄、細顛茄、刺茄、紫花茄、Bassarassu、Bagao(排灣)
‧原產地: 亞洲熱帶及亞熱帶地區。
‧分佈: 台灣全島低海拔地區。
‧用途: 1. 藥用:有散風、去鬱、解熱、解毒、醒酒、止痢之效主治癱腫、感冒、尿道疾患等功效。性味:全株:微苦、涼,有小毒;根:苦、平,有小毒。效用:根:清熱除濕,袪痰消腫,治風濕痹痛,痧氣腹痛,頭痛,牙痛,咽喉痛,乳蛾,疳積,跌打損傷,瘰癧;全株:消炎止痛,消腫散瘀。治乳蛾,咽喉痛,瘰癧,胃痛,牙痛,偏頭痛,腸癰,疝氣,風濕痛,消化不良,腹脹,瘧疾,癰瘡腫毒,跌打損傷;果實:治傷風咳嗽,牙痛,疝痛。
‧莖: 亞灌木,莖高 1.5~2 公尺,多分枝,全株具毛及刺,刺扁平狀,常反捲。
‧葉:
葉為單葉,互生,具葉柄,柄長 2~3 公分;葉片長 6.5~15 公分,寬 2.5~6 公分,卵形至卵狀長橢圓形,葉基鈍形,葉尖銳形,葉緣為全緣或深裂為羽狀或波狀,葉兩面密生褐色星狀絨毛,主脈有刺;葉與葉脈及柄具扁平刺。
‧花:
花序為總狀花序,小梗 0.5~1.5 公分,腋生,被星狀毛;花萼鐘形,5 裂,裂片三角形;花冠徑 1.5~2 公分,藍紫色或白色,5 裂,裂片闊三角形,密被星狀毛;雄蕊 5 枚,輳合;花絲甚短;花藥長橢圓形,頂端孔裂;子房卵形,光划;花柱長約 0.7 公分,被星狀毛;柱頭頭狀;花期 4~11 月。
‧果實: 果實為漿果,徑約 0.8~1.3 公分,球形,成熟時黃色或血紅色,包裹在開展的宿存萼裂片中,萼片具細刺。
‧特性:
有刺亞灌木,全株有刺,被星狀毛;刺黃色,彎曲。葉一大一小,同節,卵形,長 6.5~15 公分,寬 2.5~6 公分,5~7 波狀淺裂,表面被曲柔毛,背面被毛及皮刺。總狀花序,節間著生;萼片被毛及皮刺;花瓣藍紫色或白色,長 1~2 公分,花冠裂片,外側光滑。漿果,果亮橘色,徑寬 0.8~1.3 公分。
‧更多資料:
http://plant.tesri.gov.tw/plant/ 搜尋 印度茄
邱年永等著 原色臺灣藥用植物圖鑑(2)-174鈕仔茄 p197 南天書局出版
鄭武燦 台灣植物圖鑑 下冊 2547印度茄 p1274 國立編譯館主編
臺灣藥用植物資源名錄 行政院衛生署中醫藥委員會 編 印度茄 92年10月405頁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迴響(2) :
- 2樓. 老四(小克)2011/07/11 16:48人見人愛的剌茄仔」
台灣鄉下有很多這種植物,葉子像茄子,背面長有長長的刺,果實顏色鮮紅,人見人愛,大人說這叫「剌茄仔」。圓圓的果實放在掌上,感覺很輕,因為它是中空的,果籽模樣就像辣椒的果籽,果肉薄薄一層,嚐起來略帶甜味。
謝謝版主費心找出那麼多的相關資料,讓大家進一步瞭解,「刺茄仔」的面目。 - 1樓. 柔不茹剛亦不吐2011/02/27 03:04Thank you.
Dear 念茲 ,
Thanks for very detail information and your sharing, believe you spent lots of time to compost this article.
I appreciate your contribution and I enjoy 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