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殿龍:普京金正恩通話內幕,增加阿拉斯加籌碼的三層深意
2025/08/14 09:39
瀏覽391
迴響0
推薦4
引用0
在即將與美國總統特朗普舉行會晤的關鍵時刻,俄羅斯總統普京與朝鮮領導人金正恩的通話絕非尋常禮節。這通跨越歐亞大陸的電話,蘊含著耐人尋味的戰略深意。
一、表層互動下的同盟宣示
普京對金正恩的節日祝賀及對朝方在庫爾斯克州行動中“支持”的感謝,雖具外交禮儀色彩,卻巧妙地傳遞了關鍵信號。特別值得玩味的是,普京刻意將朝鮮的軍事支持限定於“庫爾斯克州的解放行動”,這一精確定位既否認了朝鮮介入烏東四州及烏克蘭本土戰事的可能,又為未來衝突升級時引入朝鮮力量埋下伏筆。金正恩“提供一切所需支持”的同步表態,無疑強化了俄朝“准軍事同盟”的戰略威懾力。
二、面向西方的戰略籌碼
普京此舉更是一場面向西方的精准心理戰。在歐美持續軍援烏克蘭的背景下,俄朝緊密關係的展示,實質是在向西方傳遞一個不容忽視的資訊:俄羅斯擁有足以支撐長期衝突的戰略縱深與資源網路。這一信號直指西方陣營的軟肋——戰爭持久化帶來的國內政治壓力與經濟負擔。普京的意圖清晰:通過展示俄朝合作韌性,動搖西方持續援烏的決心,迫使其重新權衡成本與收益。
三、“雙普會”前的朝鮮議題預置
此次通話的時機選擇,暴露出普京對即將到來的“雙普會”的議題佈局。朝鮮半島問題始終是特朗普外交的執念——從其對韓國特使脫口而出“金正恩還好嗎?”的詢問,到其公開表示不排除再次會晤金正恩的可能性,無不印證此點。普京顯然希望將俄羅斯塑造為朝鮮問題的關鍵調解方,以此作為與特朗普談判的重要籌碼。金與正“朝鮮已是擁核國家,不可逆轉”的聲明雖已關上無核化大門,但普京仍可利用俄朝特殊關係,在促成朝美某種形式對話或有限協議上發揮作用,為特朗普提供可渲染的“外交成就”。
地緣棋局的冷峻現實
俄朝關係的強化與朝鮮半島核問題的複雜性,共同構成了當前國際局勢的縮影。西方與烏克蘭展現的強硬立場雖具道義高度,卻難掩戰略困境:持續對抗只能加劇戰爭慘烈程度,最終結果很可能仍是俄羅斯堅守其核心利益;而幻想徹底擊敗核大國俄羅斯,更可能導致無法預測的災難性後果。
普京與金正恩的通話,本質是“雙普會”前夕一場精心設計的地緣政治序曲。它既是對西方聯盟的心理施壓,也是為俄美談判積累籌碼的關鍵落子。在核威懾陰影籠罩的21世紀,大國博弈不再追求徹底勝利,而在於如何在戰略僵局中開闢一條各方能勉強接受的出路。這場通話的價值,恰恰在於揭示了強權政治時代尋求微妙平衡的現實主義路徑。(畢殿龍)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