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卷三: 蛔蟲狀的國度 來到智利首都聖地牙哥
2008/05/17 12:30
瀏覽1,440
迴響0
推薦5
引用0
到達智利的首都聖地牙哥 (Santiago) 時是1月底,正是當地的盛夏時分。

就國土形狀來看,智利是全世界最有名的「修長」國度。東西距離雖短,通常不會超過200公里,相當於台灣的寬度。但由北到南卻延綿了6、7千公里, 等於是台灣由南到北距離的20幾倍。


說它「修長」其實還不太能形容其國土形狀的畸形,「蛔蟲般的長條形」還比較能道出它的奇特 (會拿這做比方,大概是我大學上過寄生蟲學的後遺症)。在這「蛔蟲狀」國度,聖地牙哥正好位於國土中心,由此飛往國境極北或極南都差不多要3個小時。開車則至少4、5天。

其實,智利並不算是個常登上國際新聞版面的國家。但2006年1月,在總統大選的第二回合投票,智利選出了他們國家史上的第一位女總統──蜜雪兒
巴謝雷 (Michele Bachelet)。因著這樣的歷史性事件,從紐約時報(New York
Times)到英國國家廣播公司BBC都對此大書特書。

其實,巴謝雷並不是拉丁美洲第一個女性國家元首。阿根廷及尼加拉瓜都曾經有過女總統。但她卻是第一位不靠有個名人先生或父親而當選上國家元首的拉
美女性。而今年初曾以軍權統治智利17年的皮諾契 (Auguston Pinochet) 將軍,在來不及受審即過世的新聞,也在國際新聞版面炒作了好幾天。



從皮諾契獨裁時期開始,智利的經濟表現就已站穩腳步。1990重回民主體制後,過去十幾年智利經濟表現更是亮眼。如今政經都算是拉美國家中的翹楚。在聖地牙哥街頭走走,感覺這國家在南美洲也許是最先進的。不像布宜諾斯艾利斯歐風濃厚卻殘破,也不像里約美麗繁榮卻治安敗壞。

在聖地牙哥街頭走走,感覺有些像馬德里。有一國首善之都的繁華、整齊,及怡人市容。可惜也像馬德里,在現代化外表下卻沒太多特色,連市中心的舊市
區都沒什麼古色古香的歷史建築。因本身是首都兼第一大城,整個都會區有5、6百萬人,相當於全智利人口的三分之一,令人感覺擁擠。再加上因為位於山谷裡,四面環山,夏天特別地熱,空氣品質也不好。不過還好是地中海型氣候,夏天雖熱但乾燥,倒不會讓人揮汗如雨。

我住的旅館就在市中心,離主廣場及大教堂 (Cathedral)走兩條街就到了。聖地牙哥也有好幾線的捷運地鐵,非常方便,也很乾淨。就算不懂西文,自己到處趴趴走也不會很困難。也許因為地鐵方便,景點又不多,聖地牙哥大概一天就可以看完了。也難怪大部分來智利的外國觀光客,在聖地牙哥都待得不太久。

其實遊聖地牙哥、瓦帕萊索,及普空,在智利全部加起來的時間還不到一個星期。真正看到的智利,也只有中部農業區,最大的兩個城市,及很觀光化的湖泊區,並沒有特別體會到這個國家的精髓。

以後自己再來看南方的峽灣區,美景懾人的百內國家公園,或者是北部的阿塔卡馬沙漠(Atacama Desert)吧,我想。

老實說,智利是個有點好玩,但卻又不是特別好玩的國家。很多它有的風景,別的國家也可以看到 (像挪威也有壯麗的峽灣區,紐西蘭則有更秀麗的湖泊帶)。

首都聖地牙哥雖進步方便,但並沒有什麼特色。文化上,智利沒有北鄰秘魯及玻利維亞那樣有深濃的印第安原住民文化影響,更沒有一堆壯觀的印加帝國古
蹟;也沒有東鄰阿根廷那樣流露著濃厚歐風。他們的飲食也沒什麼特色,大部分的餐館吃到的菜都不怎麼樣。最好的大概就是智利的葡萄酒了!不論是紅酒、白酒,品質多在水準之上,價格也非常公道。

總之,在南美洲,安定進步的智利反而算是比較不特出的國家,但也因為這國家比較進步,治安也不壞,旅遊起來還蠻順的 (當然會說英文的人不多,所以要自助旅行最好先學一些基本的西班牙文字彙)。

由聖地牙哥到瓦帕萊索的遊覽車非常乾淨,還可以畫座位,車上也有賣便宜的飲料,比美國素質不高的灰狗巴士(Greyhound)搭起來舒適多了。真要在智利自助旅行,搭公車一路由南玩到北是不會太困難的。



在照片上按一下滑鼠就可看到此照片的放大版


主廣場的大教堂,拉丁美洲的教堂通常都很雄偉。



總統府 (?):蜜雪兒‧巴謝雷 的辦公室應該就在這裡。



街頭一隅。



前總統 阿言得 (Salvador Allende) 的紀念雕像。這位左派總統提拔了皮諾契將軍 (Pinochet)
為參謀總長,卻在皮諾契 帶領的1973年軍事政變中陣亡。



聖塔露西亞山坡公園上看聖地牙哥。這城市看起來是沒什麼特色。



另一張在聖塔露西亞山坡公園拍的照片。


有誰推薦more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