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輸入/輸出系統(BIOS)
定義 BIOS:
一個韌體程式( Firmware program),儲存在惟讀記憶體(ROM Memory),提供最基本的硬體初始化(initialize)、周邊控制的必要程式碼(通常由組合語言寫成)。
BIOS in ROM
BIOS 就存放在主機板上的一顆 Rom裡,而 x86 硬體特性就是設計成,在開機的一瞬間,CPU 從主機板上的 BIOS 晶片內取得程式碼,也就是由 BIOS 內部的程式碼掌控電腦的初始動作。 而 BIOS Rom 平時是設定成唯讀狀態,必需藉由特定工具才可以加以修改、抹除。
注意: 其它的週邊也有自已的 BIOS Rom 像是顯示卡(video-card)、高階網路卡(NIC)..等,因為較複雜的外接週邊硬體設計差異很大,各自有其獨特初始動作,所以廠商會另外加上 BIOS Rom。
執行 BIOS 的目的與基本流程
一般 BIOS 最重要的工作有下列幾點:
1. 開機自我檢測 POST(Power On Self Test):
一開機時系統將控制權交給 BIOS 時,它會先檢查 CPU 暫存器(Registers)、旗標(Flags)是否運作正常,接著檢查像是 8254 計時器(timer)、8259A 可程式中斷控制器(Programmable Interrupt Controller)、8237 直接記憶體存取控制器(DMA controller)。
2. 初使化&測試(Initial&Test):
初使化晶片組(Chipset)、記憶體(RAM)、Video-card 還有相關周邊的暫存器,並測試是否可正常工作。
3. 初使化(Initialize):
依照該晶片組的技術文件的規定,對暫存器填值、改位元或旗標的動作,使其可正常工作。
4. 記錄系統的設定值:
把系統設定值像是日期、時間、硬體設定..等,存入 CMOS。
5. 將常駐程式(Runtime Program) 常駐於記憶體(Memory):
以提供作業系統(OS)或應用程式呼叫。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