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
您的孩子愛告狀嗎?
2009/09/24 22:37
瀏覽2,780
迴響1
推薦36
引用0

最近經常有學生遇到一點小事就來向我告狀:「老師,他剛才罵髒話!」「老師,他在走廊跑步。」「老師,他罵XXX呆瓜」……諸如此類的打小報告;有些老師認爲這些告狀的孩子敢於向老師反映情況,值得表揚,但我卻持不同的看法。
喜歡打小報告是多數孩子的天性,也反映了孩子心裡已經初步形成了判斷是非的能力,但這種判斷還帶有幼稚性,也就是孩子會太注意別人身上的缺點,這種情況下,如果老師或家長鼓勵孩子告狀,可能會産生不少消極的負面影響:會讓孩子習慣批評別人缺失,而看不到自己身上的缺點。另外孩子告狀打小報告的同時,也容易引起同儕關係的緊張,更嚴重者造成班上同學間的對立,這種情況會擴及班上多數人,使告狀的孩子被孤立或被忽視,不利於孩子健康人格的建立,更不利於教師的班級經營。
因此,個人認為當孩子因小事而向老師告狀時,老師應鼓勵孩子最好的方式是能當面指出別人的缺點,並引導孩子在正確看待別人缺點的同時,也要反省自己是否也有相同的毛病。當然,不鼓勵孩子告狀,並非鼓勵孩子爲同伴護短,當孩子因爲同伴犯了比較嚴重的錯誤來告狀時,老師應當認真處理雙方的問題所在;如果孩子是因爲受了委屈來告狀的,老師應給予適當的安慰,幫助撫平孩子心中的不滿情緒,同時查明情況,給雙方一個滿意交待,維持學生對老師的信任感。
「可惡之人亦有其可愛之處」,我們應教導孩子學習欣賞別人的優點,因為許多孩子的告狀行為是起因於過度在意別人的行為,受其一言一行所制約,容不下對方絲毫差錯,甚至常會誇大其實,例如:不小心的碰撞,可能被誤解為「他故意打我」。
把孩子的問題回歸到孩子的身上,老師除了傾聽孩子的抱怨和訴求,引導他自對解決問題的信心,並且提醒相關的社交技巧,讓他們學著去解決自己的紛爭吧!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迴響(1) :
- 1樓. 時和2009/09/25 15:35能掌握班級的老師
都有一堆的線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