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午與跟一位家長談到對孩子的獎勵方法,這位家長總是以「金錢獎勵法」來鼓勵孩子,例如:只要孩子幫忙做家事,就會發給豐厚的「報酬」,成績進步或考試滿分都有額外的「獎金」,而犯錯或退步則會相對扣減獎賞,到底這種方法對孩子的成長教育是否有利呢?
她並說很早就和兒子約法三章,如:掃地十元、倒垃圾五元、洗碗十元、小考一百分二十元、大考一百分五十元……等,當兒子達成任務時,立即給予獎賞,孩子也樂此不疲,常主動做好家事等著領獎金,學業方面也一直維持在中上程度;有時下樓幫忙買東西,找零也當作是給孩子跑腿的代價,所以兒子小時就懂得如何盤算買什麼東西比較划算,才能讓省下來留給自己的錢更多。每隔一段時間,會看到兒子就會把撲滿裡所儲蓄的錢倒出來數,心中似乎期待買一些父母不同意買的電動玩具或漫畫之類的,所以非常珍惜每一次的賺錢機會。不過,幾年下來,最近這位家長開始有了一些困擾,當孩子漸漸長大,開始有了自己的想法,更迷上了模型玩具組裝,於是就常拿自己辛苦存下的錢買,只要父母稍微持反對意見,孩子就理直氣壯回應:「這是我賺來的,我有權力自己決定怎麼用!」
「金錢獎勵法」的確實可以增強孩子做事的積極性,也能讓孩子體會辛苦付出所得到的代價,但這位家長卻忘了金錢獎勵只能收到短期效果,容易使孩子變得功利,另外有些孩子若不懂得怎麽存錢及花錢,可能出現浪費的情況。因此,單純用金錢來滿足或激勵孩子,對孩子的成長是利多於弊的,也不是長遠之計。其實,用金錢來獎賞孩子偶一為之就好,只能算是一種輔助的教育手段,當孩子有受到大人肯定、欣賞和表揚的心理需求時,能滿足這種需求的方法很多種:一個擁抱或親吻、一句真心的讚美、一件小禮物等,同樣都能達到良好的效果。而且精神上的獎勵效果持久性較長,隨著孩子年齡的增加,精神的鼓勵應漸漸取代金錢物質上的獎勵。
另外,在教育的過程中,任何獎勵的手段都不是目的,只是對孩子的行爲在某種程度上的肯定;有些家長給孩子的獎勵太多了,從日常生活到學習,不停地給予金錢獎勵,這會讓孩子覺得自己努力的「唯一」結果是爲了獎勵,這樣其實對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與習慣有很大的負面效應。如果一切都滿足孩子的要求,孩子可以輕易得到想要的東西,獎勵對孩子就失去了吸引力,獎勵的效果也就大打折扣了。有時當孩子獲得獎勵時,不要立即兌現,可以延後幾天再兌現獎勵,這樣做的好處在於能維持孩子的積極性,也可以做為孩子要求自己成長的動力,我們要讓孩子知道:不是爲了獎勵才去要求自己做到。
(圖片為網路搜尋所得,版權為原著作人所有)
- 6樓. 訪竹2009/07/11 13:11孩子
以金錢來吸引.孩子一開始的存心.動機.目的. - 5樓. MmMm2009/07/02 23:29零用錢
上禮拜也剛好與鄰居媽媽談到零用錢一事,這位媽媽說她很少給零用錢,而是以全家可以一起出遊或是吃飯作為獎勵 - 4樓. 馬蹄2009/07/01 23:17*_*
在我家是沒有金錢獎勵這件事情的,做的好,幫忙做家事,考試前幾名,都是應該的!沒有特別待遇...不過,考完試,或是某些時候,全家好好吃一頓就是獎勵了,平常就是口頭的贊賞,我們從不吝惜..
還有其他機制去教養小孩,我覺得從小訓練好了,長大就很輕鬆.
- 3樓.2009/06/29 15:40^^
我家是以記分為獎勵..分數盡量以主動為記分標準..
每星期結算分數..一分二元...
但這些錢孩子們必須用來支付自己的學費及午餐費或買玩具...
希望孩子們有榮譽心及學會運用錢及儲蓄...
- 2樓. 珊妮2009/06/27 22:42耕耘 = ?收穫
老師好(ゝ∀・)
把各職等家事分工和課業成績各別標立金錢獎勵,
粉厲害吧!! 把乏味的家事用企業經營管理,
只要再多教小孩把一分一毛錢妥善保存另有重賞 (๑→ܫ←)
哪個小孩有此定性...以後就是經濟部長或CEO了(o☻ܫ☻o)
金錢獎勵之誘人像傳染病一樣在班上同學口耳間傳遞到父母親耳裡,
感性的誇獎肯定孩子優點強項的獎勵比白花花的金錢更牢靠。對ㄚ,其實也不是金錢獎勵不能用,
要有相關的配套措施來教育孩子,
孩子們同儕間一定會相互比較,
重點是要給孩子一個觀念:比較時要多方面一起看,而不是單方面的相比!
謝謝珊妮這麼用心的回應!感動中........
氣質老師 於 2009/07/02 00:29回覆 - 1樓. 第437號貓腳印2009/06/25 22:24小孩考100分要不要給獎勵?
曾經有朋友這麼問貓腳印,很不完全的問題,讓貓腳印很難回答....
應該會吧!朋友說貓腳印太寵小孩了。不過以貓腳印得資質,可生不出每一次都考100的小鬼呀.... 100分會給,80分不給,因為考100難得,考80是應該的。
朋友又問,你會給什麼獎勵?錢?玩具?還是什麼?貓腳印開玩笑,獎勵是不用被打!^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