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教養新趨勢-易子而教
2009/04/11 22:30
瀏覽5,297
迴響2
推薦53
引用0

  常聽很多家長抱怨,現在的孩子不愁吃、不愁穿,接受外界資訊的管道太多了,所以把自己小時候的那一套拿來教他們是行不通的,所謂「此一時也,彼一時也」,教養孩子的觀念必須跟的上時代。前陣子,一篇報導引起了我的興趣:在家庭中養成陋習、不易教育的子女,如果能改變他們的生活環境,將他們置於另一個家庭環境中成長及教育,說不定會脫胎換骨,也或許能彌補某一方面的欠缺,並學到別人的優點。

  其實這種「易子而教」的觀念古來有之。孟子離婁篇曾記載:公孫丑日:「君子不教子,何也?」孟子日:「勢不行也,教者必以正,以正不行,繼之以怒;繼之以怒,則反夷矣。夫子教我以正,夫子未出於正也。則是父子相夷也。父子相夷則惡矣,古者易子而教之,父子之間不責善,責善則離,離則不祥莫大焉。」即是說明了教養過程中為了不傷父子親情天性,將自己的孩子託給別人教育,而自己則教育其他孩子。

  尤其現在單親家庭、隔代教養、外配家庭的比例漸升,這些家庭背景成長的孩子,有些得不到父母親足夠的關愛,有些則是過份溺愛,有些則可能有母語文化認同的問題,若能讓這些孩子利用暑假期間到別的家庭住一段時間,透過這種「易子教育」的方式,讓孩子換了一個新環境,接受另一種家庭教育,或許能改掉孩子原本在自己家裡改不掉的壞毛病,並能 有效提高了孩子的社會適應能力 。

  每個父母都有不同的職業、興趣和態度,每個家庭都有各自的優勢。如:有的父母喜歡讀書和研究,有的父母擅長技能和運動,有的父母擅長說理,有的父母偏重體驗生活,「易子而教」的作法可以讓孩子獲得較爲全面的教育,因而有利於身心的和諧發展。但實施前一定要在雙方家庭充分溝通後再進行,這會讓家庭中的成員暫時失去血緣關係,取而代之的是充分授權和信任,雙方父母先前的心理調適很重要。

  再者,現今獨生子女的家庭漸增,很多家庭的孩子並沒有兄弟姊妹的玩伴,然而「易子而教」也提供了一個新的生活和娛樂空間,緩和了這些孩子長期生活在成人世界中的無奈和煩惱。在有同儕年齡相近的家庭環境中,他們更能體會分享、溝通、尊重,在某種程度上,也能達成心理上的一種平衡。面對這項教養的新趨勢,您能接受嗎?

                 (圖片為網路搜尋所得,版權為原著作權人所有)

有誰推薦more
全站分類:時事評論 教育文化
自訂分類:教學省思
迴響(2) :
2樓. 主恩滿溢的小白兔
2009/04/13 16:16
新嘗試

「易子而教」立意很好,因為父母對自己的孩子總是過多期待,

不過真要實施,雙方父母得要有勇氣及百分之百的信任與承擔,

孩子也要有認同的心,否則會以為父母不要他而心存憎恨,

那就得不償失了。

謝謝小白兔的回饋,

所以若要真的實施,

雙方家庭的心理建設要準備好,

父母和孩子間也要先建立一些共識,

以渡假的心情來看待這件事,

不要給予孩子太多的壓力及束縛~

氣質老師2009/04/13 22:31回覆
1樓. 樂在其中
2009/04/12 14:44
人生導師

易子而教應該說是為小孩找對「人生的導師」,確實自己要教自己的小孩不容易,有時會造成對立反效果。

我一位長輩就替他小孩找了許多老師,都被故意氣走,最後找到一位鋼琴老師,┘與她無所不談,交頭接耳無障礙,建立了「人生導師 」關係。小孩有心事大都不會跟父母親談,氣氛不對,親情都難保。所以替小孩找一位人生導師,讓他們在成長過程中,能有自己適合的諮商對象,對小孩來說,就如長輩,可以有寬廣的接納意見,不會走極端。

人生就是要有伴,無論年紀多寡,年紀輕的比較難有長輩扶持,同伴中思維也相差不多。從個人老師中挑選一位適合「人生導師 」,是不錯的方式。

"人生導師"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猶如貴人,

引領孩子前進,

然而易l;子而教卻是孩子整個舊經驗的改造與省思~

謝謝樂在其中的分享!

氣質老師2009/04/12 22:06回覆
發表迴響

會員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