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Trawler Yacht and Arthur DeFever
2013/10/24 20:22
瀏覽427
迴響0
推薦3
引用0


玩帆船的有些是為了cruising,開個船這個港跑跑,那個港停停,偶爾還可以越個洋。但是有些人年紀大了些,覺得弄帆有些麻煩,也有人覺得帆船要看風而且太慢,所以航期時間潮流不太容易掌握,各種不同的人,很多人喜歡開powerboat也希望cruising,這些人就常會選擇Trawler。

Trawler和一般Motoryacht最大的不同在於船速,Trawler一般是Displacement (或 semi-displacement) hull,用的引擎很小,四十呎的trawler常常用120-150hp的單引擎,跑個8 knot就很高興,一小時也不過燒2.5加侖,這樣一方面航程就可以很遠,800加侖油箱就可以從SF開到夏威夷了。另一方面,比起planning hull的motoryacht,也可以省很多油錢(mile per gallon大約一倍左右),算是時間換取金錢,而且因為引擎小,有時還是單引擎,船速低船身結構也可以輕些,船就會便宜很多。cruising一般帶的家當都很重,所以用displacement hull也很合理。四十幾尺的Trawler一般跟五十幾尺的帆船空間大小相近而且視野更好,價格也相當,因為帆船的帆和rigging都算是消耗品而且都很貴。

台灣70-80年代剛開始造船時trawler做最多,現在比較少了,其實這樣的船很適合很多人的需要,去cruising還一小時付得起20加侖以上油錢的人不很多。Trawler就相對容易負擔些。Kadey-Krogen, Nordhavn, Grand Bank, DeFever都是有代表性的trawler。

說到DeFever,今年有好幾位大老級的Yacht Designer過世,Arthur DeFever就是一位,Art DeFever年紀很大但是生前十分活躍,前些年我們這裡boat show都還常看到他。DeFever算是最早期把seaworthy的漁船設計改變成遊艇設計的人(另一位是更早的Ed Monk),DeFever的船都是以堅固耐操成名,早期的設計40', 44', 48', 49'的Trawler都曾在台灣代工,而且現在都還有在大陸生產。我很喜歡44'的設計,是我很久以前的dream boat,也差一點買過一條48,那條船陰錯陽差沒買到,結果後來那筆錢在dot com股票中全數敗光,我常開玩笑,丟到水裡買船都還會浮呢!哈哈。

近年來crusing powercat也佔了一席地位,因為同樣的油耗下,速度要快些(10節),但是去長程越洋的還是不多,用的hull design跟Sailing cat相近,PDQ算是代表。

要尋找trawler的知識,PassageMaker這本雜誌是最重要的地方。

有誰推薦more
全站分類:興趣嗜好 其他
自訂分類:不分類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