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8/18 | Amy Hung/台灣留學生
90年代我赴美國攻讀研究所,在國際新生訓練會上認識了一位明眸皓齒的江蘇女孩。她跟我聊得最多的還是青梅竹馬的男友。她說出國時對方也幫忙籌錢,開心地形容自己是先來探路,明年男友也要來就讀了。她在提到男友時總忍不住甜笑,眼神更是閃閃發亮。
當時台幣對美金匯率極強勢,台灣留學生註冊完後,往往馬上買車,住不慣宿舍的甚至就買房搬出去。也許因為該校大陸留學生還不多,而且這群聰明優秀的大陸學生除了讀書,還有打工賺生活費的壓力,所以這位江蘇女孩總是跟著台灣人一起行動。每周她總會主動來找我與室友,搭便車去採購日常用品,或利用周末去遊玩。考量到她的狀況,大家不曾要求她分擔油資或餐費。但時日久了,雙方的經濟差異還是讓我們漸行漸遠。
碩士第二年時,某日我在圖書館,坐在旁邊的一位大陸新生跟我開始攀談,他批評台灣的政治,堅稱台灣必須盡快回歸祖國懷抱。我一向不回應這種話題,但隨著他嗓門越來越大,我的火氣也上來了,正在雙方就要拍桌對罵時,這位江蘇女孩剛好出現,流利的口舌把那位新生壓的啞口無言。事情平息後我邀女孩去咖啡廳敘舊,才注意到她身邊一位高大帥氣的美國男生,她介紹說這是她男友,正在攻讀當時最熱門的資訊博士。回家後跟朋友聊起,有人說女孩聰明,有人說女孩勢利,但年輕的我們生活中有許多更有趣的事,這個女孩也很快被我們拋諸腦後。
畢業典禮那天是我最後一次見到江蘇女孩。穿上畢業袍的我們是當天的主角,許多家長特地從台灣來參加典禮,正當大家熱熱鬧鬧拍照時,我又遇上了她。互道恭喜後,她跟我介紹身邊的美國人是她的新婚丈夫,另外一對很和藹的老夫婦是她的公婆,此外她身邊沒有別人了,沒有任何朋友,也沒有大陸來的親屬。江蘇女孩離開去跟其他台灣學生寒暄時,老夫婦跟我說起他們多喜歡中華文化,多欣賞江蘇女孩的溫婉賢慧。
去年陪朋友探望她在美國讀書的女兒。年輕的台灣女孩帶我們參觀大學校區附近新完工的漂亮大樓,想要說服媽媽同意讓她搬離宿舍來這裡租屋,這時電梯正好走出一對身著名牌服裝的華人情侶,我們忍不住目送他們坐進一部美金數十萬的跑車呼嘯而去。台灣女孩說那是一對北京人,住在華廈頂樓。一問管理員才知這棟樓大部分的業主都是大陸留學生,有人讀完書就留下來工作定居;有人回國時把房子賣掉,說這樣比租房還划算;有人一買好幾個單位,除了自住的還分租出去,直接當起包租公。台灣女孩邊聽邊生氣,說為數眾多的大陸學生中,很多人都只是想來過過洋墨水,又炒高當地房地產,害其他國際學生找不到理想租屋處。
多次進出大陸,看著城市的風貌不停的改變,人們的裝扮越來越時尚,生活步調越來越匆忙,我也越來相信大陸將來可能取代美國的霸主地位。但我對大陸最深的印象,永遠停留在那位江蘇女孩的臉孔上,我真心祝福希望她最終尋得了自己想要的幸福。
旺報《台灣人看大陸》專欄投稿請寄:hlu@mail.chinatimes.com.tw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
- 1樓. kimmydefaru2011/09/01 20:09米兔
我也是九零年代初去美國念研究所的,那個時代的中國留學生的確都比較克勤克儉,據說大多都是拿獎學金來的(我曾問一個中國留學生說為啥我們新聞所沒有中國學生,他說應該是你們的獎學金名額少吧,沒有獎學金是來不了的);當年本母校排名第一的外籍學生據說是台灣學生,中國學生第二,想來現在應該早就超越台灣學生了吧;我沒有遇過像江蘇女孩那樣的人,但有經驗是有一次上英文課(外籍生必修)後,一個念北大英語系(很懷疑為啥她念英語系但卻沒考過校內檢定考還要來上英文?)出身的女孩邀我去書店,然後居然要跟我借錢買書(很貴的課本),我說沒錢她還不放棄說那卡呢?我只好繼續掰說沒帶...當時年紀小所以受到很大衝擊,現在才知道這種人到處都有,並不等於中國學生都是這樣...此外我沒遇過批評台灣政治的中國學生,也許是沒有密切接觸吧,只有一次有一個男生批評說,瓊瑤劇有啥好看之類的...結果現在中國在重拍還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