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分類:字詞解析(17)
- 2017/06/15 16:17
小Y告訴我,他的小學老師是這麼教的──「大多」表示大多數、通常,可以容許例外;而「大都」則是全部、完全的意思,不容許例外,是一種絕對的概念。 小朋友總是輕易相信老師的,小Y自然也接受了灌輸,對小學老師...
瀏覽:14,916迴響:0推薦:1 - 2013/12/15 10:41
形容情況愈來愈糟,有人認為該用「每況愈下」,也有人主張「每下愈況」才是正解。到底哪個才對呢? 支持「每下愈況」者,大抵都是拿《莊子.知北遊》這段話當作證據: 東郭子問於莊子曰:「所謂道,惡乎在?」...
瀏覽:4,689迴響:1推薦:19 - 2013/05/10 10:29
閩南話講雙腿因劇烈運動而痠疼,一般多寫成「鐵腿」。我們會叫體魄強健有力的人「鐵人」,那麼「鐵腿」就應該像鐵一般勇健耐操才對,怎麼反倒是痠疼無力了才叫「鐵腿」呢? 其實「鐵腿」只是俗寫訛傳,本字應作「牚...
瀏覽:5,883迴響:0推薦:17 - 2012/09/19 11:00
在一些講究禮貌的場合,人們為了表現自己的教養和對他人的敬重,往往會使用自謙詞稱呼自己,以「卑己」的方式達到「尊人」的目的。「敝人」是現今常見的自謙詞之一,但有些朋友卻認為此詞用法不妥,應作「鄙人」才對...
瀏覽:167,104迴響:0推薦:23 - 2012/08/09 15:02
「心無旁騖」的「騖」,有人主張應該是「鶩」。這倆字讀音相同,字形又非常近似,真要分辨出是非曲直,或許可從字源分析著手。 「騖」的本義是「亂跑」,從部首「馬」可知這是從馬匹奔馳的形象發展出來的詞語。馬匹...
瀏覽:25,981迴響:0推薦:26 - 2011/02/06 13:57

兔年流行說兔,但您知道「兔」為什麼寫成「兔」?它和筆畫只差一點的「免」有什麼分別呢? 「兔」的古文字寫法就是一隻兔子的側面造形,具體形象地描繪出兔子的特徵──長耳朵、短尾巴,還有圓呼呼的身軀。演化成現...
瀏覽:8,556迴響:0推薦:27 - 2010/11/04 20:59
每逢選舉季節,候選人無不使出渾身解數招徠選票,期使自己能在選舉中獲益。古人有云「君子之爭」,現代人也都知道何謂「運動家之精神」,然而縱觀近年來的選舉,真正能讓社會大眾沒有負面觀感者能有幾回?舉目所及,...
瀏覽:2,806迴響:0推薦:11 - 2010/10/02 15:44
五個月前,筆者曾在本部落格發表〈嘿!你在做閱讀的動作嗎?〉一文,提到我們平時常見的幾種「廢話」。現在再舉一個常見於媒體的「國際間」。 「國際間」有甚麼問題?可能很多讀者不知道──其實「際」和「間」的意...
瀏覽:1,735迴響:0推薦:16 - 2010/05/17 10:55
我們平常說話時,或許是由於說話的速度較快,也不像寫文章可以字斟句酌、反覆琢磨,所以很容易不經意地口誤,或是未經深思熟慮地講口頭禪。這些現象若是不妨礙語意表達,倒也無可厚非。只是在表達的過程裡充斥太多廢...
瀏覽:3,421迴響:0推薦:23 - 2010/05/04 13:29
民國96年3月28日上午,立法院教育及文化委員會某立委於質詢時用了「搞好」二字,當場被兼具中研院院士身分的教育部長「糾正」: 這個字是中國大陸的一個習慣用語,不要再「亂搞」了、不要「搞來搞去」,對...
瀏覽:5,110迴響:0推薦:12 - 2010/04/26 09:05
降水機率預報是預報人員根據各種氣象資料,經過整理、分析、研判、討論後,預測出在某一地區及一定時段內降水機會的百分數。這只是預測降水的〝機會〞有多少,可不保證百分之百的! 這是中央氣象局解釋「何謂降...
瀏覽:2,871迴響:0推薦:7 - 2010/04/19 11:05
臺灣有句相當發人深省的俗語──「吃人一口,還人一斗。」人們對於曾經伸出援手幫助自己,或是在團隊之中奉獻心力的人,總不吝以各種方式表達感謝之意。這本是人際互動的優良品德,然而若因不瞭解語義而誤用詞語,就...
瀏覽:52,667迴響:0推薦:11 - 2010/04/13 11:12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收錄了兩個音同字異的詞條──「籍籍無名」和「寂寂無名」,前者的意思是「沒有名氣,不為他人所知」,後者的解釋為「不出名,不為他人所知」,其意義完全一樣。這是否表示二者可以相通,我們...
瀏覽:25,200迴響:0推薦:12 - 2010/04/12 12:00
孟子說:「人之所以異於禽獸者幾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孟子‧離婁下》)而這使人與禽獸有別的「幾希」,就是禮樂教化。在「禮」的約束之下,人與人的互動得以有所遵循,並從而建立屬於人類社會的文明規範。...
瀏覽:25,163迴響:0推薦:14 - 2010/04/10 11:10
相信許多朋友亦有同感,臺灣積習已久的差不多心態正快速腐蝕我們的語文環境,人們愈來愈不在意自己是否寫錯字讀錯音。殊不知一丁點兒的語文差錯,在語意的表達上竟可能造成天壤之別!就拿「券/卷」倆字來說,許多人...
瀏覽:79,623迴響:0推薦:11 - 2010/04/08 09:12
「啟事」和「啟示」是兩個讀音相同,但卻完全不能互通的詞。我們常在各式媒體或招貼上看見諸如「尋犬啟示」、「徵人啟示」、「警告啟示」、「道歉啟示」之類的用例,其實都是誤解了「啟示」一詞的意涵。「啟事」與「...
瀏覽:12,402迴響:0推薦:5 - 2010/04/07 08:57
我們形容一個人執意要做某件事,常常會說他「一味」如何如何,但也有不少人使用「一昧」。這兩個詞的形體和讀音都相當近似,到底能不能通用呢? 「一味」的源流 「味」的本義是「滋味」,也就是舌頭品嘗食...
瀏覽:47,530迴響:0推薦: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