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看著ECFA六月底就要簽署了,對於這麼重要的議題,「飛碟晚餐」主持人陳揮文常常說,許多媒體不是不談,就是抓不到重點。我之所以注意到陳揮文的評論,原因是我每天下班開車時都聽他的節目,而他花了很多的時間在談ECFA。我對陳揮文的觀點有的贊成,有的反對,套一句他常說的話,「這才正常」。陳揮文常常用邏輯來作判斷發議論,這是對的,但是當他指責別人(他指責的人可多了)沒有邏輯時,往往自己也犯了邏輯甚至常識的錯誤,且待我就幾個重要觀點來分析一下。
陳揮文最常提到的一個問題,是我們為什麼必須先跟大陸簽ECFA,才能跟其他國家簽FTA。這個答案看來很簡單,就是大陸鴨霸,不准別的國家跟我們簽FTA。可是我們不能夠否認,全世界承認中華民國的國家少的可憐,大部分的國家是承認中共的,陳揮文的問題,至少在現實上是無解的,你總不能說,這些國家都混蛋,幹嘛聽那個流氓的話?我們台灣要立足於世界,就必須多交朋友,沒有外交關係,經貿文化也是不得不然的選擇。全球化的趨勢既不可擋,我們要走向世界,現在看來現實上就必須要透過中國,否則就要費盡力氣,還會到處碰壁。這是不得不然耳,我們總要面對現實,生存都出問題,還談什麼國格?
其次是讓利問題,陳揮文一再強調,東協這些國家應該跳起來跟中共抗議,為什麼讓給台灣那麼多。讓利者,當然是統戰,但是誰能夠否認,讓利是對台灣有利的?大陸讓利,我們為什麼不笑納?正正當當的貿易,賺來的就是清清白白的錢,大陸對台灣一再的示好,可是中共政府的極權一日不改,台灣人是不會笨到要跟大陸統一的。大陸的代表說,兩岸是兄弟,是一家人,陳揮文對此大加撻伐,其論據大約不外乎大陸拿飛彈對著我們,四處打壓台灣國際空間等等,事實上兄弟也會反目,一家人哪有不吵架的?今天大陸願意讓利,你可以說是統戰,也可以視之為善意,我們一樣可以利用提升經貿交流,或陸生來台受教育的機會,把現代化社會的觀念潛移默化的傳遞過去。自由民主的潮流是擋不住的,台灣是中國民主化最好的推手,一旦大陸不但經濟起來了,也能夠全面民主化了,台灣在民意的支持下,跟同文同種,民主富足的大陸成為一家人當然也是選項之一呀!
跟大陸簽ECFA,很多人會擔心未來台灣的經濟更加倚賴大陸,哪一天大陸要抽手,台灣就完蛋了。這個觀點其實似是而非。大陸如果要整台灣,辦法可多的是,連陳揮文自己也提到,就算不簽ECFA,大陸只要關閉三通直航,對台灣的進口多幾項限制,台灣就完蛋了。問題是請大家回想2008年,七百多萬票選出馬英九當總統,難道不知道他當選之後會開放三通嗎?如果當年沒有投票給他,那猶有話說;投票給他的人,可以指責馬政府施政無能,但就對大陸開放,改善與大陸關係而言,馬英九不過在兌現自己的競選承諾而已,這你在投他那一票的時候早該知道了。更何況現在大陸儼然是以一個世界大國的方向在發展,其領導人「永不稱霸」的宣示後面,其實已經明白國際政治細膩的一面,因此只要台灣不「造反」,不要說ECFA這種白紙黑字簽署的文件,就連雙方文化、經貿交流的態度,都不可能說變就變,這跟共產黨的誠信無關,因為現今的世界,已經走到中共必須考慮國際現勢與自身利益密不可分的境地了。
回到ECFA對於台灣本身的影響,陳揮文有一句話說的很對,就是政府不能只講ECFA好的一面,不談ECFA對台灣產業的衝擊。但是他說ECFA只對資本家有利,對小老百姓不利,那就不對了。隨便舉一個例子,汽車零組件納入早收清單,台灣做汽車零組件的中小企業廠商太多了,他們可並不是大老闆喔!當然你可以說,老闆不論大小,都是資本家,可是有了商機,資本家肯投資,產業才能振興,小老百姓多了工作機會,不也是雨露均霑嗎?趙少康曾在節目裡說過,如果整車輸入都列在早收清單裡,那世界各地的車商都會到台灣來設廠,這豈不是為老百姓創造了更多的就業機會,賺來更多的財富嗎?
其實說到最後,套一句董智森常說的話,「人生常常只有兩個選擇」,面對ECFA,我們也只有簽或不簽而已。簽的話當然有衝擊有風險,但是不簽呢?我在聽陳揮文節目的時候,也聽到他提出這個問題,但是然後呢?然後他也沒回答,問題是這必須要回答的。你不贊成簽ECFA(至少現在這種簽法),那你就要面對這個問題,不能把所有要簽或緩簽的人罵了個透,卻不分析自己主張的後果。既然我們只有兩種選擇,簽或不簽,那我們只能衡量利弊得失去選一個,然後儘可能對產生的影響和衝擊做防範和補救。馬政府主張簽,和陳揮文主張不簽,都不只該說出道理而已,還要說明這個主張所產生的問題與解決之道。
我之所以寫這一篇文字,不是要跟陳揮文抬槓,而是我和他的觀點並不全然相同,我尊重他的看法,但也相信把我的看法提出來大家討論討論,也是件好事。ECFA是一個對台灣影響既深且遠的新玩意兒,我們對它戒慎恐懼是應該的,但實在不必視之為洪水猛獸。畢竟全球化的時代已然來臨,就算沒有ECFA,我們還是一樣要面對新世紀區域聯盟競爭的新經濟模式。早年台灣在艱苦的環境之下,我們猶能突破內無資源,外有強敵的困境,讓台灣的經濟發展寫進經濟學的教科書裡,我們要有點志氣,找回當時不畏苦怕難的精神,繼續向台灣永續發展的目標前進。面對虎視眈眈的強鄰,我們要的不是暴虎馮河的血氣,而是該懂得如何有彈性的跟它周旋,更進一步能因勢利導,逐步建立互信,交流觀念,共創雙贏。這當然是理想,但也是很務實的做法,相信不至於以為我河漢斯言吧!
田英奇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
- 13樓. 驅逐低端人口,這樣對嗎?2010/08/03 22:51可否請教您如下題?
關於ECFA,請知道答案的人给我們一個釋疑,謝謝您。
①美國杜魯門總統丟兩顆原子彈給日本,送蔣介石給臺灣!
②228事件國民黨警備司令柯遠芬説:『寧可枉殺99個,只要殺死1個真的就可以!』
③中正廟牌樓正名先總統石崗一郎紀念歌收尾:『反共必勝,建國必成!』
④如果你是公務員,那能撈就撈,能混就混,拖死政府囉這個問題有點不通,ECFA不是個問題,自然也沒有答案,如果想知道ECFA是什麼,對台灣是好是壞,請自己去看條文,然後聽聽(看看)各種評論,自己作判斷。
田英奇
田英奇 於 2010/08/10 13:37回覆 - 12樓.2010/07/29 17:20我有問題
第一.
其他國家不跟我們簽FTA 是中國阻擾我們 但簽了ECFA之後 要跟其他國家簽FTA就得看中國的允不允許 這會讓其他國家誤以為台灣是中國的一份子啊
第二.
中國讓利這麼多 無非是想一中 關三通 抵制台灣進口 台灣就會完蛋 中國何樂而不為!?
第三.
ECFA講的那麼好聽 我想全台灣的人民會知道的 既然如此 為何不辦公投呢!?
而是讓區區幾個上位者決定兩千三百萬人民的權益呢!?
這幾個問題問得好。
第一,台灣和大陸簽ECFA,無可諱言的,就是希望消滅台灣和別的國家簽FTA的障礙。這不「正常」,但是很無奈。我們至少可以說,簽了ECFA,要跟其他國家簽FTA要容易多了,至少老共能置喙的機會少了。我們能和別的國家簽FTA,是我們的目的,不得不「經過大陸走向世界」,也沒辦法,看你要面子還是裡子,要骨氣還是要生存。數年前WTO(以前叫GATT)是一個好例子,有人說兩岸同時加入,錯了,大陸堅持要比我們先加入一分鐘。如果我們認為這不合理,不正常,就不加入,那就被排除在世界貿易體系之外了。
第二,中國讓利,是為了統戰,拉攏台灣的民心,一點不錯,那既然如此,為什麼台灣一堆人說中國讓太少了?他們讓,我們笑納,利用這個機會壯大自己,開拓更多的市場,小心不要被老共牽著鼻子走,這才是因應之道。至於抵制台灣進口,關三通,這是辦不到的,因為不談ECFA,兩岸是同屬於WTO架構之下的,老共現在希望在國際上扮演大國的角色,它不可能那麼鹵莽。
第三,我一向贊成公共政策應該要公投,但是我們要先了解,公投的精神,其實是孫中山所提的「創制、複決」,一個好的政策,政府不做,那我們公投,要求政府去做,就是創制;政府一個不好的政策,我們公投,把它否決掉,那就是複決。以ECFA來講,這是政府要做的,你如果認為不好,就該提出「反(或廢)ECFA」的公投,這一點我非常贊成。核四也是一樣,如果我們認為核四不該建,或是不該運轉,那就可以發起「廢核四公投」。
田英奇
田英奇 於 2010/07/30 14:38回覆 - 11樓. 紫金王朝2010/06/30 11:05台灣就是有這些腦殘的人
認為省100-200億的關稅沒差.............
這種人九成生在豪門,不知人間疾苦,台灣不知道多少人連100-200元都得量入為出,而這個腦殘的公子哥兒竟說100-200億沒差......
我倒是有個主意,反正你說沒差,那你明天捐個200億給政府,我從你捐錢的那一刻起開始反對ECFA.
- 10樓.2010/06/30 00:54講簡單一點啦!
到2012年之前,馬政府要是無法改善台灣的失業率,總統選舉馬英九穩死的, 誰要他在2008年吹那麼大!
我認同台灣是一個獨立的民主國家,台灣人可以透過民主制度決定自己的未來, 因此我是台獨份子,而且感到非常驕傲光榮作為一個台獨份子.
對於生在台灣卻認同中國的人,我能理解,但不認同....同時也不會客氣的要把他們罵醒!至於中華民國這個名字已經無足輕重,我們就是台灣,全世界沒人care about ROC.
本人尊重蕃薯仔是一個堅貞的台獨份子,而且絕無要把你罵醒的動機和意願,反而希望鼓勵你,好好的為自己的理想和信仰奮鬥,做一個「份子」,有什麼好光榮驕傲的,要效法真正的革命先進,採取一些實際的行動,不要像這些假台獨一樣,要不就是先生到大陸唸書說是為了知己知彼,要不就說自己反ECFA卻贊成跟大陸簽協議。而且,既然覺得中華民國無足輕重,也不用care馬英九會不會消滅中華民國,大陸代表來看不看得到青天白日滿地紅這種事。人嘛,總要名符其實一點,是不是?
田英奇
田英奇 於 2010/06/30 11:38回覆 - 9樓.2010/06/29 22:44全球化
所謂全球化,英文翻譯出來是Global Capitalization. 就是全球資本主義化的意思. 全球化固然勢不可擋,但也有許多負面問題,我國台灣是一個民主國家,國家的權力來自於選票,因此政府不可能只照顧資本家,有錢人....
我看馬總統,吳敦義的發言,好像認為只要照顧資本家,有錢人,然後這些人就會開辦事業,照顧一般的工薪階層, 例如吳敦義提李瑞河在中國賣茶業成功的例子, 但是李瑞河只有一票啊! 路邊的乞丐也是一票....
馬英九把經濟寄望於中國, 簽ECFA甚至根本沒有在總統選舉的政見裡.....
有人會傻到割自己的LP,去換一隻雞腿來吃嗎? 馬英九這麼笨, 台灣人唯有"棄馬保台"一途.
首先,全球化的英文是globalization,並沒有資本主義化這個字,當然,資本的全球流通是全球化的一環,但是全球化亦包含了資訊、文化的快速交流,硬是要把全球化狹義的認為是全球資本主義化,那不是見樹不見林,就是另有用心。
而蕃薯仔舉的例子,正好說明了馬政府簽ECFA不是只照顧資本家,因為民主政府是建立在選票基礎上,大資本家是一票,小老百姓也是一票,馬英九不會不曉得這個道理。我文中已經說得很清楚,經濟環境好了,大老闆才會投資,才能創造就業機會,才能讓下面的員工賺更多的財富,才能讓整個經濟活絡起來,這就是所謂的滴漏效應。沒有錯,簽ECFA是對大老闆有利,可是我們放大來看,對許多小老闆也有利,對在許多獲益的企業裡工作的人也有利。或曰大老闆獲益多,這是廢話,簽不簽ECFA,大老闆獲益都多;或曰這滴漏很慢,也沒錯,但總比失業好,要知道老闆賺錢,分到員工的速度雖慢,但是老闆賺不了錢,關廠裁員的速度是很快的!
至於馬英九的政見,如果蕃薯仔當年沒有投馬,那馬英九怎麼說自不重要,如果投了馬,請問馬英九的633,難道是憑空可以創造出來的嗎?想也知道,馬英九當選後會朝改善兩岸關係的方向走,便利兩岸的交流往來的方向前進。昨天你投給他,今天他這麼做,想達到他的目標,你又罵他,這不是很奇怪?當然,民主社會,要罵也行,不過罵沒有用,下次不要投給他就得了。
蕃薯仔最後一段話,我的答覆非常簡單,沒有人會這麼笨,馬英九也不會這麼笨,但是奉勸蕃薯仔,不要把自己的LP割了,卻發現什麼都沒得吃,只會跟在假台獨後面人云亦云,比起東方不敗來講,人家好歹還練了個神功,比起假台獨來講,人家好歹還弄了個寶徠翠山莊,自己連命根都沒有了,只能看人爽,那才叫天下第一笨呀!
田英奇
田英奇 於 2010/06/29 23:51回覆 - 8樓.2010/06/29 19:32台灣的政論評論者
台灣大多數的政論評論者,
特別是陳輝文先生,
代表了台灣社會多數人的態度:
就是很多負面的批評而卻很少提供任何建設性的方法
不但如此,
往往對己的言論說了就算,
對自己言論,可以完全不負責任
言論上不管有甚麼錯誤,
都推到言論自由的頭上,
絲毫不注意個人社會地位應有的責任其實整個世界,因為近年來中國經濟發展的影響,
都必須找出改變的道路,
以能保持自己的國際地位美國、歐聯、日本、韓國都在不斷的改變,
為自己尋找出路在這樣的情況下,
台灣由於和大陸的特別關係,
是唯一能夠取得優好地位的國家,
如果一個人連這種情況都看不出來,
除了是因為政治上的考量,
又有甚麼智慧可談 - 7樓. rt8882010/06/29 19:00台灣最大的問題是天真的人太多
台灣為什麼必須先跟大陸簽ECFA,才能跟其他國家簽FTA?因為大陸不同意嘛,所以台灣很多人很氣,認為大陸野蠻,有統戰目的,不該跟大陸簽ECFA,最好兩岸終止一切交流......基本上我同意,不過得等本人挣了幾億幾家產,一輩子不愁吃不愁穿後再說,但目前我不會跟錢過不去,台灣不跟中國大陸做生意,很多國家會爽翻天,叫陳輝文去開間工廠,再來談談他希不希望簽ECFA........... - 6樓. freeman20142010/06/29 05:14何必浪費口舌
對那種腦袋裝賽的東西作文分析,豈不是馴豬爬樹嗎?
臺灣投票給馬的藍票有700馀萬票臺灣人有700馀萬人是豬頭.
626逰街的2萬多個耄耋白頭婦叟都是人頭.而那些把2萬多算成10萬多的該算什麼頭.?
臺灣人豬頭多,人頭少.是這樣嗎?應該是裝賽的頭才會算錯吧.
有些明明頭殼裝賽還要出來丟人說的話一看就知是半吊子,回家去騙那些老婦愚叟吧!這裏出入的把這種半吊子當跳樑小丑,君就無需再與之多費口舌矣.
- 5樓. brickwall-muppet day2010/06/28 22:40人多的贏
"當他指責 別人(他指責的人可多了)沒有邏輯時,往往自己也犯了邏輯甚至常識的錯誤,且待我就幾個重要觀點來分析一下。"
說白了,陳揮文也就是被獨派意識形態限制住。田老大這裡花這麼大力氣講道理說得這麼清楚,實在佩服,可惜意識形態向來是力量決定結果的...島內,人多的贏,島外,也是人多的贏。karma...
我並不這麼認為,我覺得陳揮文自我矛盾的地方很多,當民進黨執政的時候,他儼然是堅決捍衛中華民國的,跟他現在的言論讓人感受非常不同,我不願意說他是譁眾取寵,我寧願相信他是堅信媒體是永遠的在野黨,所以凡事異立,永遠在挑骨頭,那麼邏輯錯誤也不是什麼奇怪的事了。
田英奇
田英奇 於 2010/06/29 00:29回覆 - 4樓.2010/06/28 20:34回應
台灣政論call-in節目關於兩岸關係方面的問題只有沈富雄的見解可以聽聽。 陳揮文的意見真沒必要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