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南港麗山橋口親山步道---南港山鞍部---福德山莊
2008/08/28 14:10
瀏覽1,064
迴響0
推薦0
引用0

地點:南港麗山橋口親山步道             時間:2008.8.25

 

伙伴:慶輝、永隆、採綢、文藻、吳芳、麗思、美雲、桂枝、玟瑛、寶貴、英秀、鎮揚、淑清、進豐、慶揚

 

聽說~

*我們在胡適公園會合後,五部車浩浩蕩蕩開往今天的目的地---南港麗山橋口親山步道。

 

*步道極其原始,大部分是泥土路,因近日午後都有陣雨,地面濕滑,又處處青苔,大家互相提醒要小心。其中也有部分是花崗石階梯,但坡度和緩,綠樹遮蔭,輕風徐徐,我們置身在深山古道中,十分愜意。

 

*路旁已無花朵的大片野薑花,不知盛開時是多麼好看!大片的竹林搖曳生風。轉入小叉路,竟有一棟百年老屋「永安居」,也許已稍加整理翻新,看來仍堅固好住,可想像她當年的美麗與輝煌。

 

*走出森林,兩旁有農家的稻田、池塘、菜園。兩條大冬瓜橫躺在瓜藤上,好不舒服。好多垂掛在絲瓜棚下的老絲瓜,大概要留著更黃熟,好當菜瓜布吧!還有一片紫得發亮的小茄子,嫩嫩細細的,惹人愛憐,真希望她們不要長大。

 

*在鞍部有一塊稍已斑駁的「鞍部懷古」解說石牌,寫著「鞍部步道是南港山四獸山上最古老的步道,是昔日錫口(松山)與四分坑(研究院路四段)之間挑運米、茶的捷徑」。原來我們今天是循著古人的步伐,來親近這有著百年歷史的山間步道。

 

*通往九五峰的稜線步道,不時出現一、二排石椅,乾淨清靜,叫你忍不住想坐下來休息,我們當然「有椅必坐」。享受鎮揚和淑清一起從彼岸扛回來的「狗頭棗」,配上吳芳的話梅和秀秀的清涼水果,真是絕配!(就是少了阿伯的芭樂)

 

*「福德山莊」是我們此行的終點,在這寬廣舒適的地方,展開我們週年慶的行前說明會。三天的行程化作一紙簡單的文字說明,再配合桂枝鉅細靡遺的細節規畫,溪頭的竹林、杉林溪的湖水,似乎已在眼前向我們招手。

 

*不知你是否有注意到我們經過一處涼亭,亭中柱子有四面石板,各有一句聯語。其中「是非塵囂放兩旁  親山見證這一趟」、「難行能行  難捨能捨  一程一印  一路福星」這二句聯語,他說的正是我們這一群「福星朋友」,每個星期一,一起「見證親山」之美,不是嗎?

 

午餐小記:

領導夫人今天沒來,領導就「忘了」規畫午餐,最後大家一起到「家樂福」去覓食。在一家小館子,一碗麵就飽足一餐了。

 

小註:

*我們約定蘇大哥85歲時,再一起來走這段步道,登上九五峰,帶著蛋糕、美食我們期待著!

 

*途中遇到一位單腳登山的勇者,他雙手托著拐杖,單腳登上山頂,行進速度比我們還快。他侃侃的談著他的人生遭遇,勇敢而開朗的面對人生,我們忍不住為他喝采,為他鼓勵。

 

                                                                                    .....文: silk    圖: sigma

古樸的麗山橋,登山口在離橋約10公尺的地方

 

研究院四段50巷登山口

 

旁邊有一座土地公廟

 

一開始是好走的水泥路

 

分叉點都有明顯路標,從麗山橋口到南港山鞍部總共80+1060=1140公尺



開始步入古意盎然的泥土步道


步道寬闊,可以行駛拼裝車或吉普車

 

路旁有大片的野薑花,雖已看不到花朵,但空氣中還是飄來絲絲混著泥味的花香。

 

因日照不足,路面佈滿青苔

 

小心行走,但也不要忘了抬頭看看四周的景色。

 

岔路旁的"永安居",雖然已整修過,但從正門兩側牆壁仍有雕花的石磚,可以說明它確實是一間百年古厝。此古厝的存在也證明了"麗山橋口步道"的確是一條不折不扣的古道。

 

過了永安居,離鞍部只剩5百多公尺,步道漸入陰涼的山澗環境

 

這段路走起來十分舒適

 

沿途生態豐富,植物種類繁多,呈現旺盛的生命力。

 

泥土路接水泥步道

 

走出林間,眼前出現一片農村景象

 

你猜它是西瓜還是冬瓜

 

美麗的冬瓜悠閒地躺在瓜棚上

 

可愛的小茄子

 

離鞍部100公尺開始出現平緩的石階路

 

麗山口親山步道的打印台,北市有20條親山步道,我們總共走過幾條?

 

上了鞍部後,繼續往前是麗山口步道的前山路段(北興宮步道),往右中華技術學院,往左九五峰,我們選擇往左。

 

"風"迴路轉會鞍部,果然有陣陣涼風

 

鞍部解說牌,說明我們今天是循著古人的足跡上來的。

 

通往九五峰的步道沿著南港山稜線緩步上升

 

 

這是較陡的一段,但不會很長

 

這裡有很多運動器材

 

展望極佳,可惜天空不夠晴朗

 

舒適的涼亭,涼風徐來,真想躺下來小憩一下

 

連流浪狗都選擇這個地方睡覺

 

一路上都是花崗石步道,雖然美觀安全,但總覺得缺少生命

 

這裡也是很好的休息點

 

每次休息都會想起阿伯的芭樂。

 

建於民國75年,快變成古蹟了。

 

不知是私產 還是供公眾使用

 

稜線步道上最大的休憩點---福德山莊,也是我們今天的終點

 

行前說明會居然沒點心吃

 

回程沒走幾步路,忍不住又在涼亭停了下來

 

這個涼亭暫時變成我門的私人空間

 

很少有休息時不吃零食的,又想起了阿伯的芭樂

 

回首來時路

 

蜻蜓再見了

 

 

今天路線(藍色路線):研究院路四段50巷登山口---大榕樹鞍部---福德山莊(原路折返)。來回含休息約2小時。

 

﹝各位看官如果跟著紀錄和照片走一遍,應該會心動和感動吧?詳盡精采的圖文可以讓心動的人按圖索驥,跟著我們的足跡探訪迷人的百年古道;而沒有去的隊友看到領導和夥伴們不畏暑熱,堅持保有紀錄讓大家分享,怎能不涕零?tychu﹞

全站分類:休閒生活 旅人手札
自訂分類:台北市
發表迴響

會員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