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草嶺古道芒花季今年邁入第15屆,本活動從2002開始舉辦以「歷史藝文、環教生態、健行養生」為主訴求,希望藉此「結合地方產業」,提倡正當休閒活動,並帶領遊客踏上擁有兩百年歷史的古道,感受芒花浪舞的美麗。
2016.11.14 天氣晴朗 我們的健行路線:望遠坑親水公園→草嶺古道啞口

草嶺古道,曾經走過的,從大里天公廟那頭走起,是20幾年前的暮春,沒有一丁點古道秋芒的美麗印記。
印象裡古道幽幽、林木蒼蒼,卻沒有銀芒款擺、滿山詩意,倒是虎字碑和雄鎮蠻煙威力無窮,一直鎮在腦子裏呢。
大家一起從遠望坑親水公園起步,可走至大榕樹區便折返等候,或者到摩碣岩才回頭,也有到休憩亭或虎字碑的,終點定在啞口。
古道林木蒼蒼,景色秀麗,登行人潮如織,可能是史蹟景點豐富,也可能是秋芒魅力,致使行旅絡繹,甚至攜老扶幼,溪畔野宴,如此熱鬧,思古幽情蕩然,完全是現代版的登山遠足郊遊樂。
夥伴:偉文、桂枝、鎮揚、淑清、永隆、採綢、顏百、兆榮、進豐、慶揚、椿汸、秀貴、英秀、如美、寶貴、蔡薏、林真、玟瑛、麗思、美雲、吳芳、苔伊等22人
足跡~陽光亮得耀眼,古道、花浪、詩情呼喚著我們
停妥車輛,安心邁步
出發前,桂枝的蛋糕、吳芳的越南巧克力補足大家的能量
往下一片迷人的翠綠等著我們拍團照
舒朗開闊的天地
笑開懷~久仰大名的草嶺古道,我們來了
陽光灑落,是莫內的荷塘嗎?
佁佁然,麗日當空魚兒也慵懶
不上草嶺的,這兒就有芒花賞
親水溪流聲潺潺
水田漠漠
落於水中的火球可也溫暖了一池的水
天藍藍的美,心花朵朵美
因為是笑嘻嘻,所以無論去哪裡健行都愉快
涼亭是園庭造景的美麗駐點
山旁水畔永遠哈哈笑
HI!美麗,請對著乾坤鏡
暫歇‧留影
22個人的古道行,氣勢非凡
榕蔭蔽日,適合佇足停留
偉文與大夥約定,無論路途長短,11點40分回到這裡
桂枝說明行程,每個人視體力腳力決定路途長短
草嶺古道介於新北市貢寮區遠望坑到宜蘭縣頭城鎮大里之間的路徑,因新北市及宜蘭兩縣分界山為『草嶺』,兩旁長滿了芒草,沒有其他樹種,故稱為『草嶺古道』
草嶺古道入秋,滿山五節芒花盛開,白色花浪搖曳,是東北角海岸國家步道極受歡迎的健行路線
一段陽光尚未照射到的平坦緩坡
跌死馬橋,依稀記得以前兩旁沒有砌高的橋欄
大榕樹區適合小憩,伴著溪聲或聊天或進食,好愜意!
大榕樹區是考驗的開始,綿延古道從此迤邐而上
老榕庇蔭遊客,阿伯總是一人當前,不知情的採綢竟也跟隨,直至察覺方停步轉頭回程
古道鋪設以我國南方丘陵山路的築路技術,採用當地最常見的砂巖為材料,石磴如梯,後來歷經日人的拓寬、頭城鎮公所的開路以及東北角管理處重新以砌石鋪設,而成為一條古意盎然、兼具知性與感性的健行步道。
其中也有平坦的路段
摩碣石碑位於海拔約240公尺處的草嶺古道半山腰,四個字長3.5公尺、高1.1公尺,傳說於清同治六年(西元1867年)鎮台總兵劉明燈北巡噶瑪蘭,途經此地遇大霧彌漫、導致過路旅人方向無法辨識,所以劉明燈就在此地的石碑上寫下「雄鎮蠻煙」四大字,藉以鎮壓山魔。
如美說,走到這裡可升列中段班,贏過許多位笑嘻嘻喔
蒼蒼林木伴我行
蔡薏的目標是休憩亭
休憩亭到了,何妨再到虎字碑?
陽光下銀芒爍爍其輝
再一會兒就到虎字碑
山徑彎呀彎,芒花款款擺
啞口就在前方不遠處
銀銀白白、爍爍亮亮的芒花吟喲
虎字碑~以草書刻寫,位於草嶺古道嶺頂隘口處山徑步道旁(海拔約330公尺),碑高四尺、外圍寬七尺,上款『同治六年冬』、下款『臺鎮使者劉明燈書』
登高不僅望遠,還可環視俯瞰佳景
登臨遠眺,高唱海洋之歌,或譜一首神龜曲〈網路照片〉
以上兩張玟瑛手機照片
秋陽曜曜,芒花如毯
傳說鎮台總兵劉明燈北巡噶瑪蘭時,途經此地為狂風所阻,劉明燈即取易經『風從虎、雲從龍』之意,當下以五節芒花為筆寫下『虎』,並命屬下刻於巨石上,藉以鎮風。現已列為三級古蹟。
為了11點40分集合的約定,我踐行了「行百里者半九十」之意,打虎字碑原路折返
兩位勇腳阿伯
來張摩碣紀念
快步疾行,一路衝
大榕樹區依然熱鬧
過福德祠
回到等候區
天南地北是另一種快樂
除了聊天,也做做操,生活交流,不亦快哉
折返親水公園途中
親水公園到了
一回眸,但見青山、小徑、芒花舞
再見了,草嶺古道;再見了,遠望坑
中午時分,光影美麗了停車場
於龍蝦大王用午餐。前菜是林家醉元蹄配秀貴的甘醇豆腐乳,豪華、美味至極,真享受!
從花蓮來的古早味更是餐後最誜嘴的甜品
聞到香味否?流口水了嗎?今天的草嶺古道行以美食為句點,好康滿點、幸福滿溢喔!
圖‧文編輯:苔伊 照片:苔伊、偉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