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澤城」
「金澤城」名列日本100名城第35號,江戶時代是統治加賀藩(現在的石川和富山)的百萬石大名前田氏居城。金澤城為一座梯郭式平山城,地理上位於小立野台地前端、犀川和淺野川二條河流之間。
金澤城命運多舛,建立後雖未曾經歷過戰爭的破壞,但大約每隔20到30年就會發生一次損失慘重的大火,歷史上記錄的猛烈祝融之災有:慶長大火、寛永大火、寶曆大火、明治大火。屢次的火災也造成大多數建築損毀,其天守閣在1602年被雷擊燒毀之後,自此就沒有再重新建造,最嚴重的一次火災是1759年的寶曆大火,大火將城內建物全數燒毀,之後花費3年才將二之丸御殿重建完成,最近一次火災發生在1881年的明治大火,將二之丸御殿、橋爪門、五十間長屋等,燒得幾乎一乾二淨,而最近一次地震是今年1月1日發生在石川縣能登半島的7.6地震,導致金澤城西部石垣受損。
現今看見的金澤城,雖仍有本丸、二之丸、三之丸、新丸、北之丸、玉泉院丸等規模,但城內建物幾乎沒有一座是建城之初遺留至今的,大多是重建與修復過後的成果。當1996年開始展開金澤城修復計畫時,城內僅存城牆、石川門、三十間長屋及鶴丸倉庫等少數建築,其中,1788年重建的石川門和1858年重建的三十間長屋是保存時間最長的兩個建物。
金澤城的歷史最早可追溯到天文15年(1546),478年的演變,每一階段都有值得書寫的故事,這次匆匆參觀,許多地方未及走訪,僅依步履所及從“歷史/建物特色”二面向來記錄金澤城。
「戰國時代」
金澤城的歷史最早可追溯到天文15年(1546),當時本願寺在這裡建立「尾山御坊」(金澤御堂),透過一向一揆統治加賀地區,並以此為據點將勢力擴大至全北陸範圍,和朝倉氏、上杉謙信,以及後起的織田信長對立。順帶一說,日本古時把台地的前端視為山尾,所以「尾山」這個名字與地形有關。
天正8年(1580年),織田信長家臣柴田勝家及佐久間盛政攻陷尾山御坊,加賀一向一揆正式宣告滅亡,之後佐久間盛政入主金澤御堂,入主期間開始築城、建設城下町「尾山八町」與開鑿「百間堀」(以壕溝寬度命名),把尾山御坊修改成戰國城郭,奠定了日後金澤城的基礎,並將尾山御坊改稱金澤城。
本能寺之變的隔年,天正11年(1583)爆發爭奪織田家內權力的賤岳之戰,前田利家因與羽柴秀吉私交很深而倒向羽柴軍(在信長麾下時,二人分別有犬與猿的稱呼),柴田勝家敗給秀吉後,在其居城北之莊城切腹自盡,被捕的佐久間盛政則在京六条河原被處決,柴田氏的政權正式瓦解。
天正13年,前田利家改仕羽柴秀吉,領有加賀、能登二國,於是利家把居城從七尾的小丸山城移往加賀的金澤城,入城後進行大規模普請,金澤城開始初具規模。因為金澤城是一座沒有天然要害的平山城,首要是修建城牆和護城河以增加城郭的防禦能力,在這次普請中,前田利家委任被「伴天連追放令」放逐而失去領地的高山右近,由其負責城郭改造工程,天正14年(1586),金澤城的天守閣建成。
順帶一說,高山右近12歲就接受天主教洗禮,是戰國末期著名的吉利支丹大名(日本稱天主教為吉利支丹),也是利休七哲之一,他因不願放棄信仰,先是遭豐臣秀吉流放,後於1614年被德川家康流放至菲律賓,隔年病死當地,不過時隔400年後,於2016年1月獲得梵蒂岡追封真福者。
話說前田利家雖然入主金澤城,但他身為豐臣秀吉的重臣,經常待在京都、大阪,一直到過世(1599年),幾乎都不住在金澤城內。文祿元年(1592),利家命利長參考大阪城修築金澤城,並用金澤東部山區產的戶室石建造石垣及櫓,而金澤城的內總構護城河及外總構護城河,分別於慶長4年(1599年)由前田利長、慶長15年(1610年)由前田利常所建,金澤城在經過前田利家、利長、利常三代大模規整修,大抵完成現今的規模。
慶長7年(1602),模仿豐臣秀吉大阪城而造的5層天守閣遭到雷擊而焚毀,之後便沒有重建天守,取而代之的是在本丸建三階櫓,二之丸建御殿,據說不建天守閣的原因是避免引起德川幕府的猜忌。而從這次慶長大火,金澤城就陷入火災再重建的迴圈。
「江戶時代」
寛永8年(1631),法船寺大火將金澤城燒毀大半,利常將金澤城的中心轉移至二之丸御殿,並重新整修本丸、二之丸、三之丸,整建時也增加防禦建築。
順帶一說,這次的大火,燒出前田家一個危機,史稱「寬永8年危機」。那年第二代德川將軍秀忠身體狀況不佳(1632年病逝),加賀藩未經幕府許可逕行修繕金澤城,被秀忠懷疑有欲圖謀反之意,因德川秀忠對家臣的管制相當嚴格,前田利常和長子前田光高特地前往江戶求情解釋,德川秀忠這才釋疑。
因未經許可修築居城而受到嚴厲懲處的歷史事件,著名的有,元和元年(1614)幕府公布「武家諸法度」,其中規定修復居城時,一定要先向幕府申請報備,並嚴禁新建城郭和改、增建,1619年,福島正則在沒有許可之下修築廣島城,於是幕府撤除其城主之位,四十九萬八千石的俸祿被沒收。
到了寶曆9年(1759),又發生嚴重的祝融之災,大火從城下町蔓延到城內,金澤城幾乎全部燒毀,之後重建僅以二之丸為中心進行整建,並未重建本丸的櫓,細工所也是在這個時期,由新丸遷移到堂形(現縣廳所在地)。
「明治時代」
幕府末年,加賀藩本來是支持幕府方的德川慶喜,不過,鳥羽伏見戰役幕府方戰敗,加賀藩轉投靠新政府,明治四年(1871)廢籓制縣後變成貴族,領侯爵。金澤城城主從天正11年(1583)利家開始,一直到明治維新為止,前田家共傳13代藩主,統治加賀近300年。
順帶一提,“轉投靠”這作風很眼熟,1583年的賤岳之戰,原本是柴田勝家家臣的前田利家,突然率軍撤離戰場,導致柴田方潰敗,秀吉取得勝利,奠定統一日本的基礎;關原之戰時,利長投效東軍,利政投效西軍,兄弟各站一方,不管哪一邊贏,前田家都可以持續下去。對於轉投靠、選邊站,我很難用大道理去評斷什麼,亂世中生存不易,為了讓家族延續下去,就必需做出許多為難的決定,難的是政治眼光與敏感度。
明治4年(1871),金澤城納入兵部省,翌年改陸軍省管轄,被用來做為日本陸軍軍團司令部駐地,許多建築被拆除。
1881年金澤軍營失火,城內建築又幾乎全部燒光,僅存城牆和石川門、三十間長屋及鶴丸倉庫等少數建築。
「大正-令和」
1912-1996年做為金澤大學校本部使用。
平成8年(1996),石川縣政府取得金澤大學原址,從那之後,金澤城的修復計畫就此展開。
平成13年(2001) 編制為金澤城公園,同時修復了二之丸菱櫓、五十間長屋、橋爪門續櫓等歷史建築。修復採用日本傳統建築的木造軸組工法加以復原,是明治以降,修建的木造城郭建築當中,全日本最大規模的重建工程。
2008年被指定為國家歷史遺址。
2010年修復河北門。
2015年修復橋爪門。
2020年修復鼠多門和鼠多門橋。
2021年開始二之丸御殿修復計畫。
【金澤城特色】
「金澤城三御門」
「橋爪門」、「石川門」與「河北門」合稱為「金澤城三御門」。三御門命運多舛,1759年的寶曆大火,三御門皆被燒毀,之後,1788年石川門重建,1799年雖因地震受損,但一直保持著原樣;河北門1772年重建,1799年因地震受損,1882年拆除,2010年修復完成;橋爪門,1762年重建,1881年燒毀,2015年修復完成。2015年橋爪門修復後,「三御門」得以再次齊聚一堂。
「石川門」
石川門重建於天明8年(1788),由一之門(高麗門),二之門(櫓門)與續櫓組成的枡形門,建立之後就一直保持著原樣,現被指定為重要文化財。
石川門原本為金澤城的搦手門(後門),雖然是後門,門上釘滿鑌鐵大釘、有火槍射擊用的隱藏式射口和落石台等,且屋頂鋪有鉛瓦,如果戰爭爆發,這些鉛可改用於炮彈。石川門蓋得特別堅固的原因,是為了防範來自小立野方面的攻擊。
「河北門」
河北門原本是金澤城的正門,由「一之門」(高麗門)、「二之門」(櫓門)、「枡形土牆」及與其相連並具續櫓功能的「睨櫓台」所組成,具有防禦功能。相傳1584年利家是由河北門向末森城出兵。
河北門一之門是要進入三之丸的第一道門,兩側的土牆採用海鼠壁結構,土牆內側還有隱藏式射口,在戰事緊急時,只要打破射口外側的海鼠壁,就變成可架槍攻擊的射口。
河北門二之門,門板、柱、樑上都以鉚釘鑲貼上厚3mm的鐵皮以加強防禦能力。河北門的枡形土牆是城內唯一的「隱形式石牆」。
河北門於寶曆9年(1759)的火災中燒毁,安永元年(1772)重建,重建後的河北門,又於明治14年(1881)大火中毁壞,2007年重建,2010年修復完成。
「橋爪門」
橋爪門是二之丸的正門,1631年寬永大火後,為二之丸修建御殿時整建。由「一之門」(高麗門)、「二之門」(櫓門) 與「枡形土牆」所構成,橋爪門的枡形二重牆是城內規模最大的枡形。雖然在明治14年(1881)燒毀,但在平成13年(2001)完成了一之門、平成27年(2015)完成了二之門、枡形二重牆的修復。
「關於升形門」
虎口(城郭的入口)和橫矢掛是建築一座城的重點。以石垣或土壘圍住虎口,中間形成近似梯形的小廣場稱為升形,大約出現在桃山時代,在升形外側建造高麗門,內側建造櫓門,藉由內外二門可嚴密防守虎口。也有人將高麗門和櫓門合稱升形門,攻進升形內的敵軍,就如甕中捉鱉,為一守城機關。三御門都是城門中最為堅固的種類,極致的虎口-升形門。
「橋爪門續櫓、五十間長屋、菱櫓」
站在三之丸廣場看,由左而右依序是「橋爪門續櫓」、二重檐二層的「五十間長屋」及三重檐三層的「菱櫓」。
「五十間長屋」
五十間長屋是金澤城內建體最大的建築物,一般稱為「多聞櫓」,在戰時是難以攻破的終極防衛線,戰爭時是步兵們所住的共同住宅,平時用來存放武器與雜物的倉庫。
菱櫓/五十間長屋/橋爪門續櫓於平成13年(2001)修復完成,這些建築都是為了防衛二之丸所建的設施,防禦性強的鉛瓦與海鼠壁是其特徵。
「菱櫓」
三重檐三層菱櫓是金澤城的地標建築,用來鳥瞰監視並控制四周地形、狀況的制高點。。三重櫓是最高規格的櫓,在沒有天守的城中,為天守的代用櫓。
設置在屋脊上的是「歇山頂破風」,以設置在出窗上的「唐破風」,破風下懸垂的裝飾,稱為「懸魚」。
「雁木坂」
通過二之丸正門橋爪門後,門旁斜坡上有一道階梯,稱為雁木坂,可直通二之丸御殿的入口。雁木這個字來自一群並排斜飛的大雁的樣子。
「極樂橋」
極樂橋是連接本丸和二之丸的橋樑,中間是乾涸的護城河。據說在金澤御堂的時代就有極樂橋,和參拜儀式有關。
極樂橋周圍的區域被認為是金澤城中相對古老的部分,在這裡可以看到有刻印的石塊。
話說,今天的金澤走逛,我們計劃從尾山神社→鼠多門→玉泉院→金澤城→兼六園,經過鼠多門橋時,看到橋下馬路的寬度,揣測這個寬度就是護城河寬,才過玉泉院又看到這個乾涸的護城河,還沒進城就已經肅然起敬百萬石家賀藩的家大業大!難怪史稱金澤城是「繼大阪與駿河之後的名城」
「鼠多門」
鼠多門位於金澤城西側,是一座在大門上加蓋櫓的城門,它採用罕見的二重二階櫓門設計,鼠多門設立年份不詳,但推算江戶時代前期便已存在。
鼠多門橋是城內規模最大的木橋,江戶時代連結因護城河而分隔兩端的玉泉院丸與金谷出丸(現尾山神社)。這次重建,因橋下是馬路,為遷就大型車輛通過,橋比以往建高2公尺,同時考量抗震及耐用,橋體使用鋼材建造,外層再以木材包覆。
鼠多門橋在明治10年(1877)因為老舊遭到拆除、鼠多門在明治17年(1884)因大火燒毀,1932年鼠多門前的護城河被填平為道路。2015年,「金澤城公園第三期整建計畫」將鼠多門、鼠多門橋列為復原整建項目,2018年開始進行復原施工,2020年7月復工完成。
鼠多門和鼠多門橋的重建皆參考歷史資料,使用傳統工法和建材,鼠多門的屋頂採用鉛瓦,外牆為白漆喰,腰牆為海鼠壁。但與其它門不同的是,鼠多門的海鼠壁接縫使用黑漆喰塗料,也稱為「黑海鼠」,是全國城郭唯一的例子。而木料則使用了櫸木、能登檜、杉木等高級木材。
「石垣」
除了是全國唯一使用「黑海鼠」的城郭,金澤城的另一個唯一是留有各式各樣的石牆,因此也被稱作「石牆博物館」。
話說疫情前我熱衷“攻城”,著迷於城郭的高石垣,疫情後“攻城”戰力下降,不再刻意逐城,但這次還沒踏進金澤城,只看見部分石牆,就開心得對小花君說,這些石牆太美了,石頭顏色、積砌堆疊方式、算木積、使用的間石…無一不美啊~,不過天氣實在太熱了,想趕快逛完金澤城的小花君,一直催促頻頻停下來欣賞石牆的我,而匆匆走過挺立近300年石牆的遺憾,讓我回台後還念念不忘金澤城的石垣,這次書寫,驚喜發現我的對石牆的直覺精準,因為金澤城擁有的石牆種類各不相同,讓它有「石牆博物館」之稱!
造成金澤城有各式各樣石牆的原因,竟然可以歸結到金澤城實在太多災多難了,一次次的火災與地震、一次次的修建,反覆的結果,就累積了不同時期的修復工法技術,造成目前看到的現況,而最古老的可以追溯到400多年前。
正式的石牆起建是自文祿元年(1592)本丸東側的高石牆開始,之後經過慶長、元和時期的外曲輪整建,以及寬永大火後的城內再整建,形塑成現在的範圍。
根據研究得知,在建造金澤城過程中,共採用了三種不同石造工法,所使用的石塊,大部分都是產自城東南方約12公里遠的戶室山周邊的戶室石(安山岩),戶室熔岩因岩漿噴出時的氧化作用,呈綠色或紅色,稱青戶室、赤戶室。戶室石具有耐凍寒及耐火等特性,用青、赤戶室配色的石牆,是其它地區少見,而現在還留存著當時的石材切割場與運石道路。
一路走逛,可以見到切整接、敲打接、野面積三種加工法的積石。
「切整接」,石材堆砌時不留縫隙的工法。表面看來密合沒有空隙,實際上石與石的接點是在深10公分左右的位置。
「敲打接」,使用形狀與大小相當的割石的堆砌工法。
「野面積」,堆疊幾乎未加工的天然石的工法,石塊與石塊之間產生的空隙再用間石填補。因為這種積砌方式會讓石面出現供手腳攀爬的地方,反而方便敵人攀登石垣。這種原始的野面石壁,其實是難度很高的技術,常見於古代的石牆。
在這張照片中,石牆中紅色的石頭是赤戶室石,藍色的是青戶室石,採用敲打接,布積堆砌工法。在玉泉院還有一種「色紙短冊積石垣」,沒看到,殘念。
一二樓窗戶上下配置位置也是有學問的,有位置相同和交互配置,位置相同是考量美觀而設計,交互配置是考量作戰時不可以出現死角。
「出窗」的地板可以打開,稱為「投石口」。很多資料都說,作戰時當敵人接近石牆,就可以從投石口推落石塊,不過我對這種說法存疑,原因一,開口不大,對敵人投小石的畫面想起來有點好笑,原因二,武器進入槍砲階段後,投石或許是「投石口」用途之一,但從開口射擊從正下方或斜下方死角來的敵人,這種想法似乎比較合理。
「刻印石」
金澤城可以看到許多樣式的刻印石,據說數量多達200種以上。
「鉛瓦」
金澤城建築的特色是鉛瓦及海鼠壁,這是在其它城郭中不常見的特徵。鉛瓦的製作方法是先製作瓦狀木板,再加上厚約1.8mm的鉛板,鉛瓦的鉛中添加少量(0.06~0.08%)的銅。在現有的古城中,只有金澤城使用鉛瓦,除了可以預防寒害,另一說是為了儲備鉛,如果發生戰爭可以焀化鉛瓦來製作砲彈。
順帶一說,我們走逛金澤市區時,看到傳統民宅屋頂上的瓦片黑得發亮,這種瓦是上了黑釉的九古燒瓷瓦,具有耐水耐雪特性。
日本戰國時期,內戰開始使用西洋的槍炮武器,據傳前田利家本人是名槍手,因此金澤城也隨處可見槍砲攻擊的防禦工事。海鼠牆是為抵抗槍砲彈藥的防禦型設施,為當時先進的一種建築技術。海鼠牆名稱由來是外觀像海鼠(海參)。
金澤城城郭外壁大量使用這種防禦性佳的海鼠壁,海鼠牆牆身極厚,內部空間可以填塞許多小石頭,因為這層石頭,槍砲不易貫通牆面,具有防禦效果。而海鼠牆不僅防禦性佳,也具實用性,發生火災時可以阻止火勢蔓延,也能防濕氣和防風雪。
從圖片右邊可以看到,許多城門是防禦性極佳的鐵門。
利用虹吸原理,將水從兼六園引至白鳥堀山谷之外的二之丸地區。
來源:《石川縣土地改良史》(石川縣)
「辰巳用水」
寬永8年(1631) 金澤城火災,隔年前田利常擴大二之丸,且為了確保城內的防火用水存量,引位處10公里外的犀川河水,向上送水至「二之丸」城邸(史稱「辰巳用水」)。
「辰巳用水」(取水地點位於金澤城的東南方),是日本最早利用倒虹吸管設計的水利工程,工程包含了總長約4公里的暗渠,當輸送水通過導水隧道,就儲存在兼六園的霞池中,然後利用虹吸原理,將水從白鳥堀引至內護城河,再引至位於更高處的二之丸地區,這項工程非常困難,但根據記載,主導水利設施的板屋兵四郎僅用一年就完成。
辰巳用水開鑿的目的,一是作為城邑防火用水;二是護城河多半處於低水位或乾涸狀態,為防止德川幕府攻擊,引水將護城河注滿水,能加強城堡的防禦,三是金澤山多平原少、河川短小的地理環境讓農民耕作不易,利用辰巳用水,可以灌溉小立野周邊田地,開發新的農地。根據明治初期的記載,使用這種灌溉水的水田面積超過100公頃。
這條水道至今仍在使用,金澤車站前的「水字幕時鐘」,就是使用辰巳用水水源。而位在兼六園內的噴泉,水源來自霞之池,據說是為了引水至金澤城內二之丸而試作的原型,也是日本最古老的噴泉。
【後話】
進入德川幕府後,擁有一百二十萬石領地的加賀藩(僅次於德川幕府),始終是德川家的潛在威脅,而擔心遭受幕府撤藩或攻擊的前田家,也一直保持著警戒之心,表面上不擴充軍備,但暗中加強金澤城的防備。
這次逛了金澤城後,只研究到三代藩主,就深深覺得前田家真是不簡單啊!前田利家還在世時,德川家康表面還禮讓幾分,1599年利家病逝,隔年德川家康馬上計畫出兵征討加賀,為了加賀藩的延續,逼得阿松自願前往江戶城作人質,當時阿松還提出一個人質交換條件,那就是把德川家康三子德川秀忠的女兒珠姬(1599-1622),嫁給利家四子利常(1593-1658),利用聯姻來換取和平。
1605年利常成為加賀藩第三代藩主,1613年14歲珠姬嫁給利常成為其正室,23歲病逝。雖然珠姬在加賀藩時間不長,又是政治婚姻,但與利常十分恩愛,成了幕府和加賀藩之間的橋樑,珠姬竭盡所能的維持和睦關係。
那前田利常是什麼樣的人呢?據說利常年少時故意將鼻毛留長,又曾在殿中將自己的陰莖示眾,被稱為"長鼻毛殿下"。事後證明,為了避免幕府對加賀藩產生敵意,他故意在人前裝得平庸,但暗地卻對領地加固防禦,隨時防備幕府的襲擊。
有關利常的“暗地卻對領地加固防禦”作法,除了金澤城的防禦建築,還可以從下面幾件事看出一些端倪:
「工藝王國」
利常將財力挹注在文化及工藝上,以振興文化的策略,降低幕府對前田家的戒備,也因為致力於培育美術、技藝和工藝等產業,打造了加賀藩的文化基礎,金澤一直以來有「工藝王國」的美譽。
「金澤三寺院群」
因金澤城被犀川、淺野川圍繞,利常把兩條河流視為天然屏障的護城河。為了金澤城的防備、寺院神社的管理、實施戶籍制度及防衛一向宗,於是將城下各處的寺院及神社遷到城東南方的「小立野寺群」,東北方的「卯辰山麓寺廟群」,西南方的「寺町寺群」,總稱「金澤三寺院群」(這三處地方是利常預想敵人來犯時最有可能侵略的方向),另外,刻意將寺院群的街道修成狹窄曲折、易守難攻的動線,目的是為了推延敵人進攻而設計。利常沿著河流外側建立大量的寺院建築,平時為寺廟,戰時作為軍事據點抗戰之用,目的就是為了讓敵人在到達金澤城之前,兵力就先被牽制住。
金澤三寺院群中,背靠犀川的「寺町寺群」有近70座寺院及神社,是三個寺院群中規模最大,因此以“金澤市寺町台傳統的建造物群保存地區”之名當選為日本國家級重要傳統建造物群保存地區,而「寺町寺院群鐘聲」還被選定為「日本之音風景100選」。
「寺町寺群」又以妙立寺為首,妙立寺現在仍然存在,且成為著名的景點。妙立寺從外觀看是2層樓,但內部有4層樓、29處樓梯、23間房間,裡面供奉日蓮上人的雕像,同時也作為緊急避難場所,整棟建築結構複雜,設置了許多機關、陷阱及密道,被稱為「忍者寺」而聞名。
同樣為“緊急情況”做的準備還有,1615年公布「一國一城令」後,利常在利長作為隱居的城堡-高岡城內,設立了官倉的米倉及鹽庫,讓幕府沒有藉口干涉拆城,完整保留了城郭、內堀、外濠,持續以作為軍事據點發展,而城下町規劃以商業城市發展。
總而言之,在與德川幕府的緊張關係中,利常除了政治、文化方面的建樹,在水利及農政事業上也留有優秀功績,後人稱讚他是「一加賀、二土佐的政治」。
話再說回來,利常和珠姬共生養3子5女,利常隱居之後,長子前田光高繼任家督之位,但前田光高早逝,其嫡長子前田綱紀年僅3歲,隱居的前田利常只好出面輔佐綱紀,綱紀後來被稱為江戶時代前期的三位名君之一,後人認為這是因為他幼年時接受祖父利常教養的關係,可見利常對前田家的影響之深遠,前田利家、利長馬上建國,建立統治結構,利常戰戰兢兢致力於與德川氏和諧相處,建設藩地,年老還教養出以文化治國的名君綱紀,為其後代打造出百世繁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