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鵲橋仙》:【宋】秦觀
纖雲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渡。
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
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
兩情若是長久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注釋]
鵲橋仙:此調有兩體,五十六字者始自歐陽修,因其詞中有“鵲迎橋路接天津”句,取以為名;八十八字者始于柳永。此調多詠七夕。
纖雲:小片的雲朵。
纖雲弄巧:絲絲雲彩編織出許多奇巧形態,暗示這是乞巧節。
七夕:
乞巧節:
飛星傳恨:作者想像被銀河阻隔的牛郎、織女二星,閃現出離愁別恨的樣子。那些閃亮的星星仿佛都在傳遞著他們的離愁別恨,正在飛馳長空。
迢迢:遙遠的樣子。
銀漢:天空聯亙如帶的星群,也稱(銀河)。
金風:秋風。
玉露:晶瑩如玉的露珠,指秋露。
金風玉露; 形容秋天的景物。
柔情:溫婉的情意。
忍顧:不忍心回頭看。
鵲橋:相傳每年七夕,為了讓織女渡過天河與牛郎相會,喜鵲會飛聚起來,搭成跨越天河的橋道,稱為【鵲橋】。後世則以鵲橋比喻夫妻、情人久別團聚的機緣。
朝朝暮暮:日日夜夜。這裏指日夜相聚。短暫的時光。
【譯文】
輕柔多姿的巧手把那絲絲彩雲,變化出許多優美奇巧的圖彩。
滿空閃爍的星星在星空裡飛馳,傳遞著妳我的離愁別恨。
飄遙長遠的銀河裡,相愛的妳我各在一邊,相見真是不容易!但我卻時時想著與妳暗暗地相會。
迎著秋風沾滿秋露,在銀河之畔與妳相會,多麼美好的纏綿,此刻抵得上人間千遍萬遍的相會。
親密溫柔的情意,好似悠悠無聲的流水,那樣的溫柔纏綿。短暫相聚像夢幻一般的即將倏然而逝,剛剛藉以相會的鵲橋,轉瞬間又成了妳我分別的歸路。
才相見又要分離,滿懷辛酸眼淚,怎不令人心碎!
相愛的兩情應該是常常久久,又豈是在此短暫的初秋巧夜!
撰文者:尚文
[作者]
秦觀(西元1049-1100年)北宋詞人。字少遊、太虛,號淮海居士,高郵人。曾任秘書省正字,兼國史院編修官等職。因政治上傾向於舊黨,被視為元佑黨人,紹聖後累遭貶謫。文辭為蘇軾所賞識,是“蘇門四學士”之一。工詩詞。詞多寫男女情愛,也頗有感傷身世之作,風格委婉含蓄,清麗雅淡。詩風與詞風相近。有《淮海集》、《淮海居士長短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