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道運轉循環不已,人事變化也無窮無盡」。
根據不同時位的卦象、卦辭,幫助預卜吉凶,以趨吉避凶,這也是研究《易經》的目的。
《易經》在「陰陽、五行」思想的指引下,模擬日、月、五星、二十八星宿的天體運行和八風的旋轉,以四方、四隅、四時、天干、地支、九野為支柱,構築起占卜的世界圖式。
《易經》六十四卦,依據陰陽五行的生剋,每一卦有六爻組成,共計384爻,可以當做64種身心狀態的徵兆,詳分6項的細部發展過程,皆有好否,吉凶,成敗趨勢演化。
如何的判斷,就從卦意、卦辭配合爻位之高下加以推演之,皆遵循了自然遞進的規則。
六爻者:初爻難知,其上易知,二四同功而異位,二多譽四多懼,柔之為道不利遠者,其要旡咎,其用柔中也。三與五同功而異位,三多凶,五多功,貴賤之等也,其柔危,其剛勝邪。
《易經》最基本占卜的概念就是“陰陽、消息”,卦有卦象,爻有爻象,先有爻象,然後有卦象,爻象只有陰、陽兩種,爻象為卦中之爻所象之本身的物象。領會的「卦名」以及「卦象」原理,了解三才、六位的原則與卦之性命的作用。
「卦」之分析:
一、卦的陰陽消息,元亨利貞,吉凶悔吝。
二、卦之中與不中,時與位及當位不當位。
三、卦的應與不應及卦乘。
四、卦之承與比。
五、卦之往來進退。
六、理、數、象。
七、爻三才正位。
八、旁通正、反、互、綜、錯之原理。
【易經占卜法】:
採用互、綜、錯,及大象、小象,半象等並以《易經》類比卦象和卦爻辭為辨證。
一、陰陽。
二、上、下卦(修養卦與功業卦),上下卦合稱為二體。
上卦:左傳稱為貞卦,
下卦:稱為悔卦,
三、「九」、「六」之義理。
四、中,正,時,位。
五、三才。
六、爻位。
七、承,乘,比,應,往,來。
八、卦主。
【五行易卜卦】:
採用爻辰和五行生剋,另有用神、著重於體用、數體兼用等。
1爻支動必有生、剋、刑、沖、助。爻支靜並無生、剋、刑、沖、助。
2成卦方式:
3斷卦方式,斷卦序:
4卦理解說:
5卦用神設定:
6運勢篇:
7生命本相都是一個太極圖:
理性與感性不同,想像不同,喜惡不同,各分四項粗分細微觀察之。
8京房八宮:分宮八卦各有五行所屬。
天易;五世、六世純卦。
人易;三世、四世。
地易;一世、二世。
鬼易;遊魂卦,歸魂卦。
八卦中有三種特殊卦:三種斷法與一般不同。
1神鬼卦。2玄陰卦。3因果卦。
文卦如配奇門遁甲與法咒術,江湖算士,人稱武卦。
道 具:蓍草、竹籤、草莖、太極丸、硬幣、龜瞉、自然數.....。
(請參考數術起卦法:http://blog.udn.com/tsao144/3239071。)
筮 草:古書傳載之蓍,以多年生菊科草木植物,別名羽衣草,蚰蜒草,鋸齒草,
天子九尺,諸候七尺,大夫五尺,士三尺。
竹 籤:取圓直徑以三公厘,長約二十公分適中。
【占卦十八論】:
1、用神分類
2、世應論用神
3、用神問答
4、原忌仇神論
5、飛神論
6、伏神正傳
7、六獸評論
8、生旺墓絕位論
9、月破之爻
10、旬空論
11、反吟卦定論
12、伏吟卦定論
13、旺相休囚論
14、合中帶剋
15、合處逢沖
16、絕處生逢
17、進退神
18、卦有驗不驗
「有悟乃真,無悟皆假」。
基本上就不是對卦辭、爻辭的理解,而是通過卦象、爻象的解類旁通,達到決疑解難的目的,便非一般江湖術士者可以勝任的。
「凡是起心動念,如是因、緣、果、報、本未究竟」。
當下應起慚愧心、感恩心、懺悔心,就可以隨緣消業障,所以也不必執著於用紅包破除什麼「冥旨?」。
「觀星望斗」:
《易經》為中華文化及五術源,以天道示形,洽詢:e-mail:tsao144@yahoo.com.tw
《易經》以天文星象為淵源,專線:0933711699 曹盛健 敬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