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角色形塑時刻
2016/06/15 21:44
瀏覽956
迴響0
推薦9
引用0

角色形塑時刻(615日國語日報方向專欄)
沈政男

人生如戲,但劇本尚未寫就,故事要怎麼發展,主角會變成什麼模樣,端看面臨成長關卡與考驗時,當事人如何選擇。

數理與語文都資優,畫圖與彈琴皆有興趣,怎麼取捨將決定生涯發展。甲同學被處罰後負氣逃學,乙同學認錯悔改,拿誰當榜樣便會成為那樣的人。目睹弱小被霸凌,勇敢馳援或怯懦噤聲,英雄或狗熊就此誕生。

又逢驪歌輕唱的時節,而畢業也是人生角色形塑的重要時刻。該升上哪個學校?讀普通班還是音樂班?繼續念書還是先打工累積經驗?電影導演史蒂芬史匹柏在今年哈佛大學畢業典禮上給了畢業生懇切的建議。

首先,除了遵循師長的教誨,為所「應」為以外,也要傾聽內在聲音,了解自己「能」做什麼。史匹柏大二輟學去拍電影,因為他知道這是興趣與才華所在,不像許多同學不知該讀什麼科系,讀了以後卻又抱怨爸媽亂出主意。

其次要了解歷史,並多向長輩探詢人生經驗,才能鑑往知來,避免走冤枉路。然後要找到使命感,比如史匹柏何以要拍《辛德勒名單》?因為他對猶太先民的苦難感同身受。

獨行人生路太孤單,家人、親密伴侶與朋友是最好的支柱。最後,史匹柏鼓勵年輕人,這世界依然充斥著歧視、壓迫與欺凌,每一個想要扮演英雄角色的人,都可以打擊惡棍,為人類帶來公義與和平。

-------------------------------------------------

這是我在國語日報文藝版方向專欄所寫的第135篇文章,題材的新聞來源是史蒂芬史匹柏在今年哈佛大學畢業典禮所做的演講。

非常值得所有畢業生聆聽的演講。史蒂芬史匹柏在演講中回顧了自己的生涯發展,從中歸納出塑造自己人生角色的幾個時刻,以及他在那些時刻所做的選擇,當然還有相關轉變的心路歷程。角色形塑時刻,character defining moments,是演講主旨。

但史蒂芬史匹柏在講稿裡說,哈利尼爾森有首歌的歌詞說,「因為太多人對我說話,以至於我聽不到自己的內在聲音」,剛好相反。那句歌詞應該是:「所有人都在跟我說話,但我聽不見他們所說的任何一個字,只聽見我的內心回聲。」只是他改成這樣,也別有一番道理就是了。

你的人生經歷過幾次角色形塑時刻了?你做對,又做錯了幾個選擇?

有誰推薦more
全站分類:興趣嗜好 偶像追星
發表迴響

會員登入